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李立新唐程

(广西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人民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78例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9例。实验组患者接受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治疗甲状腺瘤能够显著减少创伤、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改良小切口手术;传统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甲状腺瘤;临床疗效

甲状腺瘤属于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占所有甲状腺肿瘤的70%以上,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临床中医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方式,但是传统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的切口较大、手术后恢复期较长且对颈部美观造成较大的影响,患者的满意度相对较低【1】。随着研究的进展,甲状腺瘤的治疗方式也不断得到改良,目前小切口手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术式的疗效好、创伤小,且美观程度更高,受到患者的广泛黄英。本文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78例甲状腺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及实验室检查诊确诊【2】。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9例,实验组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的为25岁、最大为65岁,平均(38.5±6.1)岁;其中单发甲状腺瘤患者26例、多发患者13例。参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的为26岁、最大为67岁,平均(39.3±6.5)岁;其中单发甲状腺瘤患者27例、多发患者12例。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比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的差异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接受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性改良小切口手术,于患者锁骨上方1-2cm的位置取平行切口,中心点位于锁骨交界处,两侧甲状腺瘤患者的切口为6.0cm、单侧患者为4cm,皮下注射浓度为0.5%的肾上腺素与生理盐水混合液防止出血;随后对皮瓣进行分离,一次将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切开,使用电刀分离,上缘达到甲状软骨、下缘到胸骨柄切迹颈前肌群结缔组织,将甲状腺充分暴露出来,对良性肿瘤进行缝合、切下、手术完成之后充分止血并将切口关闭,不采取引流,使用缝线对皮肤进行缝合与加压包扎。

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于进步与胸锁关节距离2cm的位置行弧形切口,使用高频电刀将颈前筋膜与颈阔肌间隙的结缔组织分离;随后切口颈白线,充分暴露出颈前肌、游离甲状腺叶,结合患者肿瘤具体的位置、数量和大小等确定切除范围,注意保护到神经与血管组织。手术结束之后充分止血、防止引流管常规引流,将切口缝合之后予以加压包扎【3】。

1.3评价指标

1.3.1手术治疗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指标进行观察对比。

1.3.2并发症发生结果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了解近期感染、声嘶的发生率,以及远期颈部麻木、吞咽困难、皮下结节和颈前区疼痛的发生率。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的情况下提示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对比

实验组39例患者的平均切口长度为(5.08±0.75)cm、平均手术中出血量为(19.53±15.84)ml、平均手术时间为(87.49±13.53)min、术后平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2.11±0.75)分、总的住院治疗时间为(3.98±1.07)d;参照组39例患者的平均切口长度为(9.32±0.77)cm、平均手术中出血量为(41.85±16.99)ml、平均手术时间为(117.73±15.57)min、术后平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3.86±0.92)分、总的住院治疗时间为(7.09±1.38)d。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

2.2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手术后近期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近期发生感染的患者为0、发生声嘶的患者1例、切口血肿的患者0例,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参照组术后近期发生感染的患者3例、发生声嘶的患者3例、切口血肿的患者2例,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51%。实验组患者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颈部麻木的有1例、吞咽困难0例、皮下结节0例、颈前区疼痛患者1例,总的发生率为5.13%;参照组患者中有颈部麻木的有5例、吞咽困难2例、皮下结节2例、颈前区疼痛患者3例,总的发生率为28.21%。随访6个月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同样显著(P<0.05)。

3.讨论

甲状腺瘤属于较为高发的疾病,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其中大约有10%的可能进展为恶性,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够避免而变的发生。因此,针对甲状腺瘤患者早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4】。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瘤的主要手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甲状腺瘤治疗的效果与美观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大切口手术治疗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传统手术将颈前肌群切断、对颈部的损伤较大,且需要留置导管,不但延长康复的时间还可能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选择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有其必要性。应用该术式进行治疗不需要将颈前肌群横断,直接通过颈白线到达甲状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于机体的创伤,手术后不需要留置引流管,因此发生感染、血肿的可能性下降【5】。本组中,对试验组患者应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结果发现对比传统手术方式,患者的切口更小、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且术后疼痛评分更低,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本文研究还发现,改良小切口手术还能够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颈部麻木、吞咽困难、皮下结节等并发生的发生率显著更低,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在甲状腺瘤的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文胜.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8):85-86.

[2]王前宏.改良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184-185.

[3]曾新忠.比较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2):60-60.

[4]雒红军.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4,34(10):65-66.

[5]江义舟.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9):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