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坞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船坞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罗海浪

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350015

摘要:船坞是船舶修造的重要水工建筑,随着我国航海事业的快速发展,船坞工程的质量也备受关注,它直接影响着船舶建造、维修、升级等工作的效率。本文中基于全面质量控制(TQM)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体系为框架展开研究,结合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方法,探索船坞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策略,并以国内某船坞工程为例展开实证分析,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船坞,质量控制,工程,全面质量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近年来我国航海事业包括航运、海油、军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相应的,船舶生产离不开修造体系支撑,客观上,船坞作为发展航海事业的基础性工程,也必须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水平。本文立足建筑施工管理角度展开船坞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研究,通过分析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清晰质量控制过程、控制依据、控制程序、控制内容、方法及手段等,针对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提出关注要点。

一、大型建筑工程影响因素与控制体系

(一)影响因素分析

所谓“大型建筑工程”,一般是指涉及到基础民生、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工程,如交通、水利、电力等,船坞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大型建筑工程,由于它在功能需求、施工模式等方面的相对独立性,也就造成了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别具一格”。以施工现场为研究对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因素,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两类,即“突发性因素”与“人为性因素”。

一方面,所谓“突发性因素”,顾名思义是指现有监测能力无法企及的状态下存在的影响因素,它极容易造成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因此也被称之为“随机因素”。例如,施工材料质量的微小差别,施工设备的磨损极限,混凝土温度所导致的裂缝波动,等等。由于此类因素普遍存在,在可能造成的问题方向上无法预测,损害大小也不固定,所以很难利用技术手段消除;即便可以完全消除,往往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经济性上不可行。因此,在质量控制体系中将其视为“可接受影响因素”,一般不会特别加以控制。

另一方面,人为性因素是一种可预见、可预防的影响因素。任何施工工程的最终执行者是人,由于人员操作、执行不规范造成的不良影响诱因,都可以归纳为“人为性因素”。例如,在原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由于施工人员不遵守质量标准和要求(采购),或者不按照规范操作,都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此外,一些非主观因素也同样存在严重影响,如检测数据误差较大、施工环境错误判断、数据不严谨等,此类人为性因素在某一方面造成的质量影响或许不大,但各个质量环节存在密切联系,在影响因素的负面作用方面具有一定周期性、规律性,如果不严格控制,必然会造成“系统性影响”,甚至导致整个质量控制体崩溃,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二)控制体系构成

第一,控制图。控制图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较为常见的统计方式,可基于生产过程展开质量状况实时监控,形成一个质量“控制闭环”。结合船坞工程质量控制体系需求,通过控制图导入可以进行生产过程稳定性的判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异常,广泛地涉及到设备、技术、工艺分析等。

第二,全面质量管理。本质上,全面质量管理是改善运营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立足产品质量为核心,从而构建组织主导者与相关社会利益主体的一套严密的质量体系,其基本目的是保障顾客满意,为用户提供所需要产品的系统性活动,以实现长期管理需求。同时,也可以将全面质量管理视为一种过程管理,采用PDCA工作方法,按照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的步骤进行循环式质量控制。

第三,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ISO9000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并完善,是世界范围内较为广泛遵守的一种质量认证体系,我国在各领域都较为热衷。本质上,遵守和贯彻ISO9000标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是国内质量控制体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尤其从航海事业发展角度出发,其国际性标准远比国内标准更有价值。

不同标准要求、方法共同构成船坞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在使用中应综合考虑相关性、整体性,实现优势互补、求同存异,更好地发挥系统优势。

二、船坞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实证研究

(一)某船坞工程概述

国内某船坞工程,该工程位于我国福建省福州市近海水域,设计单位为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整个工程计划工期为22个月,总投资约为8亿元(含配套)。船坞的建造规格为长×宽×深=280×82×13.3m,配套工程包括了船坞总组平台及管沟、船坞水泵房(含坞口)、吊车轨道、船坞区驳岸、地坪、防汛墙等。

一方面,对随机性因素的控制。针对随机性因素的控制,主要集中在材料、设备、技术、工艺等方面,其中材料质量控制尤为重要。任何一项建筑工程的实现,都离不开建设材料的应用,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等,其产生质量负面影响的因素很多,如生产环节存在的瑕疵、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管理不当导致的材料损伤等,反映到船坞工程质量上,则会影响其刚度、强度等参数,进一步造成安全风险、功能局限。此外,船坞工程所需要的大型施工设备较多,在不断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中,技术及工艺更新也比较频繁,这些都是容易出现随机性负面因素的环节。

另一方面,对人为性因素的控制。人的因素在船坞工程施工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尤其是广大一线施工从业人员,在管理中应遵循“以人为本、从严治理”的原则,不仅要规范操作,强调不同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如规章制度执行监督、岗位责任制贯彻等,还要进一步强调全员参与,严控质量死角,把人的管理与人的影响因素充分结合,充分发挥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例如,在该船坞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两排在护岸位置上的水上桩基形态的灌注桩,其外径达到1200mm,施工难度较大,并且采用的是灌注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以提升其技术先进性和经济适用性。结合现状而言,对于操作人员是一个很大的技术挑战,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设备操作难度高,国内的成功案例并不多。结合质量控制体系的相关要素,在施工中采取“U型管压浆系统”为质量控制核心,配合创新性较强的石子覆盖、压浆管桩端正交的方式确保施工稳定进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比较而言,在质量控制体系内“人为性因素”的影响要大于“随机性因素”,更重要的是,人为性因素存在良好的预防控制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事前控制”,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基于质量控制改进的持续性需求,可利用控制图方法,全面实现事后检查向事前预防的控制形态转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航海事业的持续发展,对船坞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视度会不断提高。本文针对船坞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展开研究,结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进行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并通过船坞工程案例,阐明了人为性和随机性两种影响要素的管理。实践证明,强化质量控制理论、方法的应用,可以对大型建筑工程实现很好的质量控制,获取理想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跃坤.初探在码头工程中冲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J].福建建材,2015,(12):38-39.

[2]沙锋飞.港口码头工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5,13(13):125.

[3]鞠瑾.港口码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5,(0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