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大出血35例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上消化道大出血35例护理体会

李云霞王丽伟

李云霞王丽伟

(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人民医院839200)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饮食护理,人文关怀、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病人出血情况及临床表现的认真观察及精心护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准确资料,提高治愈率。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护理中,应观察病人临床表现,准确判断出血的严重程度及再出血指证,加强基础护理。同时重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和健康宣教工作,以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250-02

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在短期内的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以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常伴血容量减少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及细致有效的护理工作,是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将我院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内科共收住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35例,男性30例,女性5例,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23岁。其中消化性溃疡大出血2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6例,上消化道肿瘤2例,经治疗其中33例存活,2例死亡。

2护理

2.1病情观察

2.1.1判断出血的严重程度:急性大出血的死亡原因是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因此对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周围循环状况的观察应放在首位。血压和心率是关键指标,需要进行动态观察。如病人由平卧位改为坐位时出现血压下降(下降幅度大于15-20mmhg)心率加快(上升幅度大于10次/分钟)提示血容量明显不足,应做好输血准备。如收缩压低于90mmhg心率大于120次/分,伴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则已进入休克状态。属严重大量出血,需进行积极抢救。

2.1.2准确评估出血量:病人胃内储积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因轻度血容量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脏储血所补充,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重度出血病人应遵医嘱及时检查血型及交叉配血,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量根据失血量而定。输液不宜过快过多,以免引起肺水肿。

2.1.3观察再出血迹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可在短期内停止出血。由于肠道内需经数日才能排尽,所以不能以黑便作为继续出血情况。①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伴有肠鸣音亢进。②原有的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过充分补液输血治疗,而未有明显改善或症状得到暂时缓解后又恶化。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状红细胞计数持续提高。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2.2一般护理:病人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环境,保证睡眠,减少外界刺激,可以有利于减轻出血和促进止血。呕血病人,应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内分泌及呕吐物,防止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必要时给予吸氧。

2.3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环节之一,加强饮食管理,合理安排饮食,对缓解症状,减轻疼痛起重要作用。病人处于急性出血期伴有恶心呕吐时,应禁食48-72小时。少量出血无呕吐可给予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出血停止后给予半流质饮食,逐渐改为软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病人开始进食时应先少量多餐,逐渐改为正餐饮食,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

2.4人文关怀:其必要条件是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治疗性关系,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较深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估。病人突然出现呕血黑便,引起精神高度紧张和恐惧。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做好解释工作,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爱护,给病人提供安静的环境,安排合理舒适的体位,增强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以取得病人对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病人出现大量呕血时,及时清理呕吐物及染有血渍的床单和衣物等,适时给予安慰和疏导,减少因大量呕血对病人产生的视觉刺激。

2.5出院指导及健康宣教: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有关上消化道出血是基本医学常识,掌握各种诱发疾病的因素,如:过度疲劳、食用刺激性食物、药物、饮用烟酒、浓茶、咖啡等。使病人自己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降低发病机率。同时帮助病人掌握随诊指标,如出现黑便或上腹不适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3体会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来势凶险,病情变化快,易造成休克和衰竭危及生命。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保持冷静稳重的心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及时准确判断病情变化。为诊疗工作提供详细资料,挽救病人生命。在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使治疗和护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志红,周兰妹.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