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佘克蓉

佘克蓉(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ICU2214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252-02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有效地护理对策。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患者查找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对于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明显的减轻了肺部感染症状。结论通过加强重症监护室的病房管理和感染控制,严格实施临床护理对策是降低和控制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患者的病程,减轻济负担,并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收治和观察危重患者病情,集中有效的维持患者生命并进行强大生命支持的治疗单位。肺部感染在重症监护室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疾病,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患者由于病情较重意识障碍以及神经系统出现功能障碍,神志不清,各项侵入性操作相对较多,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于普通病房的发生率,患者肺部感染占重症监护室其他感染的机率的50%。[1]现进行重症监护室患者肺部感染有关因素进行讨论并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2011年1月自2012年1月,ICU科室共收治74例患者其中发生肺感染的患者有34例,针对34例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12岁至9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8.4岁。住院时间为5天至28天。其中昏迷的患者有22例,气管插管的患者有6例,气管切开的患者25例,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13例,有吸烟病史的患者15例,留置胃管进行鼻饲的患者26例。

1.2肺部感染诊断依据:参考2000年制订的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部感染诊断标准。[2]针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包括:机体的营养状态、年龄、意识状态、吸烟病史、气道情况、误吸窒息、病房管理等条件进行分析。

1.3临床表现:34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在住院后3至28天出现,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痰粘稠而且较多,体温升高,血液检查白细胞升高。听诊肺部呈湿罗音,X线胸片可见点状或者片状的阴影。入院后可根据医嘱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药物耐药。

2相关因素

2.1呼吸道不畅及误吸:本组发生肺感染的患者中有意识障碍或不同程度偏瘫,由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吞咽或咳嗽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有些患者在入院后有明显的呕吐症状症状,没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有可能发生呕吐物易误吸入呼吸道,发生呼吸道梗阻或吸入性肺炎。由于大部分患者长期卧床,使肺活量明显减少,肺底部肺泡没有全部膨胀,甚至发生肺不张,因此,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2.2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本组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有23例,长期机体消耗所致免疫功能减退,机体抵抗力差。多数重症患者长期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为细菌侵入机体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易发生肺部感染。

2.3咳嗽:昏迷的患者常发生咳嗽,但是由于吞咽反射障碍不能导致将痰液排出,甚至发生内容物反流、引起误吸窒息所导致。有些手术创伤等会造成的神经源性水肿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对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管内吸痰、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使,均会使呼吸道的解剖学屏障遭到破坏,容易导致肺部感染。为患者气道湿化和雾化吸入也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机会[3]。

2.4抗生素的使用:在重症患者中抗生素以及激素的使用较为广泛,大量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容易产生菌群失调,重症监护病房中危重症患者抗生药物使用达到100%,并且联合大剂量应用。抗生素治疗是导致全身性感染的一项主要因素。合理应用激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减轻应激反应带来的不良后果,如长期使用激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3护理对策

3.1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的患者随时观察患者呼吸道情况,观察有无痰液及分泌物增多现象,有呕吐的患者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窒息。有人工气道的患者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出气道内分泌物,进行侵入性吸痰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操作流程。对于鼻饲的患者,鼻饲前应先翻身叩背清理呼吸道,确保胃管在胃内在进行鼻饲流食。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的患者可以应用气道加温加湿气进行湿化气道,为患者吸痰前要先进行充分的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充分吸净痰液。如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及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发生分泌物误吸,造成坠积性肺炎。

3.2营养支持: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为禁食的患者进行肠外营养,保证机体的需要,昏迷以及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给予留置胃管,鼻饲高营养、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食物。有效的营养支持,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对控制感染是十分重要的。

3.3加强口腔护理:对于昏迷的患者做好每日的口腔护理,尤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长期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加强口腔护理的同时,注意及时清理套管气囊处的滞留物。定期进行痰标本采集应检测感染因素。

参考文献

[1]李从荣.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和耐药现状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21(4)78.

[2]赵玉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1037(8)826.

[3]马丽萍.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1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