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的临床效果

罗虹龚宇徐晓

罗虹龚宇徐晓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妇产科523320)

【摘要】目的: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足月妊娠产妇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观察组产妇给予低位水囊引产,对照组产妇给予催产素引产。对两组引产成功率、引产时间、总产程、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30%(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及总产程分别为(4.34±0.87)h、(6.14±0.79)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9±1.11)、(8.37±0.94)]h(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8.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0%(P<0.05);观察组新生儿窘迫和窒息发生率分别为5.21%、6.0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30%、13.04%](P<0.05)。结论: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引产,操作简单,引产成功率高,产程短,产妇和新生儿预后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低位水囊足月妊娠引产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156-02

足月妊娠产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这些产妇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能自行完成分娩,需给予其适当的引产。临床中传统的引产方法为给予产妇静滴催产素,这种引产方式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引产成功率并不高,且相关研究表明,催产素的使用增大了剖宫产率,并直接影响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1]。低位水囊引产,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引产方式,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引产足月妊娠产妇产妇应用愈发广泛。本研究采用低位水囊引产和催产素引产的对照研究,对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来本院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230例,年龄20~38岁,平均(26.27±2.29)岁,初产妇180例,经产妇50例。患者均符合水囊引产标准:妊娠在14~27周内要求终止妊娠;因某种疾病不宜继续妊娠者;产前诊断胎儿畸形。排除水囊引产术禁忌症者:各种全身疾病的急性期;子宫有瘢痕;生殖器官急性炎症;妊娠期间有反复阴道出血及前置胎盘、死胎或过期流产,对于晚期妊娠还包括重度妊高症、心脏病有心力衰竭、羊水过多和胎膜早破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产妇静滴0.5%催产素,开始滴速为每分钟9滴左右,后每隔20分钟调整一次滴速,直至产妇出现规律宫缩(10分钟出现2次持续时间超过半分钟的宫缩)后,维持该滴速。

观察组:常规消毒后,取产妇膀胱截石位,将引产水囊使用卵圆钳钳住后缓慢沿宫颈管侧壁置入宫颈内口上方位置处,将325mL左右生理盐水注入囊内后,适当牵引使之紧贴于宫颈内口,使用无菌纱布包裹外露的阴道导管后,置于阴道内。若产妇自然临产,水囊可自行脱出;若产妇未自然临产,在24小时内将水囊按相关操作规范取出。

引产成功后,根据产妇情况选择适当分娩方式完成分娩。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引产成功率、引产时间、总产程、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观察。引产成功:开始引产1天内产妇规律宫缩出现,宫口开大以及宫颈管展平;引产时间:开始引产至产妇规律宫缩出现的时间;总产程:产妇规律宫缩至分娩结束的时间;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剖宫产;新生儿情况主要观察新生儿窘迫和窒息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引产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引产成功110例产妇,成功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例,71.30%(P<0.05)。

2.2两组引产时间和总产程比较

观察组引产时间及总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引产时间和总产程比较(h,x-±s)

3讨论

催产素在临床引产足月妊娠产妇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研究结果表明,催产素引产成功率并不高,引产时间长,产妇及新生儿预后差,也有催产素引产后,产妇出现宫颈裂伤和产后出血的报道。催产素引产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为[2-3]:(1)应用催产素引产并不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2)不同产妇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大以及催产素浓度的高低均对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有较大影响,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效滴速调整较为困难,从而导致引产时间较长。(3)应用催产素静引产时多使用静滴的方式,产妇需较长时间卧床,心身易疲劳,导致多数产妇不能忍受。

低位水囊是临床中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其引产时主要是机械性的刺激产妇宫颈管,产妇的差异对引产的效果影响较小。低位水囊引产足月妊娠产妇时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引产时间,减少子宫收缩次数,减轻胎盘负荷,减少剖宫产的使用,使新生儿窘迫和窒息发生的风险大大降低。水囊引产更符合现代妇科医学所倡导的自然分娩,可使产程缩短,从而使因疲劳而引起的产妇宫缩乏力大大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4]。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产妇发生感染,等到孕末期产妇宫颈管有一定程度的变软、退缩后,将水囊置于产妇宫颈内口处即可[5]。

本研究中,应用低位水囊引产的观察组足月妊娠产妇与应用催产素引产的对照组比较,引产成功率更高(P<0.05),引产时间及总产程更短(P<0.05),剖宫产率、新生儿窘迫以及窒息发生率均较低(P<0.05),与上述结论相符,表明了低位水囊引产足月妊娠产妇的巨大优势。

综上所述,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引产,操作简单,引产成功率高,产程短,产妇和新生儿预后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冯君,陈雄,席晓薇,等.水囊压迫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早期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4,(04):672-673.

[2]徐建芳.低位小水囊用于晚期妊娠引产80例临床观察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187-188.

[3]许丽湖.低温低位小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35):7635-7636.

[4]梁素文,杨燕飞.维生素B1联合低位小水囊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11,32(02):110-111.

[5]张媛媛,左常婷,纪艳婷.地诺前列酮与低位水囊促宫颈成熟引产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9):2968-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