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5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50例

蔺应芬

蔺应芬(云南保山市中医院678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50例并设单纯西药治疗5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焦虑症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09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日益加大,竞争越来越激烈,焦虑症发病率逐年增加,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人群中焦虑症终身患病率为13.6﹪-28.8﹪,90﹪焦虑症患者在35岁以前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中国只有6.1﹪焦虑症患者得到正确治疗。而且很多焦虑症患者都会寻求中医治疗。现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焦虑症患者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拟定标准,同时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28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孕妇及药物过敏者。

1.2患者资料:10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18例、女32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13岁、平均年龄38.5岁,对照组男116例、女34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36.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

2、治疗方法

2.1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与帕罗西汀片口服,起始量20㎎、口服、一日一次,三天后加至30㎎、口服、一日一次,一周后加至40㎎、口服、一日一次,最大剂量加至70㎎,口服、一日一次。

2.2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柴胡苏肝散加减:

炒柴胡12ɡ枳壳12ɡ白芍15ɡ川芎15ɡ

陈皮12ɡ炙远志12ɡ石昌蒲15ɡ郁金15ɡ

生龙骨20ɡ生牡蛎20ɡ大枣10ɡ甘草5ɡ

每日一剂,水煎300毫升,分早、中、晚三次服,一月为一疗程。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精神病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的判定标准⑴

痊愈:焦虑完全或基本不再发作,社会适应良好,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

显效:感觉明显改善,可偶尔有焦虑发作,但其发作频度明显减少,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前减少5分以上

进步:病情较前改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前减少3分以上

无效:症状无变化或恶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无变化或增加。

3.2治疗结果

痊愈显效进步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112610394%

对照组620111374%

注: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

4、讨论

焦虑症是人群中最常见的情绪障碍。又称焦虑性神经症、焦虑障碍。是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其特征为与处境不相称、无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紧张不安、惊恐伴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窒息感、失控感、常伴睡眠障碍、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头晕、出汗、运动不安等症状。目前病因尚未明确,与机体神经内分泌紊乱,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属中医的“郁证”、“不寐”、“惊恐”、“惊悸怔忡”、“脏躁”等情志病范畴。中医认为焦虑症作为情志障碍的一种,主要与肝胆的生理功能失调有关。邪犯少阳,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扰乱心神为其主要病机。治疗以清肝泄火、理气解郁、宁心安神为主。

参考文献

[1]精神病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