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张莉云

(大庆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大庆市163255)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几点看法,希望能给高校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创新创业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而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创业基础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双创教育”在全国各地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

传统体制教育下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下,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代改革发展的趋势要求,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大学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号召大学生都休学创业或全体投入创业之中,而是使大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创业的心态来做事,以创业的心态来尽职。”教育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具有拼搏精神,保持创业的心态,遇到困难不退缩,为自己积累丰富的知识和人脉,在条件成熟时再开创自己的事业。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1.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的扩大,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创新创业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如:举行以创业为主题的班会,学习创业知识,分享创业小故事;开展创新手工制作比赛,展出作品并评选,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邀请企业合作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让大学生了解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形势、新趋势以及未来的走向,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采用海报、座谈会、报告会、讲座、社团活动等形式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宣传自主创业的优秀毕业生事迹,使大学生认识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重要性,为职场发展打开新的通道。

2.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体系

高校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进行学分认定。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创新思维、创业基础、创业管理等课程,普及创业教育。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特殊性,知晓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激发学习动力,以大班和小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专业开设专业课程,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重视创业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实践教学为主,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同时通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考试,拓宽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高校通过课程建设,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立分阶段分层次、层层递进、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3.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创新创业教育顺利有效地开展。高校派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理论体系建设、教学设计方法等,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及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同时,设立专项资金,定期派老师到企业实习,参与创业实践,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学贴近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定期授课,给学生讲座或者指导创业团队。专兼职教师相互配合,互通有无,形成一支过硬的教学指导队伍。

4.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活动

创新创业教育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渠道的情况下,还要以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活动:(1)创新训练项目,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2)创业训练项目,学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院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条件成熟后,对于优秀可行的创业项目给予相关的资金及政策上的扶持,帮助学生走好创业的第一步。

高校研究制定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育的管理办法,对项目申报与评审、项目管理、经费管理等进一步规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取得创新学分。

5.评选创新创业先进个人和集体

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如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定期评选双创先进个人、“双创之星”等,并给予优厚的奖励。根据专业特色,举行创业模拟经营活动,表彰先进,营造不断创新、勇于实践、敢于创业的氛围,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突破口。

6.设立创新创业专门领导机构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专门的领导和组织机制,可采用校、系两级管理,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高校成立由院级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相关重大问题的协调审定、经费保障以及具体计划的日常管理和协调等工作。

三、结语

“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需要长期坚持、校企合作、逐步开展,建立起多方参与、相互支持的教育服务平台,不断探索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切实有效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

[2]朱琳周秋文杨洋古月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实施路径探析教育教学论坛201906.

作者简介:张莉云(1974.09-),女,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