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及药熨加照射治疗肝硬化患者的护理

/ 2

中药内服及药熨加照射治疗肝硬化患者的护理

仲其艳

仲其艳

(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用中药口服及药熨加肝病治疗仪照射治疗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1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口服加药熨从而内外兼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治疗缓解恢复的疗效及护理。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疗效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对肝硬化患者疾病缓解控制恢复预防并发症等方面,效果好,患者易接受,无反应,值得临床借鉴运用。

【关键词】肝硬化;中药内服;药熨;治疗仪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1-0257-02

肝硬化腹水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此病病程长,易反复,久治不愈,预后差等特点。据临床表现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但是本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药内外兼治等综合治疗,能很好缓解患者的主观感受,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据临床应用,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现报到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到1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患者100例,均符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在27岁-71岁之间,平均49.7岁。按照住院号或患者要求(有的患者因经济原因或拒绝使用中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即予保肝降酶退黄,补充维生素电解质体液,改善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联合施以中药肝区药熨治疗。具体如下。

1.2.1中药观察组:可选取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2次口服。据患者病情辩证症属把药方加减。(组成:茵陈30.0g,猪苓15.0g,茯苓15.0g,泽泻15.0g,泽兰15.0g,党参20.0g,白术(炒)20.0g,枳壳(炒)15.0g,鳖甲(醋)30.0g,牡蛎30.0g,当归10.0g,车前子(盐)30.0g,陈皮15.0g,金钱草30.0g,郁金15.0g,香附(制)20.0g,麦芽(炒)20.0g)。

1.2.2药熨肝区穴位中药方剂也要根据患者辩证症属情况加减。(组成:茵陈30.0g,党参20.0g,牡蛎30.0g,鳖甲(醋)30.0g,重楼15.0g,石见穿30.0g,川芎15.0g,当归(炒)10.0g,鬼箭羽20.0g,白术(炒)30.0g,柴胡(炒)15.0g,大黄(熟)10.0g,)。把中药浸泡约半小时后放在蒸锅上蒸透后用消毒治疗巾包好,放在肝部热敷,根据情况可每日一次或者两次。因为肝区穴位如章门穴(疏肝健脾、理气活血),期门穴(疏肝健脾、调气活血),日月穴(疏肝理气、降逆止呕)等穴位,外加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照射30分钟,每日一次。

1.3护理

1.3.1心理护理护士加强心理护理,巡视病房,主动与患者交流,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说明病情演变过程的复杂性。肝硬化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或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反应,焦虑和忧郁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还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及时把治疗好转的信息反馈给患者,并鼓励患者之间互动沟通,家属多陪护,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情感支持,缓解压力,使其情绪稳定,增强机体抵抗力。

1.3.2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照射护理。是利用脉动生物信息技术,红外波照射。发挥了组织对药物的渗透吸收利用,有效改善肝脏微循环,即活血化於,疏通肝络。从而阻止或逆转肝硬化,改善肝病预后等作用。也能有效改善凝血机制,调节免疫状态,提高肝脏的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照射时间为每日1次,每次30分钟,照射距离以20-30cm为宜,照射过程中注意观察。

1.3.3休息护理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告知休息是治疗肝硬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安静卧位时可使肝脏血流量增加,肝内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加,有利于干细胞的修复[2]。但腹水严重时可取半卧位。活动量以不加重疲劳感和其他症状为度,循序渐进,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1.3.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易消化饮食为主如糖类,鱼类,蛋,廋肉等。有腹水应限制钠的摄入,遵医嘱予少盐或者无盐饮食。避免摄入如咸菜酱菜等高钠之品,鼓励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严禁烟酒、忌坚硬生冷煎炸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1.3.5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服药的时间、方法及有可能出现的反应及注意事项。观察用药后效果。中药汤剂宜浓煎温服,不可随意增加药量及服用其它药、以免增加肝脏负担。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1.3.6健康教育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控制食盐入量。忌烟酒肥甘之品。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防寒保暖。畅情志,防止七情内伤,注意劳逸结合,节制房事。适当增加身体锻炼如散步、跳广场舞等增加体质。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1.4临床疗效:据查血指标如血浆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临床有无腹水,肝性脑病情况等作评定。处于代偿期延长或者失代偿期症状缓解为显效;稳定的失代偿期无并发症为有效;失代偿期有并发症为无效。显效和有效计算为总有效。

1.5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数据采用X2检验。

2结果(表1)

2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观察组5040(80.00)8(16.00)2(4.00)48(96.00)

对照组5024(48.00)15(30.00)11(22.00)39(78.00)

X2值10.92

P值<0.05

治疗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效果对照组总有效为78%,而观察组为96%。

3讨论

3.1中医理念本病代偿期有气滞、脾虚型,失代偿期有气鼓、水鼓、血鼓型。病机多为肝阳上亢,气虚血瘀。中药口服以达到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益气养阳作用。中药药熨充分发挥了组织穴位对药物的渗透吸收利用,即活血化於,扶正祛邪,调和阴阳。西医的常规治疗比较,加用中药内外结合治疗在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显著的优势。

3.2肝硬化是多种病因长期导致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的肝病。早期予患者消除病因,得到良好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相应护理,从而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采用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患者的主观感受,疾病预后,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3.3肝硬化配合中药治疗对患者疾病恢复良好的促进作用。实验组予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特别对肝硬化患者通过促进肝功能的恢复,较好的降酶作用,心理焦虑能得到减轻和消除,主动配合。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是治疗的关键使患者能在获得躯体的,心理的,精神的,疾病的的最大限度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3.4肝硬化对于中医学范畴,本病即发病即可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抓住治疗时机,对患者的恢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行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使肝代偿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或者控制疾病进展方面都有不可估量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侯亚兰,袁桂菊.心理行为干预对重症肝炎人工肝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8,12[23]:53-54.

[2]张林园.乙型肝炎[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