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体会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健康教育的体会与实践

邹翠琴

邹翠琴(湖北省竹溪县人民医院442300)

【摘要】健康教育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中显得越来越为重要,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医务人员密切相关;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与意义、注重语言技巧、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进行健康教育等是保证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健康教育体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235-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因健康知识的缺乏、不良生活方式、工作压力过大等诸多因素而引发的慢性疾病不断上升,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等,这些疾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做好健康教育、医院为防止和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对健康教育既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做好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方法也存在不足。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对如何做好健康教育积累了一定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医务人员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基础

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健康知识的缺乏有着直接的联系,医院既是治病救人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健康宣教的大舞台;若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医务人员自己在对这一工作的认识上要到位:1、在医院实施健康教育既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义务,也是向大众普及健康知识的良好机会;2、做好健康教育对普及大众健康知识、消除疾病的致病因素,改变人们健康知识缺乏的现象有着积极和重要的意义,当人们具备了足够的健康知识,才能够主动地去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致病因素;3、健康教育不仅仅在疾病预防方面具有必要性,同时也与疾病的治疗、康复密切相关;因此,在住院病人中,实施健康教育应该贯穿于病人入院、出院的全过程。

二、实施健康教育要注重语言技巧

1、接受健康教育的对象存在着文化层次、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别,所以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语言和方式来进行;2、进行健康教育应注重语言技巧,克服单纯“说教”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消除不良生活方式有利,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使人们重视和提高疾病预防知识、了解消除对身体有害的不良生活方式和因素;只有使人们真正认识和掌握了健康知识才能够从主观上去重视健康、重视疾病的预防;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必须重视语言技巧。

三、进行健康教育应做到形式多样化

进行健康教育一是可以采取健康集中讲座的形式即,将接受健康教育的对象集中在一起,向他们进行健康知识讲座,这种方法节省时间、简单可行;二是利用橱窗、墙报、宣传栏等形式,将健康知识进行公示,让群众自己去阅读,这种方法需要接受健康教育的对象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人理解能力;三是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健康知识宣传,这种方法具有教育面广、覆盖率高的优点,能够起到社会宣传的目的,对促进全社会人群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二是根据疾病病种的不同在院内对住院病人逐个进行针对性地健康宣教,使他们对自己的疾病及其治疗、预防知识,生活、饮食、用药、康复锻炼等多方面的知识有所掌握,从而加快疾病的康复。

四、医务人员要将“健康教育”当作一项社会责任

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普及健康知识任重道远。而这项工程必须由医务人员来承担;所以,广大医务人员要站在很高的角度去认识健康教育,并树立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