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输血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常规输血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分析

迟心亮

(益阳市中心医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目的分析常规输血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输血治疗患者9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之间,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接受常规输血的45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少白细胞技术输血的45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输血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2.2%)显著低于参照组(22.3%),2组间相比较,(X2=4.8481,P<0.05)。结论输血治疗患者应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可将炎性介质的产和疾病的传播显著减少,同时可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研究。

关键词:常规输血;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不良反应;降低作用

临床对于危重疾病的治疗方法常选择输血技术,尤其是大出血患者和失血性疾病。既往的常规输血技术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如:高热、过敏和尿蛋白,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输血效果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对输血技术的应用进行限制。据有关资料显示,输血不良反应中出现率较高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其诱因与白细胞存在相关性,为了使上述不良反应显著降低,临床主张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1]。为此,本研究分析常规输血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总结结果的同时将具体流程进行如下分析。

1基线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输血治疗患者9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之间,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设为研究组(n=45)和参照组(n=45)。研究组输血治疗患者中,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年龄均值统计后为(47.55士5.0)岁。其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13例。经核实后输血原因为:20例患者为外科手术出血,15例患者为产后大出血,10例患者为外伤出血。参照组输血治疗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年龄均值统计后为(48.03士5.2)岁。经核实后输血原因为:22例患者为外科手术出血,13例患者为产后大出血,15例患者为外伤出血。

参照组与研究组输血治疗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如:患者分布比例、平均年龄和出血诱因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参照组与研究组之间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该组患者接受常规输血,若出血不良反应则实施针对性处理措施。并结合不良反应发生类型进行治疗,如:停止输血、静卧和使用抗过敏药物等。

研究组:该组患者则接受少白细胞技术,利用细胞筛选方法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这样可将炎性介质显著减少[2]。若发生不良反应需结合类型进行对症治疗,如:停止输血、静卧和使用抗过敏药物等。

1.3指标的评定依据[3]

对比不同方法输血技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过敏、皮疹、血红蛋白尿。

对比不同方法输血技术前、后的发热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输血治疗患者资料纳入SPSS22.0forwindows中进行收集校正,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予以(±)形式表示,行T检验计算两组输血治疗患者的平均年龄,行卡方计算两组输血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当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时,表示P<0.05。

2结果

2.1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比两组输血治疗患者不同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的研究组2.2%显著低于应用常规输血的参照组22.3%,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讨论

在临床辅助治疗手段中输血应用较为广泛,一方面可将患者血量予以补给,同时可将患者体内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比例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可协助患者将凝血因子予以补充,从而使血液凝固障碍得以缓解。在输血期间较易发生不良反应,尤其是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指输血期间或完成输血后2小时内未预料的症状,常见的为过敏反应、高热和寒战,若不良反应较为严重会提升并发症发生率,如: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和呼吸窘迫综合征[4]。通常情况下,在血液中异体白细胞中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输注患者体内进入白细胞会引发诸多炎性介质,在贮存期间血液产品会丧失白细胞活性,从而产生“副产品”,在人体进入后会将免疫反应激活,从而提升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5]。

病毒的寄主为白细胞,若在输血前不能滤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和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会提升感染疾病发生率。近年来,少白细胞技术应运而生,该方法可将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滤除,同时可防止发生白细胞传播疾病,还可以避免释放大量炎性介质[6]。另外,少白细胞技术可防止炎性介质将红细胞形态、功能进行破坏,从而使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减少。此数据研究显示:应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显著低于应用常规输血的参照组22.3%,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输血后的发热情况来看,研究组6.7%也明显低于参照组22.2%,组间数据校正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说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较比常规输血更具有针对性。

总之,输血治疗患者应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可将炎性介质的产和疾病的传播显著减少,同时可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何锦添,李春兰,何伟清等.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24):155-156.

[2]吴少平.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31):236-236.

[3]关兴丽.常规输血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8):101-102.

[4]代晓峰.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8,24(17):89-90.

[5]李青.常规输血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4):773-774.

[6]邓云芳,符雪丽,陈小玲等.少白细胞技术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2):1741-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