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健康教育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麦俭婷胡佩玲麦健云

麦俭婷胡佩玲麦健云(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511400)

【摘要】目的了解肝癌患者对介入治疗的状况,所接受到的护理健康教育和指导的状况。方法通过对139例肝癌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包括入院后、治疗前、治疗后、出院前)分别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系统的健康教育,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的心理状态以及配合治疗的健康知识。结果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比较,患者焦虑和恐惧症状明显减轻,焦虑症状下降88-100%,恐惧症状下降92-100%,治疗信心增加3倍,配合治疗有效率增加35%。结论因肝癌患者对介入治疗方面知识缺乏,护士在肝癌介入治疗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有效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

【关键词】健康教育肝癌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013-01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绝大部分的患者都为非手术治疗,其中经动脉的栓塞治疗合并动脉内化疗已成为普遍接受的治疗方法[1]。相当部分患者不能进行手术治疗而只能选择介入治疗,这对患者以及家属身心造成极大的创伤,使他们产生严重的精神障碍和恐惧心理,临床对其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对139例肝癌患者住院期间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139例患者中男性120例,女性19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5.5岁,均由血管造影、CT、AFP确诊为肝癌。全部病例完善各项检查后行肝动脉插管局部化疗药物灌注+栓塞治疗(介入治疗)。

2.健康教育内容

2.1入院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热情接待并向其介绍病区环境、物资保管、饮食情况、住院规章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等,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并积极配合进一步检查。善于运用病人遵医动机驱力的特点,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帮助患者建立有利于健康的遵医行为。

2.2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文化水平、心理状态以及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工作,并安慰家属,让患者家属克服悲观情绪、了解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列举一些治疗效果良好的例子或者让患者观看治疗肿瘤缩小稳定的CT片,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及充分的休息,护士应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对那些还没知道自己患了肝癌患者,应适当执行医疗保护,暂时隐瞒病情。

2.3治疗的健康宣教以口述为主,举例说明,文字图册阅读为辅,向患者讲解术前各项检查和准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介入治疗的目的、治疗方法和主要的操作步骤、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指导患者采用舒适的体位,放松心情,以减轻疼痛和胃肠道不适;告知患者治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如可能会出现碘油返流引起呃逆、胃粘膜损伤;化疗药物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脱发等;指导患者治疗后应卧床休息,术侧肢体伸直制动6-8小时,如要变动体位或咳嗽、恶心呕吐时应及时用手按压穿刺点,以防穿刺点出血[3]。术后容易导致尿潴留,护士应指导患者术后适量多喝水,以利于排尿,并注意保暖。

2.4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清淡、高蛋白、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瘦肉、鱼、豆制品、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油炸、辛辣食品等,并尽量照顾患者个人的饮食习惯与喜好,嘱患者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引起呕吐或腹胀。

2.5出院指导在出院前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交待介入治疗的结果,让患者和家属了解肝癌介入治疗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次能治愈的,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回院复诊的重要性,说明每次介入治疗的间隔时间、回院复查时间,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饮食调节,加强营养,戒烟、酒,适当锻炼身体,避免劳累,预防感冒,不断强化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3.评价方法

确定患者治疗方案后,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及实施健康教育后发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焦虑、恐惧、治疗信心、自我保健知识等。调查结果详见表1。

表1健康教育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项目n焦虑恐惧治疗信心治疗配合

轻中重轻中重无有不配合配合

教育前1394526162513729193542

教育后13916302007761365

有效率%648810092100100763006335

4.数据统计

经统计,大多数患者入院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感,对治疗的信心不足,不了解治疗方法,不知道如何配合治疗,经健康教育后焦虑和恐惧感消除或减轻,初步了解介入治疗的方法及如何配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对介入治疗充满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出院后能按时回院复查。

5.讨论

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4]。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疾病,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同时护士经常深入病房,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及家属进行个性化宣教,加强了医、护、患、家属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患者对介入治疗的信心,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这要求护士不仅要有丰富扎实的医疗护理知识,还需要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知识,掌握较好的沟通技巧,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的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建勇,陈伟.介入放射学临床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3.

[2]杨凯平.肝癌患者健康教育及术后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00,8(7):39.

[3]姚美霞,钟华,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卧床体位及卧床时间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4,3(5):13.

[4]李曼琼,罗艳华.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