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超敏反应临床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输血超敏反应临床研究进展

莫艳霞

莫艳霞

(广西省贺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广西贺州542800)

摘要:超敏反应是指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是机体与抗原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抗原不是来自于机体自身,超敏反应可导致患者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损害机体的自身组织,是一种病理反应,临床称之为变态反应。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而所输的血液不是来自患者的机体,部分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比较敏感,因此在输血过程中容易发生输血超敏反应,是临床输血中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本文就现阶段输血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状况、以及病因等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输血超敏反应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简述。

关键词:输血;超敏反应;研究进展

引言

输血分为全血输血和成分血输血,是一种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手段,可应用的疾病种类较多,临床以成分血输血为主,临床成份血输血有:红细胞输血、血小板输血、血浆输血,但在临床中无论是哪一种输血都有可能会出现超敏感应,超敏反应也可称作输血过敏反应,是一种速发的变态反应,也可能是血浆中某一成份的抗体发生反应,所以全血输血的超敏反应发生率高于成份血输血,因此在临床中,成份输血应用较多。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医疗技术基本能够有效应对输血超敏反应,但为了提升急救效率或者提升输血治疗效果,输血超敏反应的研究从未停歇[1-2]。

1.输血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简述

临床输血超敏反应有IgE输血过敏反应、IgG和IgM输血过敏反应、血小板输血过敏反应三种,三种输血超敏反应的临床严重程度差异较大,在实际治疗中有区分,但临床统称为“输血超敏反应”。

1.1IgE输血过敏反应

IgE输血过敏反应是一种速发型的反应,与患者自身机体的免疫敏感性密切相关,会影响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患者输血时如果献血者的血液中含有IgE抗体,IgE抗体的会随着输血量的增加而含量增加,另外,临床研究中发现,少浆红细胞和浓缩的血小板中通常会含有大量的组胺,因此在临床输血中,随着输血量的增加输血超敏反应的发生率也会逐渐增加。

1.2IgG和IgM输血过敏反应

IgG和IgM也是血液中含量高的两种抗体,在大部分人群的血液中都含有,因此献血者的血液中含有IgG和IgM抗体的几率较大,这两种抗体也会随着输血进入患者的体内,患者因疾病各脏器系统的功能有所下降,对抗体的侵入比较敏感,加之在输血过程中,对血液本身的保存状况有差异,因此容易引发IgG和IgM输血超敏反应[3]。

1.3血小板输血过敏反应

血小板输血是临床比较多见的成分输血。血小板本身表面有丰富的免疫因子,在输血后,免疫因子被激活,释放出较多的生物活性介质,促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大量的白细胞集聚,白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对血管中不是机体自身代谢的血液会有较高的敏感度,各项免疫机制迅速提升,对患者的集体消耗量大,且超敏反应发生速度快,因此患者在临床中容易发生超敏反应[4]。

2.输血超敏反应临床状况

2.1临床现状

目前临床主要的超敏反应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并发症的输血过敏反应,另一类则是严重的过敏反应,相对来说第一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但症状比较轻微,第二种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但病症比较危急,严重者会引发休克或者致死,风险较高。没有并发症的超敏反应与通常的过敏反应症状相似,譬如常见的皮疹、寒战、皮肤瘙痒等,在采用抗组胺药物后,病症可快速缓解;严重的过敏反应不仅病症比较危急,而且涉及的脏器较多,除了常见过敏反应的症状以外,患者还会出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等器官组织的症状,患者多会出现休克,严重者会死亡[5-6]。

2.2预防措施

目前主要的预防措施有:药物改善、停止输血、尽量成分输血,对血液中的IgE、IgG和IgM,以及血小板进行良好的分类,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处理后在治疗等方式。对已知患者有超敏反应的状况,在进行输血的同时给药,常见药物为苯海拉明(口服),对输血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病情较轻的患者静脉给药(扑尔敏),病情严重者,停止输血,并给药(肾上腺素),对发生休克的患者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病情无改善,发生水肿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或者采用喉插管。成份输血可尽量减少输血量,减少抗体的输入,患者的超敏反应发生率会得到明显下降。对血液进行分类,对有超敏反应的患者选用没有抗体的血浆,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输血超敏反应的发生[7-8]。

