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养老面临的新挑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陪伴养老面临的新挑战

孙乐

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湖北武汉430000

养老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养老不仅仅是生活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更是心灵上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萌发写意,还是源于在养老院的志愿服务经历。当初抱着为老人献爱心和增加社会阅历的单纯想法,我组织并参加了周末到养老院志愿服务活动,结果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老人们很容易满足生活上的简简单单,却难以忍受孤独,老人们渴望陪伴,尤其是渴望家人的陪伴。本文是我对养老陪伴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一、养老是人人都将面对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都有了大幅提高,人口平均寿命也有了提高,加上生育率的降低,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华侨人数),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65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到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预计到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

目前,随着我国一系列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老人的物质生活保障问题得以解决,但是随之而来的现实是老年人精神上的空虚,“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美好愿景难以落到实处,陪伴问题已经成为突出的养老难题。

二、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养老陪伴

“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重的色彩和地位。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导致并形成了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养老观念从以往的“用心”逐渐转变为“用钱”,传统赡养父母的思想也逐渐转变为用物质和金钱供养老人,“孝”演变为与经济利益挂钩,致使传承了几千年的“孝道”文化遭受极大的挑战。

迈入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生理机能逐步退化,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老年痴呆等都逐渐露出征兆。因健康状况和社会角色的改变,老年人容易产生悲观、孤独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和情绪。因此,在获取完善医疗保障措施的同时,老人们更需要护理人员长期的细心照护和家人经常的陪伴,提供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从而让老年人得到更多人文关怀。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家庭趋于小型化,传统的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现象越来越少,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比重增高。预计到2020年,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将成为老年人中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在普通家庭中,许多子女因忙于工作而减少陪伴时间甚至无法照料老人。他们与父母缺少精神上的交流,忽略了其心理感受,导致很多老年人精神变得更为糟糕。

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社会各界不仅要继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更要重视人文关怀,疏导老年人走出精神困境。在我的调查中,我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此提供了法律和法理上的保障。针对人民群众在养老方面面临的诸多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中强调指出,不仅要“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且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推动开展老年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

三、养老陪伴的国内外案例

(一)杭州的“陪伴是最长情告白”

杭州滨江有一所名叫阳光家园的养老院,筹划了一个名为“陪伴是最长情告白”的项目,拿出面积为30平米并带有落地窗和小阳台的一部分标间,月租只收300元,专门提供给经济能力还不足以负担杭州高昂房价的90后大学生入住,条件是入住的大学生每个月花2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助老志愿服务,陪老人们聊天、打球、写字、画画、唱歌、健身等。自从这个项目实施以后,养老院里老人们的欢声笑语从此也多了起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有大学生离开,但总有更多的人加入志愿团队。开始,有的志愿者只是冲着廉价的房租去的,但对很多坚持做下来的志愿者来说,打动他们的是相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一份份温暖情谊。老人们开心的样子也感染着这些大学生们,看似是他们在陪伴老人,其实老人也给他们带来了温暖和激励,并且给这些年轻人上了一堂堂宝贵的人生课。

杭州滨江养老院让年轻人用陪伴服务抵扣房租的措施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值得推广。

(二)养老互助的“时间银行”

“时间银行”的最初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会员通过为他人提供服务来储蓄时间,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再从银行提取时间以获取他人服务。

自1990年第一家“时间银行”在美国成立以来,如今超过1000家“时间银行”遍布世界六大洲的26个国家。从1999年开始,我国部分城市也先后开展了“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社区试点。

“时间银行”这样新颖而有效的理念深深打动了我,在老龄化社会急速到来的今天,依靠广大的社会力量,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理念,通过“时间银行”运行模式,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为那些孤独的“空巢老人”服务的一份子。同时,人们日常的琐碎时间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在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为解决老龄化问题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解决养老陪伴问题的倡议

1.倡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养老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老人的精神需求问题

每一个人都会变老,尊老、敬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老人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老人们的历史贡献更是值得全社会敬仰。要通过现代各种媒体渠道,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传统道德文化,提升全社会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孝道文化。

赡养父母,绝对不是把钱给父母让他们去独自面对生活,而是我们参与他们的生活,陪伴他们享受生活。因此,我们需要转变养老问题的观念,给予老年人更多精神关怀。

2.建立和完善国家、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养老陪伴与陪护管理与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老人享有的陪伴和陪护权益。通过宣传子女应该承担的陪护父母的义务,并奖励那些赡养老人的优秀子女,同时谴责那些的欺老弃老的不孝行为,从而营造出敬老、爱老、孝老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新风尚。

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快养老产业发展,建立专门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不能仅仅把它看成是负担,也是发展养老产业的契机。老年人实际上需要很多物质上的资助和生活上照顾,企业可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商品与服务,在目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情况下,养老产业也许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建立、完善和推广社区互助养老和居家养老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加大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大力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借鉴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类似“时间银行”的陪护积分制度,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服务理念。采取激励措施,加快进行养老陪护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推广使用,缓解人力不足而导致的养老陪伴(陪护)压力。

总之,关心关爱老年群体,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需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孝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要逐步完善老人陪伴与陪护体系的建设,在创造良好养老环境的路途上不断创新。在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群体切实体会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怀。养老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这些必不可少的努力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有利于我们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