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分析

/ 2

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分析

彭育武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引言:在我国全力推进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矿山的开采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矿山开采效果与经济效果不断加大的同时,矿山开采地区的周围环境也受到持续性破坏,甚至阻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成为了影响了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方面加强重视是非常必要的,能顺利改进当前矿山开采的现状,如果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明确的治理,能为维持当前社会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前提条件。

1.平整矿山周围土地资源

在进行实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最应该进行的工作就是平整矿山周围的土地,因为矿山开采活动的不断实施以及开采之后矿区凌乱现象的影响,进行整体矿山地区的保护与治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能够顺利改善不平整的矿山地质现象,并且矿堆与采矿工作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所以进行土地资源的平整是前提工作。基于此在整体坡度整改的过程中,要想正确改进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不稳定状态,针对性的采取治理以及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情况下就是将采矿之后出现坑底填平。稳定性小的边坡危害性也比较小,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可以使用监测或者削方减载的手段,如此一来治理效果能达到最佳,进而能顺利规避滑崩现象的出现[1]。

2.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绿化

在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时,需要调动绿化工程有效发挥其作用,比如要想正确排放矿山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废水与废气,就应该在完成相关作业之后采取正确的排放措施,进而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加大植被的保护力度。同时加大绿色植物的种植面积,包括采取树木种植以及草皮移植的方式,恢复绿色植被的保护作用,最终实现在源头上规避矿山地区泥石流现象以及崩塌现象的出现[2]。要想正确解决矿山开采部分的岩壁裸露与其相关问题,以便能够对应的采取人工方式实现植被的恢复,也就是在根本上阻碍环境污染情况的出现。此外,结合地质环境恢复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在植被种植过程中,可采用藤本植物将裸露的岩壁边坡进行覆盖,并且在地面或者顶部融合土壤覆盖的配合。但是对应的还应该合理控制土壤覆盖层的厚度,在实现削坡天坑各项工作之后,也能完成表层土壤剥离,进一步的满足覆盖土层的实际需求。土壤回填作业完成之后,还可以采取种植灌木的绿化措施,比如种植玫瑰或者荆条等植物,按照植物种植的规律进行种植,进而在整体上优化矿上地质的环境。

3.增加矿山地质条件环境的保护投资条件

国家管理部门应该对于废弃旧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高度的重视,制定相关管理与优惠制度,调动社会资金的投入,对于废弃矿山与老矿山而言,中央政府以及社会型经济的投入能顺利推进关键性地质问题的解决[3]。要想正确规避出现的乱砍乱伐现象,就应该将地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促使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都能积极参与此项工作。制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形成凭证支付制度、推行土地复垦制度,并且要求这些制度的实施都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与管理。在政府论证以及引导的作用下,按照投资受益都能追踪其责任人的原则,形成一系列具有切实可行性的优惠策略。

4.严格管控开采环节

在绿色矿山的打造过程中,正确筛选出矿山开采工艺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对应的采取正确的开采技术与采矿方式,进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将矿业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在整体矿山环境治理过程中,最应该重视的工作还包括工业水循环问题,为了有效减少废水与污水的排放量,可以做好粉尘的收集与利用等工作,也为了顺利的利用当前出现的废渣,正确解决土壤侵蚀的状况。如果拥有一定的采矿权力,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对采矿出现的废渣以及尾矿或者矿石进行管理,以防出现塌陷与渗透现象,同时还应该做好封闭式车间的建设工作,设置好专门的吸尘等工作,正确规避粉尘的外部排放等工作,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

5.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的技术规范标准

受传统发展思维的影响,矿山地质管理与保护工作尚未全面落实下去,所以在矿山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非常明显,并且随着矿业权力的调整,矿山地质问题不仅没有被顺利的解决,而且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管理与保护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根据对不同矿山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可知,不同地区的矿山生产权限,需要不同技术手段的支持。也就是说,如果规范、评价标准以及管理方法可以在矿山地质环境上加以优化,能实现环境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保护。

结束语:

总之,在矿山开采活动的实施发展过程中,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矿山开采事业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应该全面重视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相互治理工作。同时在掌握矿山开采的具体需求上,掌握当前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对应的提出完善型治理策略。

【参考文献】

[1]游东泉.基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思考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23):271+273.

[2]沈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应用[J].环境与发展,2019,31(01):218-219.

[3]沈文君,邓巧巧.解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