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浅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

周日新

广东梅州市五华县华新中学周日新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下足工夫。

一、热爱、尊重、相信、了解学生

它们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心灵的体现,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条件。作为一个良师,首先我们要热爱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并从中得到快乐;其次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好学生,而且善于和学生相处,了解他们。学生的点滴进步,他都会感到高兴,都会感受到老师的爱,这样会促使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因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要教好学生,就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离开了学生就感到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例如,2006年下期,我班的学生李东权,在初一时我就开始教他的语文,当时他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上了初二,我采用谈话、家访、电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他,从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热爱他,尊重他的人格,大胆地相信他,发现优点表扬他,多跟他交往,这样使他对学习产生了兴趣,经过他一年的努力,终于把学习成绩赶到班里前几名。因此对学生全面负责,负责到底。这既是为师者的高尚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为师者的基本素质之一。

二、正确对待各类学生,对他们一视同仁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溺爱、偏爱,也不能投其所好。我们应该从祖国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新一代建设“四化”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做到,一是爱自己所教的全体学生,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应一视同仁,都把他们看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教师喜欢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是容易理解的,但问题就是对那些学习差,表现不好,甚至调皮捣蛋的学生,在教师心中没有留下位置,认为他们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对他们置之不理,睁只眼闭只眼,或是不顾场合批评指责,造成严重的逆反心理。后进生的形成,尽管原因很多,问题复杂。但对待他们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就是热爱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求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独立自主的能力,奋发向上的精神,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促使他们的转化,使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创造条件。2008年下期,我所教的班级学生戴汉福,他在初一、二时,上课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甚至与学生打架等。当接到他后,我首先了解他的家庭情况,然后分析他会变成这样的原因,从而暗中跟踪他的行踪,再次经常找他谈心,帮助他解决他的各种困难,要求他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样就使他在开学两个星期后,改变了以前的各种不良习惯,变成上课专心起来,老师布置的各项工作认真负责。他经过初三的一年努力,在中考中考到了五华县琴江中学。二是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德育不好要出危险品,智育不好出次品,身体不好出废品。只有关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四化”建设人才。

三、乐于奉献,对人无所求

教师的事业,平凡而伟大。人们把教师比作蜡烛,照亮别人燃烧了自己;人们把教师比作蜜蜂,不辞劳苦采花酿蜜;人们把教师比作船夫,把一批批的学生运送到四面八方,自己却依然留在渡口;人们把教师比作基石、人梯,甘当高楼大厦的垫基石,让学生踏着自己的双肩向上攀登。教师的精神更多还反映在“为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愿“青出于蓝胜于蓝”,“甘为春蚕吐丝缕,愿如秋月照人寰”,教师总是希望自己有所前进,有所作为,有所创新,能培养出比自己高明的学生,这正是教师最大的收获。

四、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为人师表十分重要,它包括了教师的德与才。“为师”要有知识,为“表”要有美德,学生的道德要靠老师的师德来感染。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正,不令不行”只有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应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无故不缺课,老师上课绝不能迟到,无特殊原因不请假;要求学生诚实,老师应该做到言而有信,不说大话、空话;要求学生热爱劳动,在劳动课时,老师就不能袖手旁观,指手划脚。我班一次在清理足球场,面对那么脏,并且有大石块要搬迁,李文锋同学一听劳动任务就说三道四,被我当场制止住了。劳动时,他站在旁边闲着,我先主动搬动大石块,干得很卖劲。同学们也干得热火朝天,最后他也改变了刚才的举动,脱下外套,放下书包,跟同学们一起把劳动任务完成了。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教师就应该举止端庄、谈吐文雅,衣着整洁;要求学生遵纪守法,教师就应该遵守法纪,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否则,教师在学生面前就会失去威信,总而言之,作为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

五、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正面影响学生

教师的性格,不仅影响本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师生关系,甚至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的建设,很大程度取决于班主任的素质。教师的理想性格应该是坚强而不固执,活泼而不轻浮;沉着而不寡断,热情而不粗鲁;忍让而不软弱,谨慎而不拘谨;自信而不自负。学生对老师的最大反感是教师讨厌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动不动就责骂学生,甚至讽刺挖苦学生,对人有偏见,对待学生不公正,这就证明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教师失去自控能力的表现主要有:一是好心不得好报,费尽心血教育学生,反遭学生谩骂和侮辱;二是学生经过多次教育而无效果,导致心烦意乱,有时会大发雷霆;三是自己心情不好,把火发到学生身上。这样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存在逆反心理,破坏了师生的关系。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作为教师都不应该随便对学生发火,应该保持正常的心理,这就是教师要有较高的自控力和忍耐力,多从正面去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