3.输血超敏反应研究进展

3.1IgA同种免疫

这一方式提出的时间较久,但一直以来在临床的应用效果不是很好,IgA同种免疫是将抗体按种类分为类特异性和限制性特异性两种,IgA为限制性性特异性,控制IgA抗体在血液中含量即可控制抗体超敏反应的发生[9]。

3.2白蛋白的应用

白蛋白引起的输血超敏反应是类过敏反应,患者为过敏体质是多次的白蛋白输入会引起超敏反应,在输血时控制白蛋白的状况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输血超敏反应的发生,但免疫球蛋白过量时患者也会发生超敏反应[10]。

3.3血小板超敏反应

血小板输血是比较常见的成份输血,其临床应用较多的原因一方面是可以应对的疾病比较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血小板输血所引起的输血超敏反应发生率较低。对血小板输血过敏反应,可采用白蛋白进行缓解,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较好[11]。

3.4过敏体质输血

过敏体质患者在血液的选择中,需要慎重,在非紧急状况下,不可以采用含有抗体的血浆或者血液成份。另外在输血前,注意对输血防过敏药物的应用,比如前面提到的苯海拉明[12]。

4.输血超敏反应前景

输血超敏反应的发生一方面是因为血液中含有抗体,另一方面是因受血者有过敏体质,由此来看,输血超敏反应的进一步研究主要在这两个方向。对血液中的抗体,献血者在献血后,除了对血液进行基本的处理以外,还要对血液中的抗体含量状况进行实验室检查,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良好的分类,避免避免输血时,对体质过敏的患者采用抗体含量高的血液,增加输血超敏反应的发生;另外,还需要积极研究各种类型的超敏体质,对超敏体质有更加详细的研究,才能促进临床医学对输血超敏反应发生的控制[13-15]。

5.结语

输血超敏反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输血综合病症,临床病情差异较大,虽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对输血超敏反应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输血超敏反应对临床患者的病症治疗有重要意义,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尤其是超敏体质患者,目前对临床输血超敏反应还没有有效的检测方式,有效的检测,对输血超敏反应的预防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相关的研究人员还需要提升临床检测输血超敏反应内容的研究,提升检测效果,在临床中进行有效的预防,降低输血超敏反应的发生,使相关的输血患者能够更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孟玉.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大量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应用评价[J].当代临床医刊,2019,17(02):153+152.

[2]董艳.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不同的输血方法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4(08):5.

[3]林秀华,苏增标,施美蓉,等.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在智能数字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04):117-120.

[4]宋琳,赵馨,彭广新,等.R-ATG联合环孢素与环孢素联合雄激素一线治疗输血依赖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比较:单中心回顾性研究[J].临床血液志,2019,16(03):358-362+366.

[5]CaseJJ,KhanN,DelrahimM,etal.AssociationofMassiveTransfusionforResuscitationinGastrointestinalBleedingwithTransfusion-relatedAcuteLungInjury[J].Indianjournalofcriticalcaremedicine:peer-reviewed,officialpublicationofIndianSocietyofCriticalCareMedicine,2017,21(8):506.

[6]江华龙.非传染性输血反应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7):1054-1057.

[7]杨小莉,余泽波.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及对策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07):985-988.

[8]TacquardC,BoudjedirK,CarlierM,etal.HypersensitivitytransfusionreactionsduetoIgAdeficiencyarerareaccordingtoFrenchhemovigilancedata[J].JournalofAllergy&ClinicalImmunology,2017,140(3):884.

[9]王琰.两种快速血检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9,27(04):161-162.

[10]张斌.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的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7):80.

[11]李广秋,袁建喜.输血超敏反应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09):142-146.

[12]李红霞,李静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预测价值[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2(08):942-945.

[13]陈扬,崔颖,杨世明,等.IgA缺乏型输血过敏反应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7,33(03):428-430.

[14]赵莉.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7):158+161.

[15]郭路生,任晓玲,蒋召志.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的实际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