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住区给排水系统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关于居住区给排水系统设计分析

王军

身份证号码:13020519800220XXXX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舒适性更加重视。这就对居住区的给水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据此,本文对居住区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管道

一、给水系统的选择

1.生活、消防管网独立,共用加压泵。

现如今,有许多的新兴建成的小区属于坡屋顶建筑,无法建设屋顶消防水箱,但是为了消防供水的安全可靠,便可采用变频调速供水设备。设计时可将一套变频调速供水设备的出口压力设定为高低两个值。低值点为生活用水控制压力点,由最不利卫生器具的用水压头确定;平时水泵运行以该压力点为准;高值点为消防控制压力点,由最不利消火栓所需水头确定。火灾时水泵自动切换到消防工况,并停止向生活管网供水,通过室外消防加压管网向室内消火栓系统供水。

2.生活、消防完全独立,分用加压泵

很多居住区在建成初级市政水压基本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市政建设完成后小区生活用水又可完全靠市政管网供给,当居住区建筑有条件设屋顶消防水箱时,刻采用以下供水方案:室外设2套积水管网,一套为市政给水管网,供小区室外用水,包括浇洒及室外消防;另一套为加压给水管网,有变频泵供各层住宅生活用水,并设有旁通管与市政管网相接,一旦市政管网水压满足要求,即可停止加压供水,而采用市网供水。变频调速供水设备的出口压力,由最不利卫生器具的用水压头确定,平时水泵运行以该压力点为准。这两种方案都可以有诸多的变种方案,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应对市政给水压力进行调研,结合小区投资规模及物业管理要求和室外产地的情况,制定出既经济有合理的的给水方案。

二、室外给水管线的敷设

1环状管网给水系统

在平面布置上,形成若干闭合环的管网给水系统,称为环状管网给水系统。由于环状管网的干线彼此相通,水流四通八达,供水安全可靠,并且其供水能力比枝状管网供水能力大1.5-2.0倍(在管径和水压相同的条件下),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凡担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的给水系统管网,均应布置成环状管网,以确保消防给水。

枝状管网给水系统

2管网在平面布置上,干线成树枝状,分枝后干线彼此无联系的管网给水系统,称为枝状管网给水系统。由于枝状管网内,水流从水源地向用水单一方向流动,当某段管网检修或损坏时,其下游就无水,将会造成火场供水中断,因此,消防给水系统不应采用枝状管网消防给水系统。在城镇建设的初期,输水干管要一次形成环状管网有困难时,可允许采用枝状管网,但在重点保护部位应设置消防水池,并应考虑今后有形成环状管网的可能。

三、管材的选择

给排水系统是由管道、管件和各种附件连接而成的,管道材料及附件适合与否,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及使用生产直接影响。

1给水管材选用的原则

1.1如果居住区内的给水管道DN<100mm时,应选用给水塑料管或者是镀锌焊接钢管,当给水管道DN≥100mm时,可选用有内衬的给水铸铁管、球墨铸铁管或给水塑料管。

1.2管材的分类

1.2.1钢管的特点是韧性好、强度高、承受流体压力大、抗震性能好、每节钢管长度大、重量比铸铁管轻、接头少、加工安装方便,适合用给水系统中送水管立管,但是缺点是防腐性能差,因此我国规范规定:生活给水管道应采用热镀工艺的镀锌钢管。

1.2.2球墨铸铁管是比较理想的给水埋地敷设管,在我国的各个城市的使用也是比较广泛。球墨铸铁管又分为离心可延续性和铸态型两种类型。前者的性能较好,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选用的管材,在我国的使用比较少,但是也在积极的推广中。后者虽然性能不及离心可延型铸铁管,但优于其他灰口铸铁管。因此,铸态型球墨铸铁管常在给水系统中作为过渡管使用。

