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浅谈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

康亦农

康亦农

〔摘要〕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学生作文,也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还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如果我们教师有意识地引领孩子让作文走向生活化的培养,我相信,会使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提高他们作文综合能力指日可待。

〔关键词〕生活化有创意自由写作评价创新我在平时的写作课上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去写作。写作的目的就是既要满足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日常生活交际的需要。因为,作文是为学生的生活服务的。因此,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进一步地更新观念,克服应试教育的影响,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条条框框。

1写作自由给学生我们要知道,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生活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学生在多姿多彩的万花筒中,尽情地摄取自己喜欢的镜头,把自己的感受尽情地抛洒在纸上,让他们觉得写作并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块说心里话的休闲地。如果写作没有太大的负担,没有过多的约束,也就没有被强迫去写的感觉,学生们就很乐意去写。那么,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因此就得以产生。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的写作中,把平时有感触的所见、所闻、所想及时记录下来,作文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挖掘习作训练的渠道尽可能多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让学生思想能够自由地驰骋,拓展思维空间。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和主题,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和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张扬。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少一点条条框框的限制,多一点童真、童趣。小学阶段正是孩子学习作文的起步阶段,养成孩子用心说话的兴趣很重要。内容,语言都是其次的,教师只作适当的指导就可。

教师应提供多种类型的范文,还应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所有阅读积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范文对话,借鉴范文的写作方法,这样的读写结合,会进一步促进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当然还要提供实践机会,如运用表演、歌唱、绘画、游戏的形式,运用调查、参观、采访、讨论、演讲的方式等。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积极参与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上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家”、“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也是一条培养写作的途径。引导学生将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发表议论,这种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对某一问题发表三言两语的看法也可以,其目的是为了向学生提供一块说理的园地。

还要写好“日记”,奠定语言基础。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写作水平的重要捷径之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者说所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必要就可以把它记下来,作为自己的写作储存库。

在课外阅读、看电影和电视时,不要过眼云烟,而要写读书笔记,观后感等。比如摘抄一些好的语句,或是精彩片断,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写作积累词汇、语言。

3创新评价性的教学评价教学要有赏识性、激励性、既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肯定和赞赏。又看到他们身上的长处和优点,营造和谐的环境,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内驱力,从而投入愉快的情感体验。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老师要注意纠正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自己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教师总担心学生看不到自身作文的不足,修改必须点点滴滴指出才安心,否则自己觉得批改不负责。其实在现在看来大可不必,因此,我们在作文的批改和讲评环节需要激励,通过高分,给予鼓励性的评语,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尤其对那些“拙作”,教师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学生分析,用平等、商量的语气,提出修改意见,即使文章缺点很多,教师也不要否定的太多,从一点一滴处挖掘其“闪光点”,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有不少缺点,但并非一无是处,只要不断努力、认真去写,就会有进步,这样既增强他们的信心,又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喜乐,从而慢慢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同时,采用学生自己评,同学互评,小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

个性化就是生活化。“失落了学生个性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作文。”这句话说得没错,作文生活化就是学生能自主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的灵魂。从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健康个性,焕发作文生机,采取个性化习作训练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生活化改革与创新的必经之路。

作者单位:甘肃省瓜州县西湖乡城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