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现场校验方法探讨林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电能表现场校验方法探讨林廷

林廷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摘要:电能表是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之间的一把称,电能计量装置能否正确计量关乎着企业和用电客户的切身利益。随着电网的大规模发展建设,电能表被大量安装和使用。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电能表现场校验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对于提高电能表的现场校验水平,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计量,电网的健康、安全运行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电能表;接线方式;校验;误差;相量

电能表的现场校验具有不需拆卸计量器具、不需中断现场计量并可真实记录现场实际负荷的优点,同时可以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当用电客户对电能表、互感器等电能计量器具准确度提出异议时,可在不影响用电的情况下完成现场校验,检查计量装置接线的正确性。因此,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现场校验和错误接线的现场检查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电能表现场校验周期及误差结果处理

新投运或改造后的I、II、III类高压电能计量装置应在带负荷运行一个月内进行首次现场校验。运行中的I类电能表至少每6个月现场校验一次;II类电能表至少每12个月现场校验一次;III类电能表至少每24个月现场校验一次。长期处于备用状态或现场校验时不满足检验条件[负荷电流低于被检表额定电流的10%(S级电能表为5%)或低于标准仪器量程的标称电流20%或功率因数低于0.5]的电能表,经实际检测,不宜进行实负荷误差测定,但应填写现场检验报告,记录现场实际检测状况。现场校验时不允许打开电能表罩壳和现场调整电能表误差,当现场检验电能表误差超过其准确度等级值或电能表功能故障时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或更换。

根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和《供电营业规则》的规定,当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的互感器、电能表超差,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压降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或其他非人为因素造成计量不准时,供电企业应按下列规定计算退补电量:1)互感器或电能表误差超过允许值时,以“0”误差为基准,按检定后的误差值计算退补电量。退补时间从上次检定换装投入运行三日起至误差超差被发现之日止的1/2时间计算。2)现场检验时不允许打开电能表罩壳和现场调整电能表误差。当现场检验电能表误差超过电能表准确度等级时应在三个工作日内更换。

二、电能表现场校验方法

、(1)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接线检查

正常情况下,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任一元件接入相电压和相电流,将其余元件的电压断开,转盘应当正转。如果反转或者负载对称时各元件使转盘的正转速度相差较大,电能表的接线肯定有错误,因此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错误接线及其检查方法比较简单。三相四线制有功电能表的测量回路可看成由三个单相电能表组成,其平均功率P=PA+PB+PC=UAIAcosA+UBIBcosB+UCICcosC。由此可见,可用三只单相电能表进行测量,并且无论电源或负载对称与否均能准确测量。常用的三相四线直接接入式有功电能表(DTSK)可按图1的接线方式进行三相有功电能的计量。

图1:三相四线制直接接入式有功电能表接线图

(2)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接线检查

三相三线接线方式下的各相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第一元件的电压UAB与第二元件的电压UCB之间的夹角为60〫且UAB始终超前UCB,如果UCB超前UAB则表明电压相序为逆相序。IA与IC之间的夹角为120〫,且IA始终超前IC,如果IC超前IA,表明电流倒相。如果两电流之间的夹角为60〫,表明有一相电流极性接反;三相电压UAB、UBC、UCA三相电压均为100V,如果UCA或者UAC电压为173V,则有一相电压互感器极性接反的情况。

所以,在电能表现场校验的时候,应该先从互感器到接线盒之间的电流回路上进行电流采样。如果此时的六角图接线正确,但是误差远大于电能表允许误差值时,再从接线盒到电能表之间的电流回路上进行电流采样,根据校验仪的误差值判断现场运行电能表的误差是否在合理范围区间。如果误差值在电能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间,但是六角图没有满足三相三线计量装置正确接线要确保的两个关系,则说明计量装置接线错误,而不是电能表的误差超差;其次,如果从互感器到接线盒之间的电流回路上进行电流采样,校验仪的误差值在电能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而六角图没有满足三相三线计量装置正确接线要确保的两个关系时,则说明计量装置接线错误;最后,如果从互感器到接线盒之间的电流回路上进行电流采样,六角图接线正确,校验仪的显示误差超出电能表允许误差范围,然后从接线盒到电能表之间的电流回路上进行电流采样,六角图接线正确,校验仪的显示误差保持一致,则说明此时的校验仪显示误差就是电能表的实际误差。

结束语

三相三线高压电能表在现场安装中容易出现接线错误的情况,使用相量图的方法可以有效检查、判断错误接线,但使用相量图方法时应参考功率传送方向、负载特性(感性或容性)及功率因数,才能正确分析错误接线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王月志.电能计量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1):166

[2]程海斌.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分析[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1):1

[3]徐登伟.电能计量工作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1):276

[4]国家能源局,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2016,(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