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模式设计与景观美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浅谈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模式设计与景观美学

云维林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4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的不断修建,我们对高速公路上的景观绿化设计月越来越关注,本文从景观美学角度出发,综合考量针对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原则,对景观美学的角度上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实际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从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与研究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模式设计与景观美学实现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的新的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美学

一、景观绿化模式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对于中央分隔带的绿化设计

对于车辆在夜间的驾驶来说,其对向灯产生的眩光是一个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引起行车事故,带来行车不变,对行车安全问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这也要求我们在中央分隔带的种植上采用防眩光种植。而这种种植的方法包括一些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种植的高度与距离以及司机的视线高度和大车灯的照射角度等等,对于种植的高度我们需要参考大小车司机视线高,防止产生过多的误差,种植高度过低起不到防眩作用,种植高度过高又会对司机视线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这是需要我们认真考量的。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和以往的种植高度的实践经验来参考,基本采用列植或绿篱栽植形式作为植物景观设计,其设计高度为1.6-1.7m。对于中央分隔带的绿化设计植物品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相关种植地的现状、气候条件、水文、地质地貌、以及植物自身的条件差别等等的综合考量,通过对植物的高低错落的变化,使其形成防眩光功能,更可以在防眩功能的同时,让人们得到满足感和惬意感,减缓人们开车的疲惫感。对于树种的选择要求所选择的树种具备耐寒性、抗旱性、抗污染、耐修剪等特点,其能够很好的适应恶劣天气的变化。对于植物的配置模式也是多种选择的,包括:插花式、混合搭配式、绿篱式等等,不同的模式会带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让人们的身心充满愉悦感,让景观的设计更有律动感,赋予中央分隔带的景观绿化也一定程度上的艺术性。

(二)对于边坡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的边坡绿化设计在整个景观设计中也是占有一定地位的,对于整个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我们加强和巩固边坡防护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其景观设计可以带来的美感,根据周围环境状况和相应的地理位置进行植物的配置工作,使其达到与自然想统一的配置效果。加强边坡景观的绿化设计,让其使与周围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景得到更近一步的融合,产生一定的景观美学上的效应。对于填方段绿化景观方面可分为低矮填方(近平视段,H≤2m)、低填方段(2<H≤5m)、高填方段(H>5m)。如果高速公路的周边环境相对较好,视野空阔,可收纳为高速景观,根据周围环境的特点进行具体的选择。对于高填方来说,边坡植物则具有防护的功能,对于边坡护坡植物的选择上,主要以根系比较发达、快速生长、抗旱的植物为主,在坡脚下为了景观点缀及对不良构筑物视线的遮挡,例如可栽植乔木。按照边坡坡高,挖方段分为高挖方段、低挖方段和低矮挖方段。根据边坡坡面岩性、工程防护措施及植被类型的不同特点,采取具体的措施,设计方面也要更加注重景观的四季性,完善其生态系统多样性。为了增加生态多样性和提升景观效果,可以适当在边坡上移栽开花色叶植物,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增强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三)对于高速公路两侧绿化设计

对于高速公路两侧绿化设计上,要注重因地制宜,最后才能使产生较好的整景观效果,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高速公路两侧绿化设计方面可以进行创新设计,体现设计的美感,打破以往只限于植树种草的规律。设计出一个全面的模式。景观绿化可根据路线长度、沿线环境以及主要控制节点位置对路线进行景观分段,每个段落根据当地乡土特色,选择一种主题树种,并与其他乔灌木进行搭配,形成鲜明的景观风格。利用这种段落特有的植物群落形成地域标志,更直观的帮助引导驾乘人员。

高速公路两侧绿化的景观设计方面也要体现降噪功能,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飞速发展,交通噪声的所带来影响与人们生活的矛盾也更加突出。噪声的出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发展成为广泛的社会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把公路两侧绿化放在景观美化上,还应考虑通过路侧绿化,降低汽车行驶噪声之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减少噪声的传播。

目前公路降噪措施主要包括:声屏障技术,降噪绿化林带。声屏障技术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噪音,由于其可采用拼装式,更是便于可拆换。但声屏障相对的缺点便是其造价也相对较高,在清洗和维护方面需要的花费也相对较多。同时声屏障设计可结合当地人文景观进行设置。

二、景观绿化模式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统一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要具有统一性.在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要考虑到高速公路全线的整体风格,沿途的生态特点和自然人文环境,确定设计基调与主题,最后统一进行设计。确保高速公路景观绿化项目建设完成后每个区域景观的风格,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都是统一的。

(二)美学模拟自然原则

在高速公路景观绿化项目设计时合理利用生态学与美学的结合原理,采用点、线、面相结合,合理设计景观斑块、沿线景观廊道、全线基质。因地制宜,因势导利,利用修、添、障、漏、敞、借等一系列造景手法,借助高速公路沿途的优美风景,完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带的生态环境,呈现良好的景观效果。

(三)以人为本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在设计之初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设计方案中融入人性化的细节。不单单将公路两侧绿化带的景观进行栽植为人们提供美观、自然、安全的公路景观,还通过艺术的深加工,融入当地的景观生态符号。让生活在高速公路周边的居民不再受噪音等因素的干扰,司乘人员享受大自然旅途中的快乐。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设计方案要兼顾高速公路周边环境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景观绿化时要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要考虑到当代人的利益,为后代人留下福祉,将生态景观建设进行到底。

结束语:我国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如何在设计之初就将艺术融入到实际建设中,需要景观绿化的设计人员多做思考与研究。深入每一处高速公路景观建设现场,仔细感知当地的人文条件、气候条件,将之与景观艺术融合,形成特有的高速公路文化,将树木、花草、山水融入到自然生态中。同时,我国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设计人员还要掌握绘画和造园艺术,提高艺术理论和艺术哲学,继承与发展民族的文化,传承高速公路绿化模式,并且与景观美学完全融合,将我国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做成世界的独特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常杨,高鸣晓.浅谈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模式设计与景观美学[J].北方交通,2014,(S2):80-83.

[2]吴浩,陈智寅,谭昌明.公路声屏障景观美学设计初探[J].西南公路,2012,(03):23-29.

[3]蒋丹群,徐艳.土地整治景观美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20(04):224-230.

[4]朱玲,詹姆斯•希契莫夫,胡振国,苏兰兰.辽宁省高速公路生态景观评价体系构建[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3):24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