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王广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王广强

王广强

(广东电网潮州饶平供电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潮州515700)

摘要:配电网输配电线路是电力输送的命脉,一旦输配电电线路发生问题那将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正常用电,因此应当加强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制定实际可行的发展计划,并据此实行,保证配电网顺利运行。同时需要针对特殊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积极学习先进的电力技术,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维护措施

1输配电线路运行特点

首先,输配电线路是供电设施与用户之间的牢固桥梁,并且贯穿于用户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且其覆盖范围、覆盖面积非常广泛,不仅可以贯穿于高温干旱的沙漠地带,同时还可以贯穿于高海拔地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大,同一条线路可能会穿越不同的气候带,具有明显的气候特征,而且降雨较为频繁,这样将会为输配电线路带来严重的物理伤害,因此在对输配电线路进行建设设计、路径构建以及运行管理时,需要对相应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提出较高水平的要求。其次,在对输配电线路进行建设设计时,其所选择的建设通道多为山高路险、远离村寨,建设线路多为杆塔架空,由于线路设备的占地面积较大、高度较高、通道占用程度较大且地面跨度大,因此在开展建设施工以及维护管理工作时,要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开展工作。再次,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在对输配电线路进行建设设计时,经常会选用新兴材料、设备以及技术等,这样有利于提高输配电线路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线路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负载能力,促进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对输配电线路实施科学的管理工作。

2配电网中存在的问题

2.1配电网网络结构不合理

城市建设规划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行,配电网网络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主要表现为:开关位置设计不合理,开关多使用闸刀开关,这种开关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非常容易因操作不当而造成事故发生;部分城市配电网中配电电压器分配不均衡,配备数量稀少,导致在用电高峰期造成电压不稳定、电压过低等问题,影响人民日常用电需求;电线牵拉线路规划不合理,时常出现电线交叉牵拉,一根电线杆同时承载高压电线和低压电线,及其的不安全,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且非常不利于维修,一旦某根电线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导致整个电网都瘫痪。

2.2配电设备落后

由于我国领域辽阔,虽实行了电力电网改革,但是依旧有部分区域存在配电设备落后的问题,对于高用电需求无法抗压,影响该地区发展。例如:部分区域电线质量较差,绝缘子达不到国家标准,无法承受高压,及其容易被高压点击穿,造成漏电事故从而导致电网瘫痪;还有很多区域其配电网中使用的高压熔断器由于使用年限久远,未进行及时更换,从而导致配电设备出现故障,造成配电网问题频发。

2.3运行环境恶劣

在我国部分区域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使得配电网出现较大的运行问题且对线路检修也带来巨大麻烦。部分沿海区域时常有台风出现,风力强劲时电线一直处于摇晃拉扯状态,导致经常扯断电线;气候寒冷区域,经常出现水汽附着电线表面然后结冰现象,使电线保护层由于热胀冷缩原理,加速了老化电线表面的绝缘层,而且极大的增加了电线承重量,严重时就会发生电线拉扯断裂、电线杆倒塌等风险。此外,还存在很多人为造成的运行环境恶劣,例如:配电网覆盖设计时,新设计与旧设计无法同时兼顾,造成电线牵引混乱,如同麻绳一般,不但维护起来及其困难而且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3做好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的建议

3.1加强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设备管理

执行责任管理任务,明确输配电线路区域责任,尽可能实现线路安全运营责任的落实,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此外,在线路运行时,要密切注意线路的负荷,确保线路负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定期进行循环检修。如果该线路所在地区面临相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应根据地形和气候条件的特点,加大巡查力度。

3.2严格规范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程序

严格规范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工作,必须从以下两大方面入手:(1)严格规范现场操作流程,做好现场作业安全防范措施,将输配电线路的生产情况掌握在可控范围之内。在运行与维护时,需要完善安全与技术的措施,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减少安全失误,保证施工安全。尽量减少因管理不善而产生的安全问题。为了规范输配电线路管理,电力企业应在运行层面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以保证输配电线路管理的规范化。(2)严格规范作业程序,制定检查办法,严格规范作业程序,量化操作参数,保证整个作业程序的规范化运行,保证检查、操作和管理的规范化。通过规范操作规程,尽可能减少违反规定工作的工人人数,确保输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3.3规范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

为了保证系统的实施,对人民负责,在维护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建设和现场运行统计记录。针对电力设备中的大型维修或改造类工作,一方面要规范审批的程序,另一方面要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让工作人员按规范施工,选科学的施工工艺,加强质量的监控;对于技术要求较高的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考核制度,并在任职前通过考核。当输电和配电线路被雷击时,电路中会产生强工频电弧,但电源不会中断。

3.4建立值班管理制度

输配电线路是人们日常用电的根本,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因此就需要专门人员输配电线路进行二十四小时监控,确保输配电线路畅通无阻。为了更好实施对输配电线路的全日式监控,就有必要培训专业的监控团队并制定合理的值班制度,有利于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状况信息及时掌握,大大增强了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3.5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首先,加强对地下接网的运维管理。通过安装地下接网,能够起到引导雷电的作用,使输电线路的抗雷能力得以增强,在对输电线路进行运维管理时,应当针对架杆投入使用时间来确定是否重新开挖检查,主要是检查其腐蚀程度,通常来说,对线路接地情况进行检查的频率应当控制在2年一次左右。一旦发现输电线路电网达不到运行标准,则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确保地下网电阻达标,保证其安全性。其次,做好对运维管理效果的试验工作。试验过程中,应当根据检测工作计划的要求执行,结合输电线路运行情况,并在标准时间内安装完成避雷线与避雷装置,还要加强对避雷装置效果的分析工作。另外,还应针对同塔接地下网电阻加强周期试验,如若发现达不到输电线路运行标准,应及时采取有效地改善措施。最后,强化耐雷技术运维管理。输电线路的抗雷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绝缘设备的性能,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击水平,就必须加强耐雷技术运维管理,这就要求运维人员定期对线路绝缘子加强清扫,这样既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又能有效增强线路的防雷效果。同时,如果杆塔建设高度过高,发生雷击可能性较大,则应增设线路避雷器,并结合杆塔建设区域实际,对杆塔进行降阻改造处理,使接地电阻降低,进而促进线路耐雷水平的提升,以此来保障输电线路运行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顺利的重要基础就是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这是配电输电的关键项目,我们要做好运维管理与规范工作,以此来提升电网配电、输电效率,为广大百姓服务;因此,建议大家要共同努力,使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尽可能可靠、高质量,最终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邹立勋,曹望舒.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与维护对策探析[J].河南科技,2015(21):249.

[2]谢金鑫.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与维护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23):339-339.

[3]张奇,孙兆辉.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与维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136-136.

[4]王大威.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与维护[J].消费电子,2014(14):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