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温州市瓯江口新区人工岛可持续性生态绿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谈温州市瓯江口新区人工岛可持续性生态绿化设计

洪隽琰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200335

瓯江口新区处于东海与瓯江的交汇处,作为温州中心城市的主拓展区和沿海产业带核心区。根据温州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瓯江口新区将成为温州新一轮发展的主平台,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然而,瓯江口新区是沿海盐碱土吹填区,这样的区位特点影响了绿化植物的生长,从而进一步影响人工岛的可持续性生态绿化设计与景观效果。因此,瓯江口新区绿化设计应依据区位特点,筛取与配置适宜生长的绿化植物。同时也要兼顾立地条件的改善与完善,建造出形态多样、景色优美、层次鲜明,高郁密度的人工岛景观效果。

1.瓯江口新区人工岛的区位资源

瓯江口新区位于温州都市区东部,瓯江入海口处,与灵昆岛毗邻,北望七都港、乐清港,距离温州机场仅9公里,贯穿77省道,靠近滨海大道与沈海高速,交通联络较强。但吹填土土壤中盐分含量高,土壤质地差,原有植被种类少、数量少、生长弱,对项目的园林绿化施工建设造成很大的困难。

2.影响人工岛上植物生长的因素

2.1人工岛吹填土土壤盐渍化严重

瓯江口新区的土壤主要是由瓯江河区域内发育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滩涂围垦形成的陆地,主要以盐碱地为主。经测定区域内土壤pH7.63-8.62,含盐量10g/kg。属于中度到重度盐碱土。

2.2海水反渗严重

区域三面环江、一面临海,受海水浸泡,土壤孔隙度小以及地面标高关系,导致海水反渗,给区域土壤改良以及绿化植物栽植造成严重困难。

2.3海风肆虐,侵蚀绿化植物

瓯江口新区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四季分明,但海风较大,海风的侵袭,影响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该地区台风长发。

2.4淡水匮乏,维护成本高

瓯江口新区为人工岛,被海水环绕,因此岛内淡水资源极缺,淡水补充及储水困难,给绿化植物的浇灌带来很大困难,岛外引水成本较高。

3.人工岛绿化应采取的措施

根据人工岛立地条件,如何降低土壤盐碱、改良土壤、进行绿化种植,同时保证绿化植物的成活率,最终建成岛上稳定的生态绿化环境和理想景观效果,是可持续性生态绿化设计的难点,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整体绿化设计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3.1原土降盐降碱

瓯江口新区一期范围内景观工程建设,包括公园绿地71.2公顷,防护绿地164.2公顷,广场绿地3.3公顷,绿地总面积238.6公顷。原来土壤基础是吹填淤泥,其立地条件独特,因此,首要目标是将原土改良为较适宜绿化植物生长的土壤。

目前针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的技术方法有很多,通常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处理方法与水利工程设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技术较为成熟且效果明显,不做赘述。

3.2客土重点改良

针对绿地、树穴等绿化植物栽植区域采用客土加土壤调理剂重点改良的方法。选取土壤有机质、酸碱性及孔隙度等方面较好的客土,栽植时配合优质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生根液等肥料进行,创造一个光照、水?肥?气?热等条件适宜的植物生长微环境,保证绿化植物成活率,提升造景效率,较快达到期望绿化景观效果。

3.3建立防护林,减少海风侵袭

海风、海霎等外部作用对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很大影响。在人工岛设计之初对海岸防护林建造尤为重要,海岸防护林可最直接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海风及海霎的恶劣影响。选择抗盐碱能力强、根深叶茂、抗风效果好的乔木最为适合。

3.4完善岛内储水设施

针对岛内淡水资源匮乏的情况,最为有效且较岛外引水成本低的方法就是建设蓄水和储水设施,最大程度的收集雨水。当然这与瓯江口新区处于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分不开,人工岛区域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所以,适宜淡水储备作业,可以保证绿化植物需水时使用。

3.5整体生态绿化设计

整体生态绿化设计不可或缺,它需要依托区域的自然地形、人造地形结合绿化植物,塑造出不同层次且富有空间感的景观效果,达到理想的生态宜居环境。

4.小结

瓯江口人工岛的绿化景观设计将满足绿化景观多样性和整体群体性的效果特点。采用先进的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工程技术、成熟的绿化植物栽植技术,充分保证绿化植物成活率与植物多样性,塑造出人工岛可持续性生态绿化环境,实现从人工到自然生态的华丽转变。为滨海滩涂的综合开发和滨海城市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满足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