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 2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佘冰璨邹逸飞徐远铸

武警警官学院

引言: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且将成为远程的、社会化大教育和人类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作为21世纪的人民教师,已经强烈地感受到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在学校设置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的必要性

1、克服空间限制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是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方式,很容易受到时间因素以及空间因素等的影响,不利于提高教学、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和有效性。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使用能够对整个教育活动进行空间延伸,学生们不再需要局限在同一个空间来参加教学活动,而是可以在任意地点,依靠互联网技术获取不同领域的教育信息。

2、打破传统教育的时间约束

通过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能够解决现代教育工作中的时间限制问题。在现代教育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科学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对教育资料的处理及运算,而且还能够实现对相关信息的保存,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还为后期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改变了过去教学工作中的时间限制问题。例如,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将该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保存,方便学生在任意时间、地点进行查询,提供解答服务。另外,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还可以改变过去的课时教学方式,使学生不论在课堂教学时间还是在课余时间都能够参与到现代教育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促进师生互动交流

计算机科学技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利用该技术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避免因为时间以及空间因素影响师生间的互动,提高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处理效率,促进教学手段的优化。另外,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引入现代教学还能够赋予教学活动极大的活跃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1、帮助教师日常的教学管理

计算机的在实际中的应用,一直都是以简洁高效著称。在教师和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对于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琐事,利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效率低、效果差,不能对学生日常的学习过程起到很好的监控和了解。而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就能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这些的不足。比如,学生平时的作业,一般都是老师布置后学生再完成,最后再由课代表收上来交给老师批阅,老师批阅完在发下去。而利用计算去管理学生日常的作业,就可以免去很多中间环节,直接在网上通知平布置作业,学生完成后直接交给老师,老师批阅后再直接发回给学生。这整个的过程就变得高效,免去了学生和老师在布置作业,交作业和发还作业上浪费的时间精力。还有是在学生的平日测验中,传统的考试基本上是一个考场配有至少一到两个老师负责监考,这有增加了老师日常的工作量,而且一个考场起码要有几十个学生,整个考试的过程要持续近两个小时,这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也是不小的工作量,如果用专门的考试软件,有计算机对学生进行测试并监考,考完后将试卷发给老师批改。整个过程既节约了成本,又给老师减轻了工作量。

2、课堂作业的应用

布置课后作用、批改作业以及分析作业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布置、分析课后作业导致大量课堂教学时间被占有,教师也需要大量时间去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自动批改学生的作业,节省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并且计算机系统批改之后会将存在的错误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清楚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并且找到正确的解答方式。相对教师而言,计算机系统批改节约了时间以及放松心情,针对学生来讲,由于计算机批改是自动化批改,并且没有任何人的监督。

3、日常考试应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设置考核的难度,比如,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设置最高的难度等级,比较差的学生可以设置难度等级低的试题。通过这样具有针对性的考题,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计算机考核系统,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转变传统考核模式,促使考核方式得到创新以及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有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的愉悦。当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一般包含准备、酝酿、顿悟和验证四个阶段。程序设计教学中作为主要内容的框图教学正是这四个阶段的有力体现,学生拿到一个问题后,要设计成一个正确的程序大致要经过如下的过程:设想→框图→程序→调试→修改→调试→成功。从设想到框图是准备和酝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对程序构造一个总体的框架,有了框图就能找到程序设计的线索,一个程序往往就能一气呵成。然后就是不断的调试,不断的修改,直到成功。这种经过艰难思维后的成功,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多鼓励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勤学好问。因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秘宫殿的钥匙。相信学生是发展创造力的"兴奋剂"。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驱使学生向无数次的成功前进。

5、在创建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室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多媒体课堂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发性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中主要的设施包括计算机,多媒体音视频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等。通过对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录音电视等技术与现代教学的融合,使其发挥出比传统课堂更多的优势。例如: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时,即可通过传统的板书给学习列出大纲,也可通过多媒体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图像和模型等进行演示,并通过一些专项练习和指导进行巩固,进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授课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教育当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和制约,不但节约了教师的教学时间而且提升了教学效果以及质量。计算机教育人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知识水平。在课前预习、教学实践、课后作业、考试等环节都可以广泛以及深入地应用计算机技术,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书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济南),2003,(11).

[2]常初芳.国际科技教育进展.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