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水利规划体系建设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佛山市水利规划体系建设探索

谢沐

佛山市南海区东风水库管理所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佛山市早几年组织开展全省水利规划体系建设调研与专题研究工作,近几年全省水利规划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面对新常态下科学治水的新要求、新挑战,仍需在现有水利规划体系建设工作基础上,创新思路、完善制度、加快进度,进一步推进并大力优化水利规划体系建设,

关键词:佛山市;水利规划;规划体系建设

前言

南海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区内江河交汇、水系成网,河道贯通、城外水绕城,城内水穿城,水乡特色明显,水系是城市防洪排涝的通道,又是南海水乡文化的历史沉淀,是重要的稀缺空间景观资源,是塑造南海景观特色与个性的重要依托。2011年南海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中枢两翼、核心带动”发展战略,在原来东西板块的基础上,将八镇街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片区,按照东部金融,中部产业、交通,西部物流旅游的格局,建设一个广佛同城背景下统筹发展的新南海。目前东部分区等相关规划已启动,提出了从“背水发展”向“依水发展”,对东翼片区的水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历年的建设,南海区大江大河主要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内涝黑点及水环境问题则日显突出。东翼片区水系目前存在防洪排涝能力较低、排水出路不畅、水环境污染严重、水景观欠缺等问题,与《东部片区分区规划》对东翼片区城市发展的定位有较大差距。为了确保东翼片区的防洪排涝安全、改善河涌水质、提升城市的水景观、优化城市形象和活力、配合东部分区规划水的规划,需在以往相关规划基础上,统筹协调水系“防洪、排涝、水环境、水景观、水生态、水文化”等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东翼片区的水利规划进行优化提升,并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1佛山市水利规划体系基本构架

佛山市水利规划体系基本框架包括综合规划、专业规划和专项规划,即从内容上分为综合、专业和专项三类,从范围上分为全省、流域和区域。基本框架体系是水利规划体系的核心部分,也是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和涉水涉河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专项规划的基础。建设规划以基本框架为支撑,是对基础框架的补充和延伸,是在基本框架中提出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根据佛山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编制。如图1所示。

图1佛山市水利规划内容体系框架

2规划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新时期新常态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治水的新思路新要求,水利规划同样面临新挑战与新要求。

2.1新常态下科学治水思路的新转变与新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水安全战略角度提出了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科学治水思想,赋予了新时期浙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要牢牢把握科学治水新思路、新要求,积极顺应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加快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转变,从过度开发水资源向主动保护水资源转变,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凝聚全社会治水力量,统筹解决水安全问题。

2.2项目储备库建设与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把水利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领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建设的决策部署,水利部印发了《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省水利厅也相应制订了《关于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水利投资项目储备库。按照水利部三年滚动规划编制要求和省相关部门要求,从2015年起省市县三级建立水利项目储备库。建好水利项目储备库,必然要求进一步完善水利规划编制与规划项目论证筛选工作。另外,在当前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规管理、简政放权(权力清单)的时代大背景下,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水利部第31号令)也对水利规划提出新的更高的管理要求。该制度严格要求对水工程建设是否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需要今后进一步完善水利规划编制,构建完善的水利规划体系。

2.3着眼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领域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规划工作要高度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重视生态脆弱地区的水利发展。当前我省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尤其是生态脆弱的沿海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已经显现生态恶化的趋势。因此,必须在水利规划中更加重视这些地区的水利发展。要强化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要严格控制;对于绝对缺水的地区,要研究增加调蓄手段和实行适度的跨流域调水,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要研究和建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提供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促进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付诸到行动中去。

3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3.1创新水利规划编制工作思路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空间均衡、系统治理”的治水新思路以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国土江河综合整治”的新要求,今后将把“系统治理”与“综合整治”作为浙江省江河流域治理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流域规划的指导思想。同时,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加快发展改革的紧迫要求,要进一步研究探索面向现代的水利规划编制要求与成果表达方式。一要更加突出服务国家与省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要求;二要更加突出“五水共治”全面治水与水利四大支撑保障体系;三要更加突出流域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性;四要更加突出维护河流永续利用;五要更加突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三条红线”指标约束;六要更加突出规划的多规融合与规划方案的协调性。

3.2全力提升设计质量

一是科学组织勘测设计力量。近几年,运城市水利建设项目多、时问紧、任务重,这就要求勘测设计单位合理配置勘测设计资源,针对项目类项配置相关专业人员开展设计。二是对一些重大项目的设计方案实行会商制度。在设计开始前,组织勘测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人员及业主对设计方案进行讨论研究,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再开展具体的设计。三是全面落实勘测设计责任制。责任制的落实是保证勘测设计质量的前提。要求设计单位上报项目前期成果时报送设计成果审核表,以起到监督设计单位责任制是否落实。但该项制度还有待完善,需要勘测设计单位切实树立设计精品意识,从根本上落实勘测设计单位领导责任制、设计负责人责任制、勘测设计审查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确保设计质量。

3.3强化勘测设计队伍建设

一是勘测设计单位应从高校每年招聘一些优秀大学生,充实设计队伍;二是单位要面向社会招聘一些有工作经验的水利专业人才;三是对现有在职人员要加强技术培训,开展设计经验交流,并选送一部分人员到高资质设计单位进行实地学习;四是聘请一些技术水平高的离退休人员到设计单位进行传帮带,从设计方案及规范等方面把好关,从而提升人员的设计水平,提高设计队伍的整体技术素质。

4结语

南海区东翼片区水利规划是东翼片区水系建设的总体部署,是政府规范水事活动、实施防洪(潮)排涝水务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水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审批水利基建项目的依据。本规划是在以往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开展,按照确保东翼片区水安全、改善水环境、营造水景观、弘扬水文化的要求,梳理历次规划思路,突出解决南海东翼片区发展面临的新问题、重大问题,统筹协调水系各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东翼片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爱花,郦建强.空间规划体系变革与水利规划的空间性设计[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12):1-4.

[2]纪媛,王兴华,王健.区域水利规划中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法[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7(07):16-18.

[3]喻君杰,李智建.“多规合一”中的水利规划编制任务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5,15(10):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