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治疗结肠息肉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无痛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治疗结肠息肉临床体会

黄丽

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445000

【摘要】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切除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对31例36枚结肠息肉经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进行总结,其中腺瘤性息肉27枚,占60%。灶性癌变3枚,占0.4%。炎性息肉6枚,占34.7%。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切除结肠息肉安全、疗效可靠、手术视野清晰,是治疗结肠息肉的最佳手段。

【关键词】电子结肠镜;高频电刀;结肠息肉

2013~2016年我科电子结肠镜室应用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CF-VI)检查共321例,检出确诊并镜下治疗结肠息肉31例共36枚,取得很好疗效,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提示结肠息肉诊断以电子结肠镜检查为首选,高频电刀切除术是安全可靠、创伤小、经济实惠、疗效确切、患者不论年龄大小均可接受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平均48岁。单枚息肉者26例,多枚息肉者5例。位于直肠、乙状结肠24枚,降结肠5枚,横结肠4枚,升结肠3枚。多发性息肉以3~10枚多见,最多达14枚。临床表现均以腹痛、腹泻、便秘、便血及黏液血便为主。

1.2术前准备

检查患者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等,了解患者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采用口服清肠剂加温开水清洁灌肠法,排便4~5次至清水即可。检查治疗前30min对紧张不安者适当应用镇静剂及胃肠道解痉剂。

1.3器械

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CF-VI)、奥林巴斯PSD-20型高频电发生器及圈套器和电热活检钳。

1.4方法

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出息肉后,退镜时进行切除,根据息肉大小、形状、多少、分布、有蒂、无蒂与肠壁之间的关系等,采用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切除术、电凝电灼术、热活检钳摘除术、活检钳咬除术4种方法。高频电发生器多选用3档,功率25~40W。切除息肉时,应采用先凝后切方式,反复脚踏电凝、电切开关,每次通电时间为3~4s,交替进行。切除息肉用三爪把持钳回收病理检查。电切后仔细观察残端有无出血,尽量抽出肠中残留气体,以降低肠内压,对于预防术后肠穿孔具有重要意义。

1.5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卧床休息,注意观察腹痛及便血等情况,一般留观静脉输液1~3天,半流质软食7天,1周内避免剧烈激活动和外出旅游。酌情给予H2受体拮抗剂及胃肠黏膜保护剂,保持大便软化通畅。

2结果

31例共36枚息肉均一次切除成功,3例病理报告基底部见癌细胞,即送外科行结肠切除术。未发生大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3讨论

近30年国内外开展经结肠镜切除息肉以来,无需剖腹即可去除结肠息肉,避免了因外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切除结肠息肉安全、疗效可靠、手术视野清晰,是治疗结肠息肉的最佳手段。

3.1清洁肠道至关重要

电子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成败,取决于肠道准备的好坏。本组231例患者全部采用口服清肠剂清洁灌肠法,即于检查治疗前晚23时口服蓖麻油50ml,同时饮用温开水600~1000ml,可加入适量白糖或蜂蜜搅拌。检查治疗前2h用温开水800~1200ml先后灌洗肠2次,肠道的清洁程度均达到良好。

3.2镜下切除息肉方法体会

(1)钳除法:直径在0.2~0.5cm以下的细蒂或半球状息肉可采用活检钳或热活检钳钳除。在进镜中发现<0.5cm的息肉时应立即钳除,因退镜时往往不易找到病变部位。热活钳摘除可避免出血,钳内组织可回收送病理检查,切除较彻底,值得推广应用。(2)高频电凝灼除法:多用于<0.1cm广基或无蒂的小息肉样隆起。用电凝头接触息肉反复电灼,发白时为息肉已切除。(3)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切除术:主要用于>1cm的有蒂息肉者。用圈套器套住息肉距基底部0.2cm处蒂部,要助手将圈套器轻轻收紧,使之与息肉紧密接触,调节息肉位置与镜头保持2.0cm以上距离,使圈套器尽量离开肠壁黏膜,避免因勒过紧以至机械切割发生出血。一经套住蒂部后先电凝,至组织发白,再行电切,反复交替进行。通电时要助手适度收缩圈套器,一旦阻力消失,息肉自动断离肠壁。对于较大的分叶状息肉,可先在其基底部注射稀释的肾上腺素2~4ml,再行分叶或分段切除。

3.3并发症的防治

电子结肠镜下电切息肉的并发症主要是出血和肠穿孔,肠穿孔的原因多为切除息肉时蒂部电凝过度、过深、造成息肉蒂部残端急性炎症反应所致。出血的原因较多,如操作不当,圈套器机械勒断蒂部;电凝不充分;电凝过度使创面过大、过深,焦痂脱落后出血;电凝面正处于较大血管处;多发密集息肉一次全部切除后,相邻切除面之间正常组织过少;息肉切除后患者饮食、活动量控制不理想等。有文献报道,出血发生率为1.5%,肠穿孔发生率为0.4%。本组31例,未发生肠穿孔,出血6例,均为基底部少量渗血。采用高频电凝电灼或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局部喷洒后均未见再出血。考虑以上因素,首先要熟练掌握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切除息肉方法及技术,选择适当的电凝电切功率。对多发性息肉患者,中青年可一次圈套摘除息肉10枚左右,老年患者一次圈套摘除不应超过5枚。息肉电切各点之间要保留正常肠黏膜,以避免电切过于集中造成出血和穿孔。在电凝电切过程中,要多次改变患者体位,充分暴露息肉,调节旋钮使镜头与息肉保持2cm以上距离,并使息肉离开周围肠壁,注意圈套器尖端不要与肠壁接触,圈套时尽可能靠近头蒂交界处,要求助手一定缓慢收紧圈套器,切忌拉力过大,避免机械切割。同时应注意观察肠蠕动情况,防止周围黏膜灼伤、穿孔。电切要在充分电凝的基础上进行,电凝电切应反复多次交替进行,直至息肉切除。术后应留观输液,要求进无渣半流质饮食,禁食牛奶、红薯等难消化食物,避免剧烈活动,避免洗温度过高的热水澡。如发生穿孔应急诊送外科手术治疗。

3.4复查随诊

据报道,腺瘤性息肉摘除后的复发率可达39.4%。复查可以早期发现新的息肉及局部复发病变,并能发现初次检查时遗漏的息肉,从而及时得到处理。复查的时间并无统一的规定,我们要求在术后6月内复查,检查阴性者每隔1年复查1次,连续2次检查阴性者复查时间延至3年1次。连续3年结肠镜检查为阴性者,复查时间可延长到5年1次。如某次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新的息肉,治疗后仍按首次治疗后随访原则进行。

参考文献:

[1]潘德寿,冯福才,陈村龙,等.小儿肠息肉内镜下切除的腔内治疗.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1999,4(3):56-57.

[2]吴文溪,华一兵,沈历宗,等.套切法治疗结肠息肉265例.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1):41-42.

[3]童楣,姜甦,陈忠,等.内窥镜下206例结肠息肉电切治疗体会.中国肛肠病杂志,20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