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工作若干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工作若干问题探讨

冯源

冯源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广东肇庆213200

摘要:自从国家海洋局颁布了海域相关管理法规和技术体系并且实施之后,海域的使用得到了有效的监管,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竣工海域验收测量时面积容易有误差、验收标准还比较不明晰、管理办法还有可完善的余地。本文就验收时测量面积容易有误差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的策略建议进行说明。

关键词:填海项目、海域、验收、测量

引言:

沿海地带的经济发展远强于内陆地带,但在高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滋生了关于用地问题的矛盾,很多地方提出填海造地的方案试图解决用地矛盾,国家海洋局相关机构对填海、围海等一系列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的情况进行严格管控,填海所使用的海域必须要达到环境监测的要求,填海项目工程对海域取得使用权之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验收填海项目的海域使用,竣工后必须做好验收测量工作,只有这些要求都达到标准了才可以换取土地使用证,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一、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现状

我国沿海城市海域资源被开发利用的速度越来越快,进入竣工验收步骤的填海项目也在逐渐增多,海域管理日趋精细化。但在竣工验收工作中其实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原因是竣工验收过程的实行时间较短,实施管理中规定不是特别明晰或者个别条例有点过时;还有填海竣工验收没有明确前提条件,比如“竣工”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概念规定,何种程度才能算竣工;加之填海是一项相当浩大的工程,很多时候难免要以分期的方式进行验收,关于分期验收也没有明晰的规定;从事验收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程度不一、素质也各有高低,对从业人员没有明确的资格认定,也没有提供定期的培训,这些都在无形中加大着竣工验收工作的难度。

二、竣工海域验收测量的总体要求

(一)测量的方法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是落实海域法的重要保证,也是海洋管理部门对填海造地活动进行海域使用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1]。测量必须严谨精确,填海项目验收的测量方法比较多:陆域RTK测量的方法、套绘断面法、平行线法等,如果是斜坡式、阶梯式结构的海域,则需要多进行一个步骤:即对填海区域近岸的水深进行测量。

(二)仪器的选择

测距仪、经纬仪、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是海域测量的主要仪器,由于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完成之后才可以换取土地使用证,所以测量的精度必须特别准,因此双频GPS接收机和RTKGPS这两个仪器也可以用于测量,并且是精确度最高的。

(三)测量精度的要求

有关测量的精度要求在《海籍调查规范》和《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中都有规定,一些方法和仪器会导致测量的精度不够精确,甚至导致后期验收的面积误差较大,相对而言RTKGPS、网络RTKGPS、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精确度会更高。

三、竣工海域验收测量的实施

(一)界定边界点

边界点的界定有以下几种情况:填海与陆地相接一边的边界点是批准界址线;已经通过了竣工验收的填海项目的界限是通过竣工验收的界址线;水中的界限是以填海工程围堰、堤坝基床、倾埋水下的回填物外缘线。最好是将填海项目中实际用海范围的主要拐点作为竣工验收测量的边界点,然后与批准的界址点对应起来,这样的界定会比较明确。然而施工现场的定位测量会受到多多少少的影响,所以套绘断面法和平行线法比较容易产生误差,针对这两种方法可以进行改进,比如利用侧扫声纳测量堤坝的水下部分,再根据声图上的反射图像,从而确定水下的界址点。

在界址点的测量时,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见证才有效,专业人员包括:测量人员、海域使用权代表人员以及验收组织的代表人员,缺一不可,然后由专业人员在测量好的坐标记录上确认并签字,由于竣工海域验收测量的过程是非常严肃正规的,需要以拍照或者录像的方式记录,保存下来由相关技术单位存档。以便今后填海项目竣工验收、规范海域使用事后监管行为提供参考和借鉴[2]。

(二)测量计算验收面积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验收测量旨在对实际填海的面积和海域使用权证所批的面积进行比对,看两个数据是否符合,这项面积验收将直接决定能否顺利拿到土地权证,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海域施工有其特殊性,测量误差比较难避免,所以有时候会导致竣工测量时的面积与实际填海的面积不符。目前被公认的海域验收面积测量公式是:实测面积=批复面积+超填面积-未填面积,所得出,超填面积是实际测量的界址线与原本批复的界址线这两个范围内所围起来的面积,这个公式里的几个指标都可能会对面积测量造成影响,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会导致竣工测量的面积误差:第一个原因,原本批的坐标系与竣工验收的坐标系有出入;前后两个阶段进行测量时对于数位的保留不一致,或者在四舍五入上有出入,导致对测量的精确度造成影响。第二个原因,填海项目的边缘都是弧形的,如果将界址点连成线,这样计算出来的面积是多边形的面积,而不是弧形的面积,这样最终的测量面积就肯定有了误差。如果填海项目中有斜坡结构,那么可以将界定设置为成陆范围,再将斜坡结构部分的用海方式转变为非透水构筑物,这样对斜坡结构的测量界定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四、填海项目验收管理规定策略建议

相关部门对填海竣工验收的相关规定应该更明晰和完整,各项小的问题都尽量面面俱到,明确项目合格的标准以及判定标准,在这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对土地方面的规定进行参考,毕竟两者之间有一部分的契合点,避免完工后不主动申请竣工验收而是被动等有关机构来竣工验收这种现象,比如超过一定时间不申请竣工验收的海域,有关部门有权将其海域使用权收回,可以有效的治理竣工验收管理过于随意的问题。

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填海项目竣工海域验收测量中的方法、仪器、精确度、面积、界限等问题,并提出了部分问题的解决策略。填海项目工程量非常大,影响也很大,所以相关机构对填海项目的加强管控很有必要,加强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为此项工作的实行、评审提供好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勇,陈良周.浅谈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技术方法[J].珠江水运,2018,No.463(15):59-60.

[2]李珊,王银霞,孙玉超.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界址与面积偏差分析——以广东省填海项目为例[J].海洋湖沼通报,2018,165(06):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