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水混凝土表面常见质量缺陷及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浅谈清水混凝土表面常见质量缺陷及控制措施

宁春林

宁春林(广西富民建设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清水混凝土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是其主要施工工艺。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清水混凝土施工的不断应用,在施工的时候常见表面质量缺陷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当前工程项目中的实际施工问题,更是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难点。本文就当前清水混凝土在施工中干各种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且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其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控制管理方式。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质量缺陷;预防控制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各种工程项目和工程结构都离不开混凝土施工的支持。衡量混凝土质量好坏的标准有多种指标,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裂缝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对施工质量要求精益求精的今天,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各种施工措施和施工技术手段日益完善,使得混凝土施工工艺逐步出现了详细的划分。各种新型的混凝土结构形式也在不断的涌现而出。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各种施工工艺和施工方式日益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是通过相关的技术措施技术管理手段进行分析与应用,清水混凝土是指结构混凝土硬化后不再对其表面进行任何装饰,在当前建筑施工中被广泛的使用在外墙面施工中,是一种饰面混凝土。

1概念

清水混凝土可以分为普通清水混凝土、饰面清水混凝土和装饰清水混凝土三种。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清水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和施工应用手段逐步的增加,在施工中,由于混凝土自身特性的影响,使得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影响和约束造成其各种变动和变化。造成这样或那样的表面质量缺陷,以致影响混凝土的美观、质量.清水浑南凝土在当前建筑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存在的主要缺陷和质量隐患问题是:(1)色差;(2)气泡;(3)黑斑;(4)花纹斑或粗骨料透明层;(5)表面泌水现象;(6)接缝挂浆、漏浆或出现砂带;(7)蜂窝麻面;(8)表面裂缝。

1.1色差及控制措施

质量缺陷:色差。施工中想要混凝土表面颜色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因素都会引起混凝土表面颜色发生变化,比如原材料的种类、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养护条件、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脱模剂的使用情况、模板的表面结构、模板的吸附性能等,还有拆模时人为造成的颜色变化,都会给人的感官上带来不悦。

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一是采用同品牌、同规格、同产地的原材料。二是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和控制搅拌时间,并根据气候和原材料变化,随时抽检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三是采用吸水性适中的模板材料。四是采用无色脱模剂,涂料要均匀,并及时养护。

1.2气泡及控制措施

质量缺陷:气泡。产生气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混凝土拌和料含砂过多;二是模板不吸水或模板表面湿润性能不良;三是混凝土振捣不足。

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一是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及和易性。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下料口与浇筑面之间距离不宜过大,否则混凝土容易离析。二是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和厚度,保证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三是控制振捣方式和插入下一层的深度和振捣时间。振捣方法要求正确,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浆为宜,应避免漏振和过振。

1.3黑斑及控制措施

质量缺陷:黑斑。产生黑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脱模剂不纯或使用过量。二是来自模板上的铁锈。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一是采用无色脱模剂并均匀涂刷。二是对模板上的铁锈,可采用抛光处理。即采用稀释的酸性溶液进行清洗,然后再将处理后的表面用水彻底冲洗。当清洗确实无法产生明显效果时,再考虑使用表面涂层处理。

1.4花纹斑或粗骨料透明层及控制措施

质量缺陷:花纹斑或粗骨料透明层。产生此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混凝土含砂量过低。二是混凝土所用石子形状不好。三是施工所用的模板不光滑或有挠曲。四是混凝土振捣过度或外部振捣。

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一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含砂量。二是采用级配或形状较好的石子。三是严格控制模板的刚度,使用光滑的模板。四是振捣方式应正确,避免外部振捣或拆模过早。

1.5混凝土表面泌水及控制措施

质量缺陷:混凝土表面泌水有泌水现象。产生此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混凝土含砂量过低。二是由于气温低或外加剂配料不当,延长了混凝土的硬化时间。三是所用模板吸水能力差和刚度不够或表面有水。四是混凝土的塌落度太大。

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一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含砂量,使用减水剂。二是采用刚度足够且吸水的模板。三是光滑模板采用适当的脱模剂。四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

1.6接缝挂浆、漏浆或出现砂带及控制措施

质量缺陷:接缝挂浆、漏浆或出现砂带。

产生此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模板接缝不严密,模板底部不严实。二是模板拼板太柔,变形大。三是混凝土中水分太多,流动性太高。四是混凝土浇筑时,振捣太强。

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一是混凝土浇筑时,设置凹槽施工缝,接缝处采用油膏或发泡剂嵌实。二是采用刚度适中的模板面板材料。三是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浇捣方法要正确,浇筑时,避免直接振捣模板的接缝处。

1.7蜂窝麻面及控制措施

质量缺陷:蜂窝麻面。产生此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混凝土中细骨料不足。二是混凝土振捣不充分。三是模板接缝不密实。

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一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二是混凝土振捣要密实。三是在模板安装时,接缝处用油膏或发泡剂嵌实。脱模后的混凝土表面麻面起粉,主要原因是因为混凝土表面出现缓凝现象所致,这可能是由于使用了不合格的脱模剂或脱模剂使用不当造成的。

1.8表面裂缝及控制措施

质量缺陷:表面裂缝。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主要有两类:干缩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缝。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

产生此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混合料用量水泥太多,水灰比过大。二是模板吸水能力差。三是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足。四是拆模时间太早。

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一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水泥用量。

混凝土应使用同一种材料和相同的配合比,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不离析、不泌水。塌落度控制在90±10mm,含气量不超过1.7%,初凝时间6~8h。

2结论

清水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其各种质量隐患存在形式屡见不鲜,其在施工的过程中是影响施工效率和施工效益的关键。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相关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措施进行分析与管理,清水混凝土在施工中要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进行控制,提高其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