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和谐幸福的自主学习型音乐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打造和谐幸福的自主学习型音乐课堂

刘怡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往固有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逐渐显露其弊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新的理念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更具有变通性、灵动性和创新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学习起来也显得更加地轻松。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新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关键词:新理念兴趣参与创造审美体验

海顿曾说过“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创建“生态”音乐课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并通过审美原则的实施,加强学生对生命的热爱,珍惜现在拥有的美好。

一、注重人文关怀,彰显智慧教育

音乐生态课堂应该洋溢着人文的光辉,教师应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首先是满足学生“好奇”“好学”的心理需求。用音乐内在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定向的认知活跃状态,以积极的姿态摄取新知。其次是满足学生“好动”“好玩”的需要,课堂教学应尽可能生活化、活动化、游戏化,在鲜活、生动的学习情境中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再次是满足学生“好胜”“成功”的心理需求,通过对学生学习的正面评价和积极引导,达到鼓舞士气,使其继续努力的效果,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最后是满足学生“依恋”“被爱”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的关怀、人格的尊重可以孕育出师生间良好的情感状态,唯有如此,课堂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得一种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觉。例如,我在上《动物说话》这一课时,我事先让学生做小动物的头饰,如小鸡、小鸭、小青蛙、小猫、小鸟等。还没有上课学生就已经戴上头饰,兴致很高。教室里很难安静下来。于是,我出示了一张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了过来,并进行引导:一个农场里养了许多的小动物,看!有几只可爱的小鸡向我们走来,它们正向我们问候呢!听(出示声音)谁能学一学。并激发学生用不同节奏来模仿小鸡的叫声。在牧场里,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把你们能想到的动物用你们特有的动作表现给大家,谁愿意为大家表演?(他们又戴上了各自的头饰纷纷举手要求表演)有的表演小猫;有的表演小鸟;有的表演青蛙……,最后我要求学生按照不同的角色完整地将整首歌曲表演一次。在学生愉快的模仿声、笑声中,很快地就把歌曲及一些简单的节奏学会了,并能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及其走路的样子。每个学生脸上的表情也是极富有童趣,可爱至极。

二、开启生活中的知识积累

课程标准下的音乐生态课堂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现实生活经验,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让学生体会到“我真能干”。

1、从“新”开启

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一味的照搬和灌输,会出现教师累的筋疲力尽,学生学得枯燥无味的现象,要避开这一个现象,就要想法、设法利用一切可以开发和利用的生活资源制造愉快的学习气氛。

2、以“乐”切入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节奏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乐感的重要环节。我们农村学生从小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我们教师要善于在生态环境中发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活感受中体验节奏。如教学切分节奏“X.X”,抓住学生的形象思维,找来一个小皮球,先在地上一下一拍的打,让他们感受XX均匀的拍球的节奏。第二遍老师演示用力拍一下,让小皮球自己跳一下,当球第二次落地弹回来的时候,马上把球接住。让学生仔细体会、体验老师拍球和接球的动作,引导学生总结时值长短的不同,然后引入到切节奏教学中。这样从熟悉的生态环境中找节奏,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的节奏概念很鲜明,就能够和谐、准确的把握节奏。

三、结合游戏,寓教于乐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使学生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再不至于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进入这种情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我在教四年级的《跳柴歌》一课时,用绳子当竹竿做游戏,既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又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歌曲。师:(跳绳进入课堂)请两位同学跟老师一起按照黑板上的节奏跳两遍(XXX0)。再请在座的同学把手放到腿上跟着老师一起拍。师:课外活动的时候经常看到同学们在跳绳,老师今天教你们另外一种跟着音乐的跳法。(播放《跳柴歌》)师:听音乐,跟老师一起来。上来四个同学,拿着你们的绳子,手这样拿住绳子。按照黑板上的节奏表演一下吧(XXX0)!剩下的同学手拍腿,一起来!看老师怎么从绳子上跳过的!请一个小组排队上来跳,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跳,感觉这个游戏既紧张又好玩。其他小组的同学也跃跃欲试,待所有的同学跳完,这首《跳柴歌》的旋律都会哼唱了,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首歌曲。

四、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在音乐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建立和追求共同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音乐潜能。我们开展的“花落谁家”、“比比哪组的红星多”、“评选最佳合作小组”、“最佳效果奖”等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经实践其具有较好的效果。

小学生的好胜心、荣誉感、表现欲特别强,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四年级的课堂上组织了各种形式的音乐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竞赛活动既有学生之间的较量,也有师生之间的挑战;既可以是男女生之间的比拼,也可以是各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些竞赛或以独唱、齐唱的形式进行,或以表演唱的形式开展;或者要求接口唱,或者要求编词唱。我记得开始时许多学生不敢唱,于是我就激励他们向我挑战,他们唱一首我就唱一首,于是那些胆小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鼓励下也能够当堂表演了。总之,教师要根据具体歌曲巧妙设计符合学生特征、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从心底喜爱唱歌,喜爱音乐。

曾听一位资深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教师的任务是使它开花结果”。音乐课堂要焕发其独有的生命力,就需要我们以教师的一片真诚引导学生步入音乐的世界。相信我们今天的努力定会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增添几分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朱则平,廖应文.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