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院前急救网络站点规范化管理要求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对院前急救网络站点规范化管理要求的体会

刘健周新

新疆乌鲁木齐市急救中心830091

摘要:目的:规范院前急救网络站点管理不断提高院前救护的效果。方法:加强院前急救网络管理的检查,包括加强医护院前急救专业培训,统一院前管理制度,车辆装备,文书书写,及应急反应的考核。保证院前急救反应迅速,药品、设备的齐全及完好,规范现场急救和运送途中的急救制度等,比较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前后院前救护效果。结果: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后院前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缩短,急救成功率从88%上升到92%。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能有效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救治率,更好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院前急救;管理;规范化

院前急救患者具有病情危重、复杂、多样、易突发病情变化等特点,院前急救救护车及物品的准备和管理,对保证院前急救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对救护车及急救物品实行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的管理,可确保救护车及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能更好保障患者转运安全。

目的:规范院前急救急救的各项管理,以保证患者在院前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急救,使疑难危重症患者安全顺利转送。

方法:制定统一的院前急救网络急救站检查考核评分表,表格包括应急反应能力、车载医疗设备、车载急救药品、车辆及车载通讯设备、院前急救医疗文书书写及管理、管理自查记录、技能考核等。每季度对全市全部网络急救站点进行各方位全面认真的检查。并与政府以奖代补挂钩。

要求:每季度的检查者相对固定,并轮换抽取个网络站点的急救科主任和护士长参加即达到检查标准统一又在检查中起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作用。

1.应急反应能力包括出车速度是否及时,我们要求夏季3分钟内、冬季4分钟内必须出车,上车后必须要与患者或家属联系,达到安抚患者及家属,进行急救车到达患者身边的应急指导(如环境、体位等)。及时与患方联系以便准确及时到达患者身边。

2.车载医疗设备包括监护仪、便携式呼吸机、心电图、除颤仪、喉镜、血糖仪、夹板等,要求必须在功能状态,

3.急救药品的准备;根据20多年的出车经验制定院前急救常用药品准备品种20余种。要求每天清查数量、效期,班班交接、出诊完毕及时补充。每日落实常备工作,每月大清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1]

4.车辆及车载通讯设备包括急救车辆标志、警灯警笛、无线对讲机、车载GPS终端设备,车载电话状态、车内外卫生等。

5.院前急救医疗文书书写管理包括接警登记、出诊登记、院前救治护理记录、病历专人专柜保管、救治率≥85%、病历要求书写完整无漏项、诊断名称规范、治疗正确、辅助检查单粘贴完整规范,质管人员签字、科主任签字。[2]

6.站点管理要求包括点名在岗率、车载毒麻药品管理办法及交接记录、药品每天交接记录、车载医疗设备、通讯每日交接自查记录等

7.技能考核医护驾对急救车上的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和使用设备的目的与注意事项、车上急救药品的作用用途、常用量、极量、副作用及禁忌症等进行现场操作和口头考核,当场打分并有本人签字确认。[3]

结果:平均出车速度明显提高25秒,设备完好率提高9%,急救药品整齐率提高2%,文书规范率提高11%,平均救治率提高9%,救护车及急救物品应急备用状态完好率为98%,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及投诉的事件。转诊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医疗质量满意度为99.3%。

结论:加强和规范院前急救的各项工作细化管理,可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有利于保证患者院前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严梅凤陈奕雯唐汇鑫院前急救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当代护士:专科版旬刊》,2010(1):152-154

[2]赵春,李小静院前急救工作流程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2,20(9):106-107

[3]蔡爱武,刘华华,陈育红院前急救规范化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