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的发展状况及网络舆论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试论网络的发展状况及网络舆论影响

靳国久

靳国久

(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摘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互联网成为了现今不可替代的交流窗口,也成为了社会的主要角色,本文以互联网为基础,详细介绍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以及国家对互联网的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分析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利弊,并针对网络舆论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网络应对管理措施。

关键词:网络;发展;舆论

前言

网络舆论是网民思想情绪和群众利益诉求在网络上的集中反映,是网民热切关注的聚焦点,是民众议论的集中点,反映出一个时期网民的所思所想。互联网在为社会个体自由表达个人意见、参与公共事务讨论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为一些有害信息和杂音噪音提供了传播渠道,网络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对网络舆论热点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和谐的网络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网络舆论信息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我国目前网络发展现状

因特网的体系结构是一种分层的结构,其最上一层是应用层,它利用传输层提供的服务完成相应的应用功能,如Web浏览、电子邮件服务、FTP服务等。但这种传统的结构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越来越复杂的应用需求。例如,多媒体应用的发展迫切要求网络能够支持组播功能,而目前的因特网尚不能完全支持组播。因此,有人提出在应用层实现组播,具体做法是参加组播的计算机自己构成一个覆盖网络,然后在应用层维护组播树的结构并由应用结点参与进行组播转发。覆盖网络的基本含义就是在现有的因特网上构建一个完全位于应用层的网络系统。覆盖网络服务不是由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提供的,而是由一种新型的服务提供商提供。它存在于因特网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之间,利用ISP提供的服务来向其用户提供更加优化的服务。可以认为,覆盖网络是分布在因特网上的一组提供服务的主机的集合,它们为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下层的基础设施,在某种程度上转发和处理应用程序的数据,所采用的方式与目前因特网上的不同;由第三方运营和管理,不是当前因特网体系结构的一部分。

2从经济上来分析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的传播,畅通了我们与世界各国在更广阔领域、更深入层面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渠道,有助于我们更新经营管理思想,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促进了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网络舆论的跨国界传播,可是使世界上更多国家听到中国的声音,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争得有利的国际发展空间。政治上来讲,网络给人们一种在网上平等交流、平等沟通、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几千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带来的思维定势,加速了政府运作模式的转变。通过网络,政府能够及时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并为公众提供最为适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同时,这种政府与公众之间交流的便利化,可以有效地降低政府的运作成本,提供其工作效率,有助于政府机构的精简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了政府生活民主化的进程。SARS肆虐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广州对一位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国内网友指出:“总书记上网浏览,可以尽可能多地、尽可能快地了解来自各个方面的总要信息和民情民意,以便更为迅速、更为确切地把好舍得脉搏。”由此不难看出,互联网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影响已经达到了空前活跃的地步。

3从文化方面来分析网络舆论的传播

网络文化舆论传播促进了世界民族之间、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往。各种不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在进行深入的接触与碰撞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各种思想文化的整合与协调,使人们有可能更多地共享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

西方敌对势力通过网络与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依然十分激烈;网络侵权、网络犯罪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网上各种不良信息、错误信息的大量存在。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和规范,这样才能牢牢把握住网上舆论的正确方向。

4针对网络舆论传播对策

经过各方面调研,得知目前我国的精英层、大学生们主要是通过网上获得信息的,网络舆论对他们的影响很大。通过调研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必须对网络舆论实施积极地引导与管理,使其在发展中逐步得到规范,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取以下对策:

4.1多方面整合

由于网络舆论在传播形态上是单向传播与多向传播的复合、同步传播与异步传播的复合,这就使网络舆论传播具有了互动性,其接受者不再像传统媒体的受众那样单方面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寻求信息,积极地发布信息,是多向的、互动的。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在单向被动传播时,走势是递减的;而在双向互动传播时,走势则是递增的。网民在接受信息时,可以通过发帖等形式,即时发表观点,放大信息含量,延伸信息内容。

4.2还要加大立法力度

修改完善现有法规,对现有法规彼此之间交叉重复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进行修改,对现有法规规定不明确、不细致的地方进行细化,制定更细致的分类管理措施,如对禁止网络的信息内容的规定,过于笼统,不好把握;同时,把原有法规的有关条款扩大到适用网络舆论管理方面,像《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管理条例》,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可以扩大和借鉴适用于网络舆论管理。应当适应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继续制定一些关于网络舆论管理的专项法规,为加强管理提供依据。要实现“依法治网”的目标,首先就是要抓紧制定一部统一的《电信法》或《信息网络法》。另外,还应该对接收和使用互联网络境外信息作出统一规定,使媒体在使用和编发境外信息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对网络新闻版权和BBS、邮件、网上广告的管理法规也应尽快出台。充分体现政府监管的合理性、普遍性和威慑性。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制定更多的促进网络媒体发展的产业政策,以促进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由于网络舆论在传播形态上是单向传播与多向传播的复合、同步传播与异步传播的复合,这就使网络舆论传播具有了互动性,其接受者不再像传统媒体的受众那样单方面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寻求信息,积极地发布信息,是多向的、互动的。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在单向被动传播时,走势是递减的;而在双向互动传播时,走势则是递增的。网民在接受信息时,可以通过发帖等形式,即时发表观点,放大信息含量,延伸信息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Z].

[2]胡文婷,汲立立.我国网络舆论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J].网络财富,2009(9).

[3]丁琳.网络舆论的引导与调控[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4]张杰.论政府网络传播的民主参与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