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技术在房屋工程测绘中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GPS技术在房屋工程测绘中应用分析

孙磊张爱艳

(山东元鸿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GPS全球定位系统由地面监控系统与空间卫星群两部分组成。将空间卫星拍摄到的地面图像以信息的形式传送到地面监控系统中达到监控作用,同时地面也可以控制卫星的方位,实现对监控画面的全方位控制。由于GPS定位系统的精度很高,在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可以有效的测量工程中需要用到的数据,比起人工测量更省时省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关键词:GPS技术;房屋工程;测绘应用

一、GPS技术在进行房屋工程测绘时的工作原理

GPS系统主要是由GPS卫星系统空间部分、GPS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终端这三部门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选择已经知道坐标的设备,如地面控制站、定位卫星等,由已知坐标的设备发出定位信号,在接收设备端接收到信号的同时计算出信号传输所经过的时间,结合信号传输速度可算出信号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直线距离。每个位置的终端设备都会产一个方程,而需要测绘的目标会同时满足所有的方程,求解方程组所得到的解,就是测绘所得的坐标。这个计算过程是由用户设备部分通过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自动解码后即可提供最终的定位结果。在使用GPS技术进行测绘的工作时,选择合适的位置并安装好接收器,在接收器安装好以后利用卫星对实物进行定位,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得到数据的的准确性,在定位过程中会选择3颗卫星,最后接收器把来自卫星定位反馈的信息储存起来。

二、GPS技术在房屋测绘中的优势

GPS技术在房屋工程测绘的领域中的推广使用,得益于其工作特点和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GPS技术测量精度高,误差范围在5mm左右,测量速度快,整个过程只需要20min就可以完成,及时出结果,测量结果可以达到小数点后六位,并且可以实时的进行监测,同时测量所得出的结果也方便于保存与传输,这些都对工程建设具有很大的帮助。二是GPS技术不受天气和自然环境所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展开工作,GPS信号覆盖范围广,几乎不受地点的约束,这样不存在地点、时间、天气的干扰因素,为工程争取了时间,极大的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节约了测绘的成本。三是GPS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操作人性化,有很高的智能水平,减少了因人为失误带来的损失,只要按照标准的工作操作守则,就可以避免出现问题,GPS技术的仪器设备体积不大、重量较轻,携带方便,这些都减少了测绘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减轻测绘工作人员的疲劳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GPS技术在房屋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3.1进行施工水准点的测定

为了更好的施工,工作人员应该在施工之前对施工水准点进行定标确定,使施工得以正确进行。在进行施工水准点测定时,传统方法通常是检测线条是否在一水平线上来判断,这种方法既繁琐又复杂,同时精度还不高,在测量时一点小小的失误就会导致整个数据的偏差,使施工无法正确进行。而使用GPS系统进行数据测量时,对测量精度有很大的提高。GPS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各目标点的位置进行测量,确定水准点的位置,其准确的数据对施工的正确进行有很大的帮助。

3.2在变形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变形监测工作指的是对桥梁、高层建筑、大坝等建筑设施的变形情况进行检测,防止因变形导致建筑物强度下降发生安全事故。由于这类大型建筑体积较大,在进行变形监测时,传统的测量方法往往费事还费力,监测效果还不是很理想。而采用GPS系统进行观测时,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一情况,例如在进行高层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时,可以在建筑上选取几个点进行观察,同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将观测到的信息传到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高效率的远程监控。

3.3GPS数据处理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由于图纸上的数据精准且复杂,工程项目也十分庞大。仅靠人力很难准确的完成各个部分的施工。而采用GPS技术时,通过信号接收器对数据信号进行集中、分类、筛选等处理,可以准确的确定正确的施工位置,减少了人力损耗,减少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加快了工程进行的速度,也提高了工程效率。GPS的接收机观测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同时其观测时间不断减少,使观测强度得到了降低。其观测质量受卫星分布与信号传输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观测点会受到当地地形环境的干扰,如树木密集对卫星信号的阻挡等因素都会影响观测质量。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对于周围环境的干扰,应该采用多次测量或者找最佳的测量地点等方法来降低误差,同时也要注意步话机等设备对卫星信号的影响。

四、提升GPS在房屋建筑工程测量中的效果

4.1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如果在房屋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势必会给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很容易出现测量误差现象的发生,想要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避免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发生失误。就需要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测量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在房屋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发生各种低级错误。同时还应该注意,测量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还应该随着实际环境状况的改变而进行不断地更新,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工作人员还应该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企业可以为这些工作人员定期组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活动,让他们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测量知识,与现代化测量工作更好地接轨,不断提升测量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4.2完善检验标准

房屋建筑工程的测量检验标准根据不同的工程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工程测量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的一个主要因素。想要有效改善这种局面,就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测量检验流程和检验标准。相关的测量人员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固定和流程来进行操作。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测量的时候,尽可能避免出现不同的技术人员测量出不同的结果。只有建立统一的测量检验标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比如云计算、物联网或者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等等,有效实现数据的同步传输,进一步实现信息的及时分享和全民监督,不断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测量在人们心中的可信度。

4.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房屋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缺陷,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我国测量技术设备比较落后,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其先进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引入一定的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比如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将RTK技术充分应用到工程测量过程中,在不需要划分控制点的情况下就可以很好地完成测量操作,而只需要对基准控制点进行设定就可以对地形点进行有效的测定,然后再利用专业的测图软件就可以很快显示出地形图。这种测量方法更加快捷、准确,更好地确保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也更好地避免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产生数据不准确现象的发生。

结论

总而言之,在房屋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应用GPS技术,不仅简化了分析方法,同时也有效缩减了勘测土地的步骤和流程,提高了测量精准度,大大缩减了测量过程的耗时,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测量质量,值得在我国测量工作中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德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J].价值工程,2016,35(15):146-148.

[2]钱肖肖,房凯凯,刘红翠.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6,36(02):88.

[3]颜昌平.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