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不健康心理表现及引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中学生不健康心理表现及引导

张学新

张学新

(内蒙古赤峰市阿旗天山第四中学025550)

【摘要】目的:中学生的确切定义指的是接受中等教育的学生,年龄一般为11-19岁左右,由初中生和高中生组成。在人的一生里,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对平衡的,但是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有一个特殊的阶段—中学生阶段。学生一旦进入到中学生阶段,在生理方面发育是非常迅速,但在心理方面却是相当缓慢,并且也是一个容易进入误区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处于一个不饱和状态,两者不能达到平衡,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了。我们要用正确的引导带着中学生走向健康。

【关键词】中学生不健康心理表现正确引导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390-01

1中学生不健康心理表现

我校是旗内第一所合乡并镇的初级中学,学生来自乌拉哈达乡、荞麦塔拉乡、先峰乡、绍根镇及部分旗直学生,共有学生二千余人,年龄在11——16岁之间,绝大多数为寄宿学生。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叛逆心理

在《师说》中有“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是被学生所爱戴和敬仰的,可如今学生不仅在背地里胡乱诽谤老师,更嚣张的是在课堂上公然顶撞老师。还有的学生老师让他去打扫分担区卫生,当老师去检查时,发现比原来还脏,问他,他说:“不关他的事,是别人破坏的。”事实却是他非但没打扫,反而自己搞的破坏,之后,还处处跟老师作对。针对这些事,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心里根本没把老师放在心上。别人越让他干什么,他越不干,就算干也是与我们所预期的结果相反,这就是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典型表现之一。

1.2错误的恋爱观

在中学生发育阶段,学生的第二特征慢慢表现出来,关于性方面的知识懂得是越来越多,对于异性充满了好奇。但同时,许多学生利用这种对异性的好奇心,进行感情方面的玩弄,一名学生在对一位异性表白的时候,同时也向其他女生告白,还骗取他人钱财。这该是一名中学生做的吗?由于没有责任意识,中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做,不想后果,做出一些危害他人利益的事,把他人玩于鼓掌之中。

1.3以自我为中心

90后的大部分家庭已经是一个孩子,更不用说00后的。独生子女在家是宝,不仅父母惯着,家里的老人更是溺爱,这样导致孩子在进入学校以后,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当进入学校大家庭以后,每个孩子在家里都是宝,不懂得迁就别人,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画一个圆,彼此之间相交的地方为零。即使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也并没有让孩子的心理走上正途。他们坐在一起讨论的不是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怎么报答父母,而是说父母偏心,等以后怎样分配家产等。这些现象表明,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满脑子都是金钱,地位。导致许多中学生孤僻、自私、抑郁等心理问题。

2中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引导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现象,就得先了解其原因。

2.1原因

1.自身身心发育不健全。现如今,科技发展迅速,对中学生诱惑力大,中学生自控力低,没能把时间用在正确的地方来陶冶情操,反而沉迷于暴力的网络游戏,摧残身心发展。2.家庭因素。父母外出打工或离异,乡镇学生大都是留守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数是让老人带着。老人溺爱孩子,除了能满足孩子的吃、喝、穿以外,却不能给孩子心理上正确的引导。加上家长望子成龙,孩子压力也很大。3.学校因素。繁重的学业压力和有限的空间让学生每天都跟书本度过,走不到大自然中。久而久之,学生出现厌学心里。4.社会因素。各种不健康的刊物影视作品、林立的网吧,还有拜金主义的复出,给相对纯洁的学生心理造成很大伤害。

2.2具体办法

正确引导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对于学生自身,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的自控力,抵制不良风气,独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走进大自然和书的海洋,以此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多与他人交流沟通,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与帮助他人。对于家庭,父母应该有危机意识,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不能放任孩子,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做好指路明灯。平时,多带孩子看一些有益的电影、报刊、电视剧,以身作则,引领孩子走向健康。对于学校方面,学校应该开展心理健康这门课程,制定一些计划,让学生走出自我,走进社会,走向他人。多开展一些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还要培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早点接触责任,让彼此多一份理解。对于社会,社会应加大力度打击不良刊物、影视作品等黄色暴力东西,建立和谐美好的环境,给中学生提供一片蔚蓝的天空,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保障。让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中学生将是未来世界的主宰者,他们正处于一个从不成熟阶段走向成熟阶段,正确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如果心理不健康,未来的世界可想而知。所以,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赵凌燕《中学生应付方式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张小伟《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对策》2009年09期

[3]李晋楠《体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2012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