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发展现状及要点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发展现状及要点措施探究

韦正锋

身份证号码:452728197910201816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公路管理所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支撑国家经济的基础结构,决定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只有统筹规划、严密组织、科学管理,才能使工程项目建设优质、高速、低耗地完成,才能使承接的工程项目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社会效益。笔者在此对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一些要点措施做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公路;施工管理;现状;质量

一、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我国的公路施工管理,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虽然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管理水平仍然不高,管理效率不够理想。公路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发生,施工工期拖延现象普遍,尤其是是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不但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事故无一例外的都是与施工管理有着密切关系,都是因为施工管理不善而造成的。

1、建设工程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他在管理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多样性功能造成工程产品种类不同,使用功能相同、工程类型相同,但在不同的区域建造,也因建设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情况。

2、公路建设流动性较大,提高了公路管理的难度,因为公路建设项目没有相对固定的生活场所,项目人员在一年内或者几年内就要跨地区甚至跨省区进行作业,项目流动性大给员工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与困难,同时公路项目通常都是在乡村僻野进行,员工生活比较单调和枯躁,工作积极性很难被调动,不易于提高施工效益。

二、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和经济。这要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及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出来,从大入小,由面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长及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洞悉具体的施工工艺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了然于心,做好各方面突发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以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技术交底,可以使施工技术工人,工长熟悉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材料特性,共同提高技术操作、施工水平,进而保证施工质量,再者,从技术角度出发,施工质量问题是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仅仅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出严格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而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质检手段都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所以,必须做好技术储备,针对每一工序、每一施工工艺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质量验收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

三、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

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知识,采用因果分析图、鱼刺图等方法,对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确定质量控制的措施和目标,使工程质量控制有的放矢,达到事前预防、事中严格控制,扭转事后检测达不到标准的被动局面,提高工程质量控制的水平和效率。

2、项目开工前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认真做好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各项工程的质量目标在各个单项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要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并且明确质量目标。通过认真细致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明确设计意图,明确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及操作细则,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使各项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落实到最基层的全体施工人员身上,为开展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在工程施工前,召开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然后交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四、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1、技术管理工作概述

技术管理是指一个施工企业对生产技术工作的一系列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目标所采取的必要手段。技术管理在施工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衡量一个项目的质量好坏,主要看该企业在施工管理中技术管理工作落实的怎么样。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就能对预期的施工目标起到保障作用。否则,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我们在实际施工过程,只有将技术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具体活动的可操作性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做好技术管理工作,首先要尊重科学,按照科学的要求去办事;其次我们所做的技术管理工作要符合经济节约的基本原则,我们对一个工程要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对重要的施工部位要进行多方比较,这在我们施工过程中尤为明显。

2、基础工作

在一项工程开工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从技术负责人为首的,自上而下实行技术业务统一的领导和分级管理的一个系统,并根据需要设立各级技术管理的职能机构和职能人员,各级职能机构都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并建立各级责任制。总之只有健全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才能把整个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从而做到技术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根据在施工过程中通常开展的技术活动,在施工准备阶段所做的技术准备工作是为了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从而保证施工任务得以顺利进行,它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基本任务是了解和分析建设工程特点、进度、要求、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及时地从技术、物质、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为下程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使施工连续均衡地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使工程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工程成本。

五、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期

目前,国内有许多公路工程从设计、施工到监督管理,基本上是一条龙运营,基本上也是由一个主管部门进行管理,缺乏竞争和制约的机制。从规范建筑市场来讲,施工应当避免一条龙的运营,分别进行公路施工的招标投标。公路工程施工前要按照施工能力并结合工程量的大小编制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以此确定工程的竣工时间。

六、切实保障安全生产

现场施工,一定将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利用好;安全操作执行好;隐患及时处理好。施工安全的问题,主要还有关于防火、禁止乱搭接电线、脚手架搭设等。防火要有制度、用火、放炮要有审批手续,并且要有专人专责,坚持岗位责任制,保证防火用具要齐全。现场施工安全要得以保证,就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日日抓,天天讲,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对于季节性施工管理,一定做到三有、四标准、三落实。三有即是:冬、雨期施工有措施;有检查;有记录。四标准是:混凝土、砌砖、抹灰和油漆粉刷四项工程,必须达到冬雨期施工质量标准。三落实即:冬、雨期施工物资落实;设备落实;条件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