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医院的建筑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绿色医院的建筑设计分析

张德安

湖北省武汉市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医院是社会主要的能源消耗者,其年能耗密度仅次于商场,许多建筑在建设过程中未能达到相应的节能标准。随着能源危机的恶化,国家也在大力推动建设一个环保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在这种背景下,环保、低碳、节能的绿色医院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是未来医院设计和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绿色医院的建设来说,绿色的建筑设计理念是建设绿色医院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必须注重在医院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绿色建筑理念的渗透。

关键词:绿色医院;建筑设计;分析

v导言:中国越来越重视各行各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作为一种存在于世界上大多数定居点的建筑,该医院旨在解决病人的痛苦,并为他们提供舒适和健康的治疗。因此,医院对于建筑内部的居住环境如灯光、空气、温度等条件有着苛刻的要求,国外研究者曾对此做过调查研究,相应地消耗的能源也比之其他一般建筑要多2.7倍以上。

1绿色医院的设计要点

1.1绿色医院的概念与发展

绿色医院———即与环境相处和谐、设计绿色可持续的医院建筑,其建筑过程应用环境友好型材料作为基础构造结构,坚持绿色管理与发展,做到医院运营中节省能源、减少污染性气体与水质排放而循环发展。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其概念,曾应用到多种模式。例如,在有“绿药宝库”之称的杏林,就将树林药物与医疗现代技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满足病人对环境、卫生要求的同时对于环境的压力也在减少,得到了很好的效益。在中华医管会的主题宣传推动下,从2003年起,绿色医院的概念开始广而流传。继而有多种绿色模式被相继提出,例如北京解放军医院提出的绿色人文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很大程度扩展了绿色医院的内容。近几年,绿色医院的概念已经发展得与最初有较大不同,更加符合中国如今的特色主义发展道路。其核心便是关注病人,通过日益发展的新型高新技术,建设一个拥有绿色环境而不忘人文关怀的医院,在其运行过程中营造良好医患关系并具有完善的医疗保障。

1.2保障室内空气品质

全国近20家三甲医院进行了调研,发现通风不良是目前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患者和医护人员抱怨最多的问题。很多医院内充斥着强烈的汗味、药水味以及其他异味,人们反映在医院内停留一段时间后感觉头晕脑胀、憋闷。分析调研结果,发现导致通风不良的原因主要有室内新风量不足、室内通风系统设置不合理等。

医院既是污染源多、感染风险大、室内空气环境恶劣的场所,又是要为建筑内各类人群提供健康、舒适、安全、高效的环境的场所。因此,绿色医院建筑应该突出保障室内空气品质的前提。CSUS/GBC2-2011《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中有关条文涉及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体现了绿色医院建筑应以人为本的理念:采用集中空调的房间,新风量符合国家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149的规定。相邻相通房间之间的静压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149、现行国家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的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医疗过程产生的废气设置有安全的排放系统。

绿色医院建筑是在保障医疗护理与感染控制前提下的“绿色建筑”。医院所要提供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治疗服务,患者更希望有健康舒适的就医环境,因此绿色医院建筑必须保障室内空气品质。解决通风不良的问题,可以应用室内环境智能控制技术。室内环境智能控制技术是运用先进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实现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实时监控,以及对空调等设备的节能监控,再通过自然通风利用、自然光利用、暖通空调系统等自动调节,来保证室内环境质量和节能成效。

2绿色医院的建筑设计分析

2.1利用太阳能技术兼顾朝向、采光、通风

在绿色医院的规划和布局中,建筑方向与阳光密切相关。在设计中利用太阳能建筑技术,使医院主体获得更多的阳光和更好的阳光质量,也是绿色医院的显著特点。对该地区具体日照情况的分析表明,我国典型的日照位置是南方,面向南方的布局是常见的。然而,医院的位置也应该考虑各种因素,如地形、水源、交通等。因此,在实际的医院建设中,确定医院建筑的最佳方向和合适的照明距离对绿色医院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病房的朝向最能体现对患者人性的关怀,要争取尽可能多的病房具备良好的朝向、景观和日照条件,可设置阳光房,为患者提供交流和休闲的活动场所,给予患者阳光与绿色的感官刺激,这样便于患者的就医心情的调整和康复条件的提升。另外,综合利用太阳能辐射确定好最佳朝向可以降低采暖能耗,建议医院建筑的方位为南向偏东或偏西,便于采光。其次,充足的日照可达到杀菌、改善室内卫生环境的作用。

自然采光是医院建筑设计的首选。因为随着医院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功能和需求逐渐扩大,导致建筑物利用率极高,特别是平面深度的增加。如此多的建筑集中布局,使得许多房间无法自然采光。用电能照明消耗大量能量,不符合绿色医院的设计原则。在绿色医院的设计中,为了节约电能,全空气处理系统被废弃了,庭院和中庭大部分被组合在一起,以使建筑平面的深度更小,并满足房间的自然采光要求。再是通过结合太阳能技术,选用自然通风的被动式技术来设置太阳能烟囱可达到自然通风的效果,经济可靠,切实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系统。

2.2绿色医院通道的无障碍设计

常规的设计范围最主要在大厅,主要通道,地下停车场,医院入口和大门,各个就诊治疗科室通道及厕所等区域。医院内部的主要道路设置盲道,地下停车场设置无障碍专用停车位。医院的主入口设无障碍坡道和扶手,为了便于特殊人员的行走,门内外地面高度设计高度差应小于16mm,相应的以斜坡过渡缓冲。门厅或者过厅需设置两道门时,门扇同时开启的最小间距应大于1.6m,小型医院可以设置1.3m及以上。设自动(平开)门,不应设置力度大的弹簧门。此外,坡道必须防滑。还设置无障碍电梯,每个楼层的电梯入口处设置盲道提示信息。患者走廊两侧应设置扶手,同时应设置高度为0.4m的支撑墙板。为了方便轮椅使用者顺利打开门扇,应该专门安装一个观察玻璃、一个水平把手和一个关门把手,并且在门扇下面应该安装一个高度防护的门板。在特殊的无障碍病房,为了防止意外碰撞,房间的外角设置了小圆角,门和卫生间的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

2.3合理布置空调开创开敞的公共空间

在中央空调广泛使用的今天,空调的使用给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舒适感。在绿色医院建设中,工程设计人员要求能够较为精确的分析所处地区的气候变化,结合建筑预留空间,尝试取消大厅空调的设置,保证理想的制冷制热效果。这种布置还消除了空调运行的大量费用,并减少了资源消耗。在福建省某附属医院的绿色建筑设计中,医院的入口和人们通过的大厅被巧妙地设计成半开放式,空气对流被很好地利用。最初,福建省有显著的季节性台风,这经常会在医疗大厅造成混乱。设计之初,模拟软件被用来模拟室内气流,但新设计取得了更好的通风效果。

结束语

在当前能源危机日益临近,国家大力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大背景下,绿色医院的设计和推广已经成为未来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在进行绿色医院设计的过程中,要及时解决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降低医院建筑的能耗,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为病人营造出良好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格伦,张勇.绿色医院设计要点分析[J].现代医院,2017,(10):127-130.

[2]李国涛.绿色医院在医院设计和建设中的推广及应用[J].建设科技,2018,(2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