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赵承平

赵承平

青海智诚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发展中,地基勘查及处理技术非常重要。地基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是城市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本文阐明了地基勘察的主要内容,同时分析了地基勘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常用的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勘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地基勘察是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前的基础工作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探究施工区域的地基地质情况,收集相关参数及数据,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建筑工程地基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地基结构的建设质量可以达到预期的标准。尽管地基勘察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较为成熟的体系,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建筑物逐渐趋向于高层化发展,因而地基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建筑企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1建筑工程地基勘察的重要性

地基勘察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够为工程项目提供相关的建筑参数和真实可靠的数据,提高施工的效率以及工程的质量,对维护施工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地基勘察过程中,勘察数据的真实性、实用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费的不足,勘察经费不足会导致勘察数据的真实性、实用性大打折扣,导致建筑工程前期的项目设计和项目设计实际情况不符,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或者完工后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维护,不利于建筑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2地基勘察内容及要求

建筑工程得到立项以后,在正式进行施工建设前,需要对其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质进行勘察,实施全面详细的地基勘察,其目的在于准确掌握建筑工程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地基分布情况,为进行地基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如果早期的地基勘察不到位或者勘察结果不准确,就会导致后续的地基建设、建筑施工等环节发生严重问题,导致建筑整体施工质量难以达到预期,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地形地质环境和地基性质会影响到建筑施工效果,建筑规模和类型也会对当地地形地质产生影响,因此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做好相关准备,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

针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勘察,其目的在于准确掌握对应位置的地形地质条件,并结合建筑规模和类型分析当地地形地质、地基环境是否符合具体的建筑施工条件,从而有效保证建筑施工的可行性,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性。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勘察,不仅要充分掌握当地特有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地基分布情况,还要结合当地整体环境和各方面条件、建筑规模和类型,分析影响到建筑工程有效施工的各方面因素,分析相关不良因素对建筑施工效果可能带来的危害,并结合早期建筑设计施工阶段对其进行针对性解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按照相关原则采取对应措施,对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进行针对性改进,从而达到有效确保建筑施工整体性效果和质量的目的,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和后续使用安全性。

3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地基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操作不规范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人力进行,常常会出现勘察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主要是因部分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容易耽误工期。操作不当主要体现在:勘察的地形各不相同,所处环境也有所差异,对于勘测的准确性无法进行完全的保障;在勘察的过程中,勘察人员会根据前期的设计对于重点地区进行勘察,对于非重点的区域不能给予同样的重视,容易引起问题的产生。

为实现对岩土勘察行业的约束及规范,政府需要成立相关监管部门,出台管理政策,对各个岩土勘察企业进行有序的管控。其次,政府部门需要逐步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对于从业企业的资质审核,不达标的企业不得从事与岩土勘察相关的各项工作。

3.2勘察单位与设计单位缺乏沟通

从本质来看,通过地基勘察工作所获取的数据是进行地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而勘察单位及设计单位双方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则至关重要。在实际当中,两个单位之间的沟通深度不足,往往通过勘察报告进行交流。在对设计意图和初衷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勘察单位只能采取具有普适性的勘察模式去开展工作,针对性不强,甚至会出现个别重要参数缺失的现象。而从设计单位的角度来看,设计人员过于依赖勘察数据,并未真正去分析施工现场的地基条件,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筑企业需要促成二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让设计人员走入到施工现场,去分析自己所需的基础数据,鼓励设计人员向勘察单位提出数据需求,从而达到提高勘察质量,保证设计数据完善性的根本目的。

4地基处理技术

4.1砂石桩法

此方法的原理就是运用砂石桩体替代不良土层,以加大荷载能力。砂石桩法不仅能够提升地基的密实度,同时也增大了地基的抗剪力强度。因此,这种方法在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中经常用到,其组成材料主要为大量的砂土、杂土等。利用该种方法使用于软土地基时,需要对此区块进行前期预压操作,将土层中的水分排出部分后,再用砂石等混合材料对地基进行打桩操作。

4.2添加剂法

添加剂法主要适用于过软的土质,由于土质本身过软,无法承载大型的机械设备,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建筑作业,因此要加强土质的硬度,提高泥土的可塑性,适当进行添加剂的填充,能够保障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置,以及顺利进行建筑施工,保障其建筑的高度,添加剂法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改善土质硬度一种常用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过程的安全。

4.3排水法

针对建筑工程地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积水问题,需要及时将地基内部的水分排出,避免地基长期受到水分侵蚀,影响到其整体稳定性和牢固性,影响到其承载力和使用效果。在具体的养护环节。可以结合地基实际情况按照预定的间距实施打孔,在其中注入具有良好渗透性的砂石材料,并在对应位置安排具有良好排水性能的材料,从而促使地基的沉降时间提前,及时排出其中的积水,进而有效加强地基的稳定性,确保地基整体使用效果。

4.4强夯法

强夯法就是利用重物对土层进行强力的击打,使土层牢固且平整,此方法能明显提升地面的承载力。该方法的优点明显:地基的硬化速度快,且大大提高原地土的抗液化和抗震能力,故在施工中普遍使用。但强夯法也有着非常明显的缺点,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噪声和振动,因此不适合在居民区及其附近区域使用。在夯实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顺序逐层进行夯实操作。

4.5高压喷射注浆

在应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时,首先需要在施工区域进行钻孔处理,随后在孔洞上方安装高压喷射设备,并将注浆管放置特定的土层深度当中。高压注浆设备可以将预先调制好的浆液推至注浆管当中,浆液则会通过喷嘴进入土层内部,且对土层原有的结构进行破坏,并与原有的土体进行混合。当浆液凝固之后,浆液与原有土体的混合物会形成全新的复合地基。这种地基处理技术一般适用于具有大面积软土层的区域,且施工成本低廉,技术要求较低,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结语

地基勘察也为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提供有力数据依据,保障地基处理方案制订的合理性。因此,想要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就要做好地基勘察和地基处理工作,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和勘察工具,保证工程质量合格,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红暴,沈智文.地基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17):305-306.

[2]晏务强.浅析地基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4):257.

[3]王博.浅析城市高层建筑地基工程勘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7(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