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促进提升人群健康素养的实施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社区健康促进提升人群健康素养的实施效果研究

王俊纯

宁乡市人民医院湖南宁乡4106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社区健康促进对居民维护自身健康在日常健康管理中的效果,并探讨在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健康促进模式。方法:分析我社区2018年2月到2018年12月进行干预的社区人群2000例,患者扫二维码入群。抽取符合干预的糖尿病前期人群120例,随机分组每组60例,患者经葡萄糖耐量实验确诊为糖尿病前期人群,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知识宣讲,患者进行社区健康促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化指标及行为指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24.0±1.6)kg/m2、空腹血糖(5.9±0.3)mmol/L、餐后2h血糖(8.8±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指数(6.1±0.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体质量指标(P<0.05);干预前两组行为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锻炼率80.0%、血糖控制率70.0%、健康知识知晓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健康问题人群中应用社区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发生影响健康的疾病的几率明显减少,并且相关生化及行为指标明显改善。

【关键词】社区健康;健康问题;效果研究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公民健康素养包括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具备基本健康素养水平的人,能够掌握基本的健康防病知识,知道从哪里获得基本的健康服务,面对健康问题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不会盲目听信伪健康的信息和健康类的谣言,知道如何开展自我健康管理。社区健康促进中发现很多糖尿病前期病人和高血压无症状患者以及冠心病未就医病人;正常糖代谢向糖尿病转化的过度时期或糖尿病发生的过度阶段被称为糖尿病前期。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受损及糖尿量减退同样被成为糖尿病前期【1】。糖尿病前期人群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有10%左右会转化为2型糖尿病。我国社区干预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主要手段,也是预防健康问题人群发展为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手段【2】。本次研究对社区健康问题人群进行健康促进干预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现进行报道。

1资料和研究方法

1.1研究资料

2018年2月到2018年12月确诊的糖尿病前期人群120例,确诊方式为葡萄糖耐量实验。患者开展随机分组对照实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中女性14例,男性42例,平均年龄58.9岁,对照组中女性17例,男性43例,平均年龄59.6岁。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临床数据比较无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患者经葡萄糖耐量实验,空腹静脉血浆血糖IFG超过6.1mmol/L但不足7.0mmol/L,IGT不足7.0mmol/L,IFG+IGT超过6.1mmol/L但不足7.0mmol/L;餐后2h静脉血浆血糖IFG低于7.8mmol/L,IGT超过7.8Immol/L但不足11.1mmol/L,IFG+IGT超过7.8Immol/L但不足11.1mmol/L。

1.3干预方法

1.3.1对照组

患者开展常规健康知识宣讲,不开展其他糖尿病前期干预措施。

1.3.2观察组

患者进行社区健康促进干预,患者扫二维码入群人群,由内分泌专科医师负责健康促进团队的建立,组员为专科护士、社区医师、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等,首先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成立糖尿病健康俱乐部定期举办糖尿病健康知识宣讲,主要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和运动锻炼,在健康讲座中间可以穿插有奖问答,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知晓率,在培训期间可以增加患者之间交流时间,分享运动控制、饮食控制、体重控制的相关经验【3】。除了传统灌输式教育外还有其他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提高患者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可请患者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制作相关宣传资料,并介绍糖尿病相关控制经验,让患者了解糖尿病预防、危险因素、致病原因等;组织患者收看宣传影像资料,每季度开展健康讲座,督促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开展糖尿病前期健康管理同时提前干预高血脂、高血压等并发症;发挥社区健康督促六位一体功能,强化干预,也可采用预约门诊或上门辅导形式进行回访,倡导个性化的饮食指导【4】,对患者开展运动情况调查、对嗜酒、吸烟等行为进行干预,需要的可让患者开展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减少因心理情绪影响血糖的因素,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4评价指标

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及行为指标进行评价【5】。生化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行为指标应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运动情况、血糖血压检测、健康知识知晓,由专家组进行质量控制保证问卷质量。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比较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干预前比较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锻炼率、血糖控制率、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锻炼率、血糖控制率、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社区健康促进干预能够提高人群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糖尿病前期人群对糖尿病知识的相关知晓率,增加患者经常锻炼的概率,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糖尿病前期患者对于社区健康促进有良好的依从性,能够起到改变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行为及态度【6】。综上所述,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应用社区健康促进干预措施,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明显减少,并且相关生化及行为指标明显改善,有健康问题的人群都可以采取社区健康促进干预实现防病治病预防疾病。

【参考文献】

[1]焦凌梅,王海花,医院社区医护人员联合健康促进志愿者管理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7,32(3):4-6.

[2]刘香弟,王春红,刘志宏,等.互联网模式下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行为改变的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6,8(3):93-95.

[3]付阿丹,张娟,王莉,等,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人群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6,31(13):84-86.

[4]王黎霞,顾逸群,孙嘉曦,等,糖尿病前期人群社区健康促进效果评价及模式探讨[J],临床医学,2012,32(1):临床医学,2012,32(1):31-33.

[5]苑记清,刘纯艳,医院社区联合式干预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3):4178-4179.

[6]周翔海,张秀英,罗樱,等.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简易决策树模型外部验证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4):29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