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培养我们的语文趣味(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1

读诗,培养我们的语文趣味(二)

李秀英

江苏泗阳王集中学李秀英

可以说,生活产生着诗,诗源于生活。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在文艺作品发生的次序中,恐怕诗歌在先。远古时期人们的劳动方式是集体的,为了有一致的行动,从他们口中发出了有节奏的声音,也就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时人们抬木头发出的“杭育杭育”声,就是创作。可以说,这就是原始的诗歌。

青年是最喜爱诗歌的,“诗歌最主要受众和拥趸”是青年。可是,据报道,2011年第三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近日正式启动,而在来自全国的几十万篇来稿中竟然没有诗歌!

这一事实发人深省。论者认为,目前学校教育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高考和中考都不允许写诗歌,所以学校根本不会专门去教孩子们如何写诗、如何欣赏诗歌,学校的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爱好,“现在学校对诗歌显然是忽略了”。

忽略了诗歌教学的语文教育,实际上早已暴露出很多弊端,当前,学生学语文兴趣不高就是一个问题。下面,本文将举例引导读者去领略诗歌语言的精炼和韵律之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文趣味。

1.《三代》(臧克家)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埋葬。

诗歌从农民和泥土的关系者独特角度入手,把时间和空间加以极度的浓缩,从而把三代农民集中在一个画面里,既生动具体又高度概括地囊括了旧社会祖祖辈辈贫苦农民的悲惨命运,他们和泥土接下不解之缘,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生活老是如此单调狭窄,艰难困苦,这里寄予了诗人多么深广的感慨与同情!

全诗仅21个字,却写出了旧社会贫苦农民的命运,可说是一首言简意赅,概括深广的精炼之作。

2.贺敬之的《放声歌唱》:

五月—

麦浪。

八月—

海浪。

桃花—

南方。

雪花—

北方。……

我走遍了

我广大祖国的

每一个地方

呵,每一个地方

我的

每一个

故乡!

在这几行诗中,诗行之间有很大的跳跃性,由“五月”跳到“八月”,由“南方”跳到“北方”由“桃花”跳到“雪花”,由“麦浪”跳到“海浪”,诗人把一些在小说、散文等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字眼统统省掉,从而突出了一个又一个富有视觉形象的画面,看似零碎片段,但与下面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故乡”相呼应,收到了以少胜多,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这种诗行之间的跳跃性,是诗人特意建构的“空白”,这种语言的空白——艺术上的省略,是启发读者的有效手段,是使诗歌具有独特魅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诗歌的精炼在语言上的表现。

3.《死水》(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死水》一诗是闻一多追求诗歌“三美”的典范之作。这首诗节奏感极强(音乐美),每个诗行的音组数目都相等,它们都由四个音组构成,其中一个是三音节,其余三个是两音节,我们不妨看第一段: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长短不齐,变化没有规律的自由诗就没有这种特殊的音调和谐的效果了。

富有音律美的诗作还有很多,诸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戴望舒的《雨巷》,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等。当代诗人这样的的作品也有不少,如潘洗尘的诗,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