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实践与反思

/ 2

构建区域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实践与反思

陈加柱陈扣生

(江苏省洪泽中学,江苏淮安223100)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十分重视教学研究的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有些地方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级和校级教研活动搞得相对扎实有效,而县区级的教研活动却渐趋弱化的现象。县区级教研是联系市级教研和校级教研的重要纽带,对协调整合市级、县区级和校级教研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教育局十分重视县区级教研工作对提高地方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及时出台相应的措施政策,让洪泽区教师发展中心牵头,指导教研室、各中小学积极做好区级教研工作,并努力整合市、区、校三级教研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洪泽区教师发展中心、洪泽区教研室的指导帮助下,区内同一学段的不同学校的相同学科之间,自发结成了多个友好教研组,成立了多个教研共同体。洪泽区高中化学教研共同体于2016年初成立,这也是洪泽区成立的第一个学科教研共同体。

洪泽区高中化学教研共同体共由36位高中化学教师组成,他们分别来自洪泽区教研室和区内两所普通高中——江苏省洪泽中学和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为了提高教研共同体的工作效率,特别成立了由教研室老师和两所学校的化学教研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研共同体活动计划的制定、活动的组织实施及相关工作的协调。两年多来,洪泽区高中化学教研共同体的老师们互帮互助、分工协作,在有效地整合市、区、校三级教研活动的同时,还在构建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研究型教研共同体、反思型教研共同体、实践型教研共同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教研效果,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和区域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教研共同体的建设经验,得到了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和两所学校领导的高度肯定,对其他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在介绍本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思考。

二、构建区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实践案例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真理的唯一标准”。受此启发,洪泽区高中化学教研共同体自成立之初,就提倡共同体成员要把学习、思考、研究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者、思考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把教研共同体打造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反思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

1.构建学习型教研共同体

教师对学生的最大的影响是其示范作用。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帮助他们理解学习的价值和对学习抱有热情。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学习者,我们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爱学习、会学习和善于学习的良好榜样。为了提高学习对于教研共同体成员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在成立教研共同体之初,我们就对所有成员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大家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详细的学习计划,并要求各位成员坚持把理论学习和观摩他人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坚持把校内同行间的相互学习和外出学习相结合,坚持将别人的经验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坚持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想法及时与教研共同体的其他成员交流、分享。两年多来,教研共同体多数成员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看待问题的视野较以前更加开阔,指导学生学习也更加得心应手,课堂教学也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

2.构建反思型教研共同体

为了构建“反思型教研共同体”,洪泽区高中化学教研共同体的全体成员首先对为什么要反思、反思什么和怎样反思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形成了一些重要共识。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它是联系实践与理论的桥梁,它是将学习、研究和教学进行有机整合的催化剂、粘合剂,它可以使学习更加高效、研究更加符合规范、实践更加具备理论气质。反思的对象应该是多样化的,如:课程资源、学生年龄征及个性特点、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学生学科素养等等。而怎样反思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鉴于反思的连续性和适时性,我们建议共同体成员要重点做好“三思”,即做好课前备课时的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和课后的教学反思。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共同体的大部分老师养成了经常反思的习惯,反思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反思也提高了大家对于学习的兴趣、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和实施教学的水平。

3.构建研究型教研共同体

为了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了解决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化问题,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重视研究、懂得研究、善于研究的研究型的教师。为了将教研共同体打造成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洪泽区高中化学教研共同体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学术研讨、教研活动、课例研修等活动进行了有机整合,将教师个人的研究活动、学校教研组的研究活动升格为区级或市级的教学研究活动,使参与的人数更多,研究的更深入。为了强化教研共同体的建设,提高成员进行课题研究的水平,教研共同体于2016年申报的课题《构建“学、思、研、教”一体化区域学科教研模式实践研究》获得了市级重点课题立项。共同体成员全部参与到本课题的研究之中,大家系统地学习了课题的设计、申报书的填写、开题报告的撰写、课题方案的完善、方案的实施、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结题报告的撰写、研究论文的写作与修改等知识与技能。有两位年轻老师还自己独立地申报了区级课题;多数老师的问题研究意识觉醒,能适时地将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校级的微型课题进行思考与研究;近两年,教研共同体的老师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省级以上论文竞赛中获奖。

4.构建实践型教研共同体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各项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也是本教研共同体的首要任务。构建实践型教研共同体是共同体的首要的、中心的工作,各项工作都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展开。教研共同体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例研修活动,包括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观摩课、教学研究课、新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评优课,课型涉及新授课、复习课和练习(试卷)讲评课等多种课型。每次听课后都及时进行了研讨,总结优点,指出不足,给出改进的建议。构建了问题图运动教学模式,发展了知与不知运动教学理论,相关研究成果还在中文核心期刊《化学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上发表;共同体成员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多名教师在区市级青年教师评优课中获得一、二等奖;两所学校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学习化学更加主动积极,学生的化学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三、总结反思

洪泽区高中化学教研共同体成立两年多来,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创新实践、反思交流的平台,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当然由于经验不足、资源有限、时间较短等原因,使教研共同体的一些初定目标未能完全实现,存在着一些遗憾。下面在反思的基础上,对本教研共同体的建设经验作简单介绍,并对本教研共同体的前景做一个展望。

1.教研共同体的建设经验

洪泽区高中化学教研共同体成立两年多来,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如果非要说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条:第一、共同体成员在思想认识上要保持高度一致。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第二、教研共同体要有明确的的建设目标。正是构建“学、思、研、教”一体化区域学科教研模式这一共同目标,使得整个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工作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第三、活动方案要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注意发挥共同体所有成员集体的智慧,在统筹考虑到有效整合校、区、市三级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制定了共同体的活动方案,这为方案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四、共同体的活动要突出重点。本教研共同体建设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共同体成员的教学水平。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一关键,使得共同体的学习、研究、反思、教学等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展开。第五、开展的活动要让所有共同体成员都有获得感。本教研共同体的36位成员中,有刚入职的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不同类型,共同体考虑到他们不同的专业发展的需要,让他们承担不同的任务,并在完成任务中提高水平、增长才干,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成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2.教研共同体的前景展望

正如前面所说,由于经验不足、资源有限、时间较短等原因,本教研共同体的一些初定目标未能完全实现,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遗憾。比如,本共同体的性质是两所高中化学老师自发组成的民间组织,虽然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但这主要限于业务方面,教研共同体的活动缺少财力上支持,这也限制了教研共同体活动的频度和质量;本教研共同体虽然组织了多次活动,但由于两所学校的校情不同、作息时间等的差异,使得有些老师不能及时参加相关活动。但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上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很好解决。本教研共同体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既增强了本共同体成员继续前进的动力,对推动区域内其他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大有助益,为解决县区级教研弱化问题提供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