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妇产后康复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妇产后康复的临床观察

王爱玲

王爱玲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甘肃白银730900

【摘要】目的:观察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收治的130例产妇,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每组各65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产后健康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接受治疗后的盆底肌力分布以及压力性尿失禁与盆腔脏器脱垂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III级、IV级和V级盆底肌力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示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和产后12个月的压力性尿失禁与盆腔脏器脱落情况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示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可以增强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且可以减少压力性尿失禁与盆腔脏器脱落情况的发生,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锻炼;生物电刺激;产后康复

阴道分娩会导致女性的耻骨宫颈肌肉从盆底撕裂等肛提肌损伤十分常见,若不能够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康复护理和锻炼,产妇在产后极容易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盆腔脏器脱落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1]。采用常规产后康复训练目前已经不能够满足产妇在产后的康复需求。为此,本次研究观察了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2018年收治的130例产妇,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每组各65例。所有产妇年龄在20岁~36岁,平均年龄(25.69±3.12)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32±1.52)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示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产后健康护理及康复训练。本组患者均接受臀部、抬腿、仰卧起坐等常规盆地肌肉康复训练。

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本组患者在产后42d统一接受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包括Kegel锻炼,必须保证2次/周,30min/次,锻炼疗程为6-7周,以此提高产妇的盆底肌收缩能力。同时,生物电刺激亦要保证2次/周,30min/次,锻炼疗程确定为6-7周。生物电刺激时产妇要仰卧于治疗床上,上身与下身呈120°角,江苏横无电刺激反馈仪开通,并在系统内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模板训练、触发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等方案进行科学设计与衔接,使之在治疗过程中不会中断。

两组产妇均在产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盆底肌功能的评估和对比。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接受治疗后的盆底肌力分布情况,共分为V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够持续为I级;肌肉明显收缩,持续收缩时间为2s,为II级;肌肉明显收缩,持续收缩时间为3s为III级;肌肉明显收缩,持续收缩时间为4s为IV级;肌肉明显收缩,持续收缩时间为5s为V级[2]。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与盆腔脏器脱垂情况。盆腔脏器脱垂主要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后壁脱垂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数(n)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治疗后的盆底肌力分布情况

由表2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和产后12个月的压力性尿失禁与盆腔脏器脱落情况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示P<0.05。

3讨论

产妇在产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功能下降或者障碍等情况,大部分初产产妇在接受产后早期盆底肌生理指标检查时均会出现严重受损状态。临床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时发现,产妇产后盆底肌发生损伤的整个过程为,盆底肌受损出现了生物化学变化,而后细胞电生理特性发生了变化,组织生物力学亦发生了改变,且盆腹动力学出现了变化,盆腔脏器出现了病理解剖变化,对机体生理能力产生了影响,最终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3]。为了有效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促使其得以早日恢复健康,必须要做好产妇产后的康复护理与训练。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产妇产后盆底肌进行精确的身段,而后对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技术对被损伤的盆底肌加以唤醒,使盆底肌弹性和肌力均得到增强[4]。其中,电刺激可以使产妇在孕期形成的盆腹力学异常现象进行刺激,降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其治疗有效率,继而能够时产妇产后的腹直肌与盆底肌均得到良好治疗,产妇产后康复效果便更加显著[5]。若产妇在产后适时开始并且坚持适量的做产后保健操,并且在产后的42d便接受生物电刺激,其盆底既有可能会恢复到未孕时的良好状态。由此可以发现,产妇在产后接受盆底康复锻炼,并且结合有效的生物电刺激,其盆底肌力与盆底功能均将得到显著的改善。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产后经过治疗,其盆底肌力分布情况以及压力性尿失禁与盆腔脏器脱落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示P<0.05.。可见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可以增强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且可以减少压力性尿失禁与盆腔脏器脱落情况的发生,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健,赵敏,王艳,等.产后盆底肌锻炼对产妇盆底康复的临床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17,32(04):430-431+434.

[2]高艳青,刘竺君.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03):46-47.

[3]成丽虹.产后康复系统对产妇盆底肌恢复锻炼的临床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2):69-71.

[4]杜霄.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6):2586-2589.

[5]李荔.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0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