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匹配护理干预模式在血液透析病人内瘘护理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分阶段匹配护理干预模式在血液透析病人内瘘护理中的运用

夏成辉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重庆402560)

【摘要】目的:研讨血液透析病人内瘘护理工作中实行分阶段匹配护理干预模式的具体效果。方法:以本院接收的血液透析病人87例为对象,依照盲选法将上述病人划分成试验组(45例)、参照组(42例),试验组向病人开展分阶段匹配护理干预,参照组则予以常规的护理服务,评估且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实践效果。结果:试验组病人的并发症出现率和自护能力评分情况都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病人内瘘护理实行分阶段匹配护理模式,能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有助提升病人内瘘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血液透析;内瘘;分阶段匹配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257-01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其以构建可靠、稳妥的动静脉内瘘通路为开展治疗的基本前提。针对血液透析病人施行科学化、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有助提升内瘘护理的总体质量[1]。此文以本院接收的血液透析病人87例为对象,并采用分组评估的方法探索血液透析内瘘护理中实行分阶段匹配护理干预模式的实际效果,现作以下汇报。

1.对象、方法

1.1对象

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住院并施行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的病人87例为对象,所选病人都符合临床血液透析的有关指征,需予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剔除存在认知障碍、严重并发症及非自愿参与此次调研活动的病人;包含男性36例,女性51例;年龄在24~72岁,中位年龄(53.8±11.09)岁;住院时间(24.1±2.12)天;依照盲选法将上述病人划分成试验组(45例)、参照组(42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对照没有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工作涉及:实时监控病人各项体征,评估病情进展状况,做好基本监护工作,进行常规的健康知识教育等。

试验组开展分阶段匹配护理干预,操作见下:(1)第一阶段以术前准备、详细讲解动静脉内瘘和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等为主。这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是让病人全面掌握自身疾病、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等的具体知识,消除其存在的负面心理,为后期治疗做好思想准备。同时,注重保护病人术侧肢体血管、皮肤,避免对动静脉实施穿刺。(2)第二阶段通常指术后护理阶段,该阶段护士需引导病人平卧7~24小时,不可对术肢进行输血、抽血或测血压,注意按时予以抗生素及抗凝药物;嘱咐病人尽量不要过度使用术肢,在术肢手背、指缝等部位涂用喜辽妥,每日涂抹2次;定时检查内瘘是否通畅;监测病人心律、呼吸及有关体征的实时变化,观察有无胸闷、心悸等现象,并查看术肢有无血肿、瘀斑等问题出现,手指有无麻木、冰冷、疼痛等缺血性相关表征。(3)第三阶段重点指导病人开展功能锻炼,手术后11~15天可引导病人进行术肢锻炼,包括反复性交替握拳和松拳、挤压握力球等活动,强度由小逐渐增大,促使血管渐渐扩张并增加静脉管壁厚度。(4)第四阶段以出院前健康指导工作为主,针对每例病人的病情状况开展保护内瘘的知识教育,嘱咐病人遵医服用药物,同时教授一些内瘘异常自主初步处理方法,以提升其自护行为能力,告知出院后的重要注意事项,嘱咐其定期复查病情。

1.3评价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病人并发症(栓塞、感染、内瘘阻塞或狭窄、水肿等)的出现率。以我院自制的血液透析内瘘自主护理情况评价量表,对病人各方面自护能力及行为展开评估,各个项目满分是30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护能力越良好。

1.4数据处理

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使用SPSS22.0软件予以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表达为(x-±s),数据比对经t检测;计数数据表达为(n/%),数据对比经χ2检测;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2.结果

试验组病人各种并发症的出现率是8.89%(4/45);参照组的是47.62%(20/42)。试验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病人自护能力评分记于表1,试验组病人自护能力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内瘘护理工作中施行分阶段匹配护理的模式,能够显著提升病人对血液透析及内瘘护理知识的认知度,帮助其增强自我监测、自主护理的意识,以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并确保透析治疗的总体疗效。该次调研活动将内瘘护理分成四个阶段,即术前准备阶段、术后护理阶段、功能锻炼引导阶段及出院指导阶段,使病人深入了解内瘘护理的重要性,同时注重指导病人遵医用药、科学开展功能锻炼、学会自我监测及一些必要的自护技能,进而促使病人构建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以提高内瘘自我护理的规范性、有效性及安全性[2]。

此调研中,经分阶段匹配护理的试验组病人并发症出现率和自护能力评分情况都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由此可知,对血液透析病人内瘘护理实行分阶段匹配护理模式,既能降低各种并发症出现率,又可提升病人内瘘自我护理能力,运用效果较理想。

【参考文献】

[1]潘军翠.长期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8,16(07):803-805.

[2]任珊.护理干预对血透肾内科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7):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