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新课标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徐建慧

陕西省榆林实验中学徐建慧

2011年随着高考自主命题省市的逐年增加,开放性、创新性和探究性试题逐年增多。坚持在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全面考查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体现21世纪高校对新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适应高中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趋势;考虑中学教学实际。

2011年高考已经结束,总体分析2011年新课标卷题目综合难度有所下降,但是着重考查了考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高考理综试卷中化学题型较为新颖,题目灵活性与难度有所上升,体现了新课标卷求新求变的命题特点。由此看来新课标试题在于考查知识点的选取上突出了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考点更集中,题型更新颖。

通过对2011年高考分析,可以看出,选择题回归教材,着重考查学生能力,加大了对化学计算的考查;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重视对化学用语规范表达能力的训练,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填写。尤其是在实验性考查方面,如28题。传统大纲教材中化学实验的陈述基本采用的是“平铺直叙,按部就班”的方式,这就造成了传统实验缺乏启发性、缺乏探究性,在试验时尤其是学生实验,学生只要“照方抓药”就可以完成实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新课标实验在试验的语言叙述上做了较大改变,增加了试验的启发性、探究性,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并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考题中的原题再现:选择题第7题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考查;第12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第13题关于元素描述推断的考查;填空题26题第(4)中Ksp、硫酸铜与硫化氢的反应;27题第(3)中化学反应速率图像题。

关于新课标化学高考备考,如何去复习?在这里,我要谈的还是复习“三部曲”。

第一轮复习:这一阶段基本策略是夯实基础,逐步提高,基本手段是依据教材,考点过关,在试题的选择上要注意三点:①突出基础性,所选试题要有助于对各个考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选单科试卷中的一些考点单一的真题,综合性不要太强。②要强调层次性,只涉及本考点的试题作课堂练习或课下作业用。③有一定综合性的高考真题做单元检测用,代表性强、侧重能力的高考题最好作为月考题用。

第二轮复习: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整合教材知识和提升解题能力,通过二轮复习,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审题、做题习惯和文字表述能力,选用的高考真题要有较强的综合性。不论以前这些题是否做过,都要认真再做一遍,并且要进行深入研究,还要领悟高考题规律,对照答案体验高考题的严谨性和答案的规范性,并把自己的体验逐渐应用到平时的审题和答案中。

第三轮复习:这一阶段是进行大综合复习训练,为了适应高考特点,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做题速率,训练各种能力,才能达到高考要求。既要对一、二轮的复习进行梳理总结,查漏补缺,还要认真研究本市近5年的高考试题,看自己是否都会做这些试题,这几年解答题考了哪些主干内容,哪些是经常考的,哪些是轮流考的,哪些是近几年没有考的,此阶段要求考生对精选的高考真题进行重点突破,训练的首要原则就是“会的题就做,不会的题就过,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会的一定全做完,若时间富余,再去做还不能拿分的题。”其次是“讲究方法”,要从题海中跳出来,不是不做题,精选部分题。难题试做,错题再做。不要眼高手低,大题做不来,易题不屑做,错了懒的改,屡屡在犯错。

另外,以后复习的重点:有机化学基础(必修):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化学反应类型的正确判断;元素及其化合物、电解质溶液、化学计算与技巧;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原电池及电解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实验。热点为:电解质溶液(较难)、电化学(较难)、四大平衡及平衡常数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