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农村低电压采集和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农村低电压采集和治理

朱文慧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县供电公司241100)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不断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随着过敏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农村地区家庭汇总的大功率电器越来越普遍,然而由于电网建设和管理方式方法的不完善,导致很多农村地区存在低电压运行的情况,这种不良用电安全问题的长期存在极易造成用电危害。本文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角度出发,根据农村地区的用电习惯和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农村地区低电压采集和治理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用电信息;信息采集系统;低电压;采集;治理

1.概况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是我国社会的显著特点,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拥有可自由支配的电能和电力,在改革开放后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农村地区的电网覆盖率已经很高,农村地区使用电器也成为越来越普通的事情。随着大功率电器逐渐的进入农村家庭生活,低电压运行电器,极容易造成电动机械停止运转,严重了会导致这个地区的电压崩溃,最终造成区域性的停电,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于是低电压运行便成为农村地区电网建设和维护的重要课题[1]。

2.农村地区用电情况中的常见问题

2.1电网线路和设备更新不及时

在我国对农村电网建设的早期,对于农村地区的电力水平要求很低,仅仅是能够满足农村地区的照明功能即可,随着社会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在临近城市的带动下,区域经济发展迅猛,电网建设的速度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多农村家庭不断购置大功率的电器优化生活和进行经济活动,然而电网的线路和相关设备却无法与这些大功率电器配套。这种差异化造成很多地区的低电压运行情况的出现。

2.2数据分析和档案管理的效率差

传统的农村用电管理,采用的是人工抄表和数据统计,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分析、档案建立和管理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同时由于是人力进行操作,在数据上也存在着大量的误差性。所以很难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档案管理为农村用电进行综合性的指导和提出改造建议,往往只能在问题出现后被动的解决问题,无法在用电问题发生前进行预防,也无法实时的监控用电情况,导致农村地区时长出现停电故障,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人们生活质量和经济活动的发展。

2.3用电习惯不良

在农村用电问题中,除了是拥有老化落后的线路设备、效率低下的数据分析和管理方法问题外,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农村用电用户的不当用电习惯造成的。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缺乏用电安全和相关知识的普及性教育,加上农村地区普遍性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很多人忽视了用电习惯对用电安全的影响,私拉电线、改造大功率电器等等问题屡见不鲜,同时伴随着农村地区的用电监管不严格,最终导致用电安全问题屡屡发生。

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农村低电压采集方法和治理措施

3.1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智能电能表为依托,通过信息的智能传输和交换系统,已实现采集主站内所有专公变用户、低压用户用电量的日采集功能[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出现,远程化的数据收集工作完全代替传统模式中的人工抄表收集数据的工作,在收集数据的同时能够对农村地区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施的监控,有效的开展远程费控、线损分析、低电压治理、防窃电等工作。

3.2不断完善农村地区电网线路

电网线路的使用寿命、荷载能力、设备的运行状态等等都会影响到区域性的用电情况,目前农村很多地区的低电压运行情况都是因为电器机械与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协调和不配套。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收集的农村各区域的用电量信息,可以判断出农村地区的用电量和分布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电网改造和设备更新。

3.3加强数据分析和档案管理

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农村用电用户的数据采集病不仅仅是进行电费结算以收取费用,更多的作用还是在于对用电数据的分析。通过数据的收集、汇总和分析,能够判断出该地区内用户的分布情况、用电高峰期、用电习惯,综合该地区线路的荷载能力、使用寿命数据信息,客观性的评判该地区在电网建设及日常管理过程中应该进行改进和提高。同时对一些用电大户进行档案建立,优化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科学性的指导农村地区用电用户更好的使用电力进行生产活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3.4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是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核心工作。在人员使用上,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根据专职和班组工作职责,明确用电采集维护工作。同时可以通过绩效与考核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为了保障数据监控的实时性和维修施工的及时性,可以在人员使用上实行倒班制,以保障维护工作的高效率。

3.5建立预防、监控和处置预案

用电系统作为支撑民生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设施,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预防、监控和处置预案,根据前期收集到的用电用户的分布情况、用电习惯等数据,分析汇总出地域性的用电隐患和常见性的用电问题[3]。通过这些问题和隐患,设计出一系列的预案,能够将用电隐患和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实时监控用电数据,排查用户家中隐患,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监控,在用电隐患出现之初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危害扩大化。这种预防、监控和处置预案的存在能够有效的避免用电安全问题的出现,同时也能够让具体操作人员能够根据预案妥当的处理用电安全事件,保障农村地区的用电质量和用电水平。

3.6建立农村地区电网电子地图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手机等移动端的电子地图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我国农村地区较为广阔,用电用户分布十分不均衡,客户变电所改造、计量装置迁移等原因引发采集终端等设备位置变动,同时,参与故障抢修、数据采集维护等工作的工作人员人数变动,极其容易造成在农村用电管理工作中,因为地理位置不熟悉而无法准确快速的到达现场。将用电用户的信息和位置结合电子地区,借用电子地图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不仅仅是在日常维护和检修的工作中能够提高效率,在故障抢修和问题排查的工作上也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总结

人类对于电的使用和依赖来源于对于光明和温暖的追求,同样的用电量和电网能力也能够体现出一个社会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对于我国农村地区而言,电力系统的存在不仅仅是提高生活水平,还能够支持经济活动的发展。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并且通过其解决农村地区低电压用电的问题,保障农村用电安全和经济的发展,是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华隽.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农村低电压采集和治理[J].电力与能源,2016,(05):567-570.

[2]姚进文,朱志忠.农村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26):113-114.

[3]曹欣皓,陈山青,陈桃根.提高农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三率”[J].农电管理,2013,(S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