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简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杜甫诗歌简概

李函芸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650500)

摘要:杜甫的诗歌来源影响很深,究其一生的经历都对杜甫诗歌的形成有所影响。此外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使得其诗风深沉而且颇多感慨,影响着后来人的写作,也给相同经历的后人以慰藉。

关键词:杜甫;杜诗;沉郁顿挫

杜甫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杜甫诗歌的简概,首先要知道什么影响了杜甫的诗歌,或者是说杜诗的形成与什么有关,杜甫诗歌的形成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杜审言对于杜甫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杜审言诗歌:“五律之式备,七律之楷模,巨制之绝,”其诗歌对仗工整,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杜审言作为杜甫的祖父,又是杰出诗人,自然是杜甫的学习对象,而且从杜审言本人的发展来看,杜审言的诗歌之中的确有着可以学习的很多地方。最为后人,杜甫写下了“吾祖诗冠古”、“例及吾家诗,旷怀扫氛翳”这些诗句,作为对杜审言的评价,而且这些诗句之中大多都是对杜审言的赞美,从此可以看出,杜审言对于杜甫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杜甫也很愿意向杜审言学习。以杜甫的《月夜》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与杜审言的通过比较杜甫的《月夜》与杜沈言的《和康五廷志王月怀》、《明月高秋异,忧伤人只看了一夜》在《月夜》中的异同,我们可以看出,书的开头是明月,用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融化其中。场景,并通过看月亮来表达他们的想法。杨万里在为杜审言的集子做序言的时候,说到他们祖孙二人有很多相似的诗句,而且极其相似,从上面的几点不难看出,杜审言的确对杜甫是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的。杜甫对于杜审言诗歌创作的风格、手法、表现技巧等多个方面的选择性的借鉴运用,再加上多年的诗歌功底,让其诗风更加老练,更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笔法。

其次与《文选》有关。杜甫对于《文选》有很深厚的喜爱,不仅杜甫本人经常阅读《文选》,在阅读上,杜甫也选择了《文选》作为子女的阅读书籍。从《文选》自身来看,首先,它十分具有经典性,其中的内容,堪称典范,不管是学习还是鉴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到了隋唐,《文选》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时代。有人评价《文选》,说“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杜甫也阐述过自己觉得读《文选》的重要性:“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杜甫崇尚六朝奇丽之文,《文选》的具体的编撰以及对于名家注解的选择,给予了杜甫丰富的阅读资料,同时也对杜甫的写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因为《文选》是由人所编撰的,所以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对于杜甫而言,一方面对对是六朝奇丽之文的风格的吸收以及形成良好的文学功底,另一方面是在选取文章的好恶上杜甫也或多或少所受到了影响。朱熹评价杜甫的诗的时候写到:“杜子美诗好者,亦多是效《选》,渐放手,夔州诸诗则不然也。”总体而言,《文选》对于杜甫而言拥有着技艺上的教学,不仅如此还在字句上对杜甫有着影响。此外,杜甫的五言律诗,曾被称为“选体”,《文选》中也有大量的五言古体的经典之作,这对于杜甫整体风格上具有一定的影响,既有古风的古老韵味的同时又有着唐朝律诗的整齐。所以在一部分杜诗之中读完会有一种清雅秀丽的感觉。杜甫阅读《文选》的同时也深受《文选》影响,使得其诗风格更为深厚老成。另外,《诗经》对于杜甫也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歌中对于民生疾苦的反映与《诗经》的现实主义写法十分相像,杜甫对《诗经》从题材、内容到技巧、艺术形式的接受,对于他诗歌的影响很大,丰富了其诗歌的内涵以及笔法。

杜甫一生的经历铸就杜甫诗歌整体风格。杜甫特有的有志难骋,忠君爱国,一生仕途不顺的人生经历,赋予了他沉郁顿挫的诗风。自傲自信的个体形象,直抒胸臆,表现了狂放自傲的一面。这样的人生经历,不仅影响了杜甫的诗风,更是让杜甫对有着相思经历的屈原充满了倾慕与同情,在杜甫的作品中,因为感同身受,未免也受到了屈原的影响。从杜甫的出身来看,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大家之后,对于前朝文人的典籍都有所学,屈原作为历代和学习的典范,也成为了杜甫学习的一部分。在杜甫经历了这一圈不得志的宦官经历之后,在思想遭遇相近下产生了一种情感的共鸣。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杜陵有布艺,老大易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与《离骚》中的“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种心理的认同下,杜甫对于屈原的作品十分推崇,将屈原的作为经典来学习。

此外,杜甫一生漂泊游历山川山水,山水给杜甫感官上的独特体验和写作素材,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以夔州为例,夔州诗别具一格的原因有很多,夔州山水和杜甫暮年心境的契合互动则是杜甫夔州诗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杜甫流寓巴蜀前后近十年时间,其足迹遍及巴蜀东南西北,其创作的诗歌高达八百多首。巴蜀地域的自然山水和文化风俗感染着杜甫,对杜甫的生活心态及其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杜甫的诗歌渊源是其人生经历个人精神品质,各代文人文学作品以及山水游历。但更多的是杜甫在诗歌方面的积累以及对于诗歌的勤学苦练,造就了杜甫多样化的诗歌风格,使得杜甫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究其一生的经历来看,杜甫所经历的挫折与失意,但却始终饱含爱国热情,一生忠于国家。他的诗风老练,又深刻反映着社会事实,具有现实主义色彩。杜甫诗歌中大都反映民生疾苦,但也多有自己身世之苦以及不得意之处。杜甫的一生过得很苦,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里充斥着满满的中国文化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情怀。

追溯杜甫的学习渊源,我们发现杜甫博采众长,在诸多的阅读之中,对于大家风格的采用与吸收,使得杜诗之中兼具各种风格,在加上杜甫沧桑一生的历练,更让杜甫诗歌韵味无穷,有一种苍老的感慨,在引起后世学习者的共鸣的同时,也使得杜诗成为后世文人研究学习的典范,他本人推崇的一些经典文章作品让后人学习诗歌具有一定的参考,总体上说是集历代诗人之大成者。

杜甫的诗歌也是唐代诗歌的一个转折点,从手法、形式而言,杜甫的诗歌可谓是集众家精华,笔法老成,格律节奏整齐。为后世诗歌创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以唐朝时期的元白诗派、韩孟诗派以及李商隐为例,他们在七律的写作上都有着杜甫对他们的影响。宋代以后,对于杜甫诗歌的推崇更多,地位更高。并且杜诗格律工整,对于格律诗的发展也有着推动作用,而其沉郁顿挫的诗风,是后人在历经沧桑之后常常生发的感慨,也成为了诸多诗歌之中所引用或者是化用的素材。杜甫承上启下,对于唐朝是风格的开拓,对于后世则是一代风格的独行一脉。杜甫诗歌对于历史的记录与影响,也使得在具有历史感的同时有着深刻的意义因而被冠以诗圣的名号。

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此外杜甫的诗歌还扬名海外对于外国的多个诗人都有所影响,在当代,杜甫对国家的忠心和对人民的关切被重新诠释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含义,而他本人因为使用“人民的语言”而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赞赏。杜甫就像孔庆翔说的一样是“中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人”。

参考文献

[1]《地域文化对杜甫诗歌创作形式与风格的影响》魏琳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年05期

[2]《杜甫与屈原的诗歌渊源》管亚平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3]《杜诗与文选关系研究述略》林英德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4]《小议杜审言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潘玥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04期

作者简介:李函芸(1999-),女,云南昆明人,单位: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