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民居改造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旧民居改造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探析

张海涛

武汉优地联创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城市居民为了缓解工作压力,开始越来越多的亲近自然,感受不同的田园风情,从而促使乡村旅游业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如今乡村当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空心村,导致民居表现出萧条景象。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出现,思念乡愁的外出人员回到家乡,创业的人数不断增加,乡村民宿农家院等由此产生并且出现民宿热潮。有些闲置的旧民居与自然环境非常的协调匹配,怎样让旧民居建筑价值传承下去,给旧民居注入全新的生命活力,需要人们不断的研究和发现。本文主要探析了旧民居改造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旨在给旧民居改造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旧民居;改造;乡村民宿;建筑设计

一、我国乡镇城镇化的改造途径和影响

(一)中心乡镇合并模式

随着农村外出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村落变成了空心村,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开始倡导中心乡镇合并模式,在对农村人口数量与城镇人口数量划定后,施行小村并大村,对乡村数量及城镇数量作出调整,新设乡镇政区名称的命名要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反映辖区内干部群众的美好愿望和良好诉求,合并方式必须有利于乡镇政府加强社会管理,有利于群众办事。

(二)以农旅结合带动乡镇经济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农旅结合这种方式发展乡村经济。农业经济可以借助农作物(如草莓采摘园,果木采摘园等)或者乡村养殖业(如林中饲养家禽)等多种形式来增加收入,其收益远远高于传统农作物种植获取到的收入。旅游业可以利用自然的风光景色,在对传统民宿服务加以改造,形成独特乡村旅游度假的形式,充分的利用旧民居,将其塑造成独特的乡村民宿建筑,吸引大量的游客观赏游玩,进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二、乡村民宿的主要特色

对乡村的老房子进行改造,必须要保留原本的特点,需要符合传统村落大的环境,要确保创新和原始特点的一个均衡,乡村民宿改造必须要注意三个特点。

第一精致化,旧民居改造完之后成为规模较小的住宿地点,要求设计改造人员在保留传统民居特点的同时,精心的打造一个别致的民宿环境气氛,不只是要拥有高品质的服务,同时还需要拥有民宿本身的特点。

第二本土化,乡村民宿针对本地文化特点实施改造,设计师通过对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利用建筑设计的语言来塑造具有本土文化特点建筑风格。由此一来,民宿旅游就变成了一种文化体验式旅游,游客到了不同地域的民宿,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文化体验。

第三多元化,每个民宿给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一部分人感受的是建筑自身历史文化性特点,还有一部分人感受当地人民的生活,有些人品尝当地的小吃,根据人们不同的感受,在乡村民宿打造过程中,其侧重点的不同,导致消费者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三、旧民居改造乡村民宿建筑设计方式

(一)结合外部环境

针对旧民居进行改造,不只是对于建筑进行改造。它属于区域产物,存在于特殊的环境当中,受地理环境的约束,旧民宿的建设有它所处当时环境的建设难点,不由得佩服起古代能工巧匠的别具匠心,不可以将其当做单独的地基去看待,必须要结合本地文化理念,周围的乡村生活及环境。旧民居改造过后的建筑,要确保不会对于附近的环境造成破坏,确保和其共生,同时还要重新定义附近的环境和场地,从建筑模式和用材以及颜色和精神方面凸显民宿的主要特色。

选择旧民居将其改造成乡村民宿,第一个必须思考的就是旧民居处于的外部环境,民宿和其依托的旅游资源关系必须要存在极大的便利性,才能够促使民宿快速的发展。民宿要求不仅借助本地资源,同时还需要充分尊重地区自然生态,将其当做根本的出发点,民宿改造过程中尽可能的不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还要突出本地文化特点,将保护和凸显所在地元素当做基础,打造一个和自然共处于的氛围。

(二)合理整合内部空间

1旧民居改造的时候,要对民居内部空间进行合理整合,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的去留,让乡村民宿不仅能够满足人类对于吃住方面提出的要求,并且还要创造出全新的空间感受。

2改造的主要对象就是居住类的旧民居,重点是要重新规划空间功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设计,不调整大的整体构造,在加建和改建的同时,让内部空间以及功能得到最大更新,乡村民宿最核心的功能空间包含住宿和用餐以及公共和庭院等空间。另外,经过改造后的空间,最好增加茶室这类功能。

3空间重组,有些时候需要重组空间,建筑空间根据水平和垂直的方向划分,水平方向重点要求是结构特点符合的情况下,依照具体的功能要求,把平面上能够移动的墙体科学的摆放。给客人制造一个广阔明显的大面积共享空间,垂直方向空间的分割,拆除中间隔墙和楼板,增强效率。

(三)建筑细节的调整

出色的民宿建筑必须要做到细节满足,民宿全部角落均可以当做民宿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居住在民居里,每个细节的处理手段和材料使用均能够打造出多样化的风格,物品的摆放也是十分关键的,由于细节会对人们的心情造成一定的影响,入住其中,是不是能够让人完全的沉浸,感受到建筑的魅力和情感,功能是不是满足客人的需求等,这些问题在改造的过程中都是值得注意的。

针对旧民居建筑细节的更新力求做到和谐,经过改造之后要展示出建筑自身的味道,设计细节的过程中要充分思考空间情景的展示,让人们感受到一种体验式的居住。

(四)乡土印记的表达

旧民居改造的时候,旧物信物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处理方式,既能够减少投入的成本,同时还能够凸显乡土性。老旧的物件通常均带有岁月的痕迹,一些经典的箱子和电话等物品放到民宿空间当中,在新和旧的撞击下,绿色植物与温和的木质更能够凸显出其韵味。

在改造时为了不失去乡土性,尽量选择使用本地的材料,就地取材,这样不仅十分经济,同时还能够和本地的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促使客人能够感受到地域建筑的特点。改造时尽可能的选择石材和竹子这类生态环保材料,辅助使用现代材料,针对具体的需求科学的搭配施工,创造一种宁静朴素的美感与氛围。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旧民居的现状及改造乡村民宿建筑设计的解析,从而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在文化传承、改善民生方面仍然任重道远。尤其是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设计者要以人民利益为己任,依托传统文化和技术条件,发掘地方特色,最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金家骏,盛志祥,冯异三,王鑫泉.苏州古城内十梓街50号东部旧民居翻建改造试点介绍——旧民居改造试点之二[J].住宅科技,2015,04:27-29+34.

[2]李昊.民居建筑的整旧与创新——对上海“新天地”旧城改造的思考[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10:16-20.

[3]左娅.基于体验式开发的长沙传统民居改造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4]张正阳.冀南太行山古民居[D].河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