1.2.3给水塑料管以其质轻。耐腐蚀、不生锈、易着色、隔热保温性能好,以及外观美观等金属管材无可比拟的优点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因此,塑料管常应用于小区内的小口径的给水管道,常见的几种给水塑料管有PVC-U、HDPE或者是MDPE、ABS、聚丙烯管、聚丁烯管以及钢塑复合管、塑钢管等。

2排水管材的选用原则

2.1室外无压排水管一般很少采用金属管,只有当排水管道需要承受的压力较高时或者对渗漏要求较为严格的部分(如污水泵站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才会采用金属管材。一般居住小区内的排水管和雨水管都是就地取材,采用的是混凝土管和轻型钢筋混凝土管

2.2当排水管遇到穿越管沟、河流等特殊地段,或者是埋深过浅是则需采用铸铁管或者是钢管

2.3居住区内的化粪池前的排水管宜采用铸铁排水管。

2.4室内排水管道多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具有质地轻、耐腐蚀、水力性能好等性能优点,同时兼具有装修快捷,检修方便的优点。

四、室内管道的敷设

1.室内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主要有下行上给式和上行下给式两种。下行上给式:水平干管敷设在地下室、地沟内或在底层直接麦迪敷设,自下而上供水。民用建筑采用直接给水方式时大都采用这种方式。上行下给式:水平干管设于顶层天花板下、平屋顶上或吊顶中,自上而下供水。一般由屋顶有水箱时采用。在敷设管道时要以力求管线最短,阀件最少,敷设简单为原则。

2.室内管道的敷设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方式。明装即积水管道沿建筑物的墙、梁、柱等的表面裸露装设。管道与建筑物表面的距离以能够进行施工、维修即可,一般最小间距为20-50mm。优点是便于敷设和安装,维修便利;缺点是影响建筑造型的美观。暗装即将积水管道敷设在室内的天花板下或吊顶内,或是在管道井、管槽、管沟内隐蔽敷设。优点是外形美观,管材都隐藏于墙壁内部,缺点是敷设和安装的难度大,出现问题时维修困难,住户装修房子时,易因不明管线位置而造成损坏。

五、排水系统

1.在排水管道水力计算时应注意如下问题:①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应符合规范规定的最大允许流速、最小设计流速和最小设计流速控制的最小设计坡度要求。②雨水管道管段的设计流量如果小于最小管径在最小坡度时通过的流量,该管段为不计算管段。不计算管段应采用最小管径,按最小设计坡度进行设计。③水力计算应从上游段向下游管道依次进行,随着管段中的设计流量的增加,设计流速也要随之增加。④地面坡度太大或者是太缓时,应设置跌水井。管道的跌水高度超过一米,宜设跌水井;超过两米必须设置跌水井,而且不能布置在管道的拐角处。⑤排水管道转弯或者是交接处的水流转角不应小于90°。⑥各种不同管径的管道可以采用平接,但是任何情况下进水管管底不能高于出水管管底。⑦小区内接户管接入小区排水支管时,最好有10~20mm落差

2.室内排水横支管的布置,是根据卫生器具的布置和排水管道布置的要求而定,底层直接埋设于地下,深度不小于0.50m,楼层一般悬吊在楼板0.35-0.50m或吊顶内部。

3.排水立管一般沿墙角明装,距离墙面5cm,立管每层距地面1.6m出设立管支架一个。排出管是直接埋于地下或悬吊于地下室顶下。通气管一般伸出屋面,其高度一般为0.7m;再有人活动的屋面其高度一般不低于2.2m。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住宅给排水管道设计和施工时,要尽量精确计算,在满足给排水流量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尽量节约管材,同时还要满足环保、美观的要求。还要科学合理的断定管线的平面安排和竖向设计,力求就有利于管线的掩护管理,尽量减少施工难度和建设总投资。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2]陈宇,易彪.浅谈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J].给水排水.2011(10)

[3]赖展雄.高层建筑技术给排水设计及施工要点分析[J].建筑安全.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