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通病预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通病预防对策

常亮

常亮

身份证号:23010319860603****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是建筑工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推动建筑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进行分析,针对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质量通病防治

一、装配式建筑特点以及优势

与传统现浇式建筑形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如下优势:设计形式多变,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功能更为现代化,这是由于装配式建筑形式的外墙结构可以起到节能保温的作用,降低采暖对能源的需求。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梁柱节点处使用了复合材料,可以起到抗震加固的作用,有利于统一建筑标准的落实。由于装配式建筑多为工厂定制,不同建筑可以使用统一的定制标准,所以无论是建筑的外观还是性能均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可以缩短施工时间。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各个构件均为工厂定制,大大缩短了在施工现场的制作时间,使施工流程更为简化。装配式建筑流程可以大体分为三个模块:装饰工程模块、基础工程模块以及主体结构工程模块,总体相对简单,其中施工技术以及基础工程模块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实际施工质量。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

1.预制构件质量

预制件在具体施工当中经常会出现质量问题,如叠合板出现龟裂或断裂,带窗的预制叠合梁外墙板的窗洞根部发生断裂。转角板出现损坏等状况。其原因在于其原因在于构件分割不合理使长细比过大或者在构件厂预制时未采取保护加固措施,在吊装过程中常常会由于挠度过大而出现裂纹,严重时裂纹会逐渐扩大到整个板面,进而造成构件损坏。

2.管线与构件埋设偏差

构件与管线在预埋过程中出现位置偏差、堵塞、脱落等现象,或者是在埋设作业现场遭遇障碍物,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构件生产当中未将预理管线和线盒口部做好封堵,导致振捣过程中有一定量的混凝土进入预理管中造成管口堵塞。若管线或线盒与构件未做好因定,会导致在振捣过程中出现位程偏移甚至脱落问题,从而使得现场与现浇部位管线对按困难,提高现场施上难度。

3.预制件连接

在将预制构件进行的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套筒灌浆饱满度不足与钢筋套筒连接偏位等问题,由于在现场的灌浆施工完成后,我们验证灌浆是否到位,目前仁要是查看灌浆料有无从上部出浆孔溢出,然而对于灌浆管的内部情况我们实际上是无从知晓的,所以也就难以把控好灌浆的实际饱满度。此外,预制构件在生产中由于封堵不到位,或是施上现场人员对灌浆孔未处理到位等,均容易导致构件灌浆孔和出浆孔堵塞,给灌浆质量带来较大隐患。钢筋与顶制套筒位置存在偏位的情况,出现这一质量问题是由于预制构件在加土中,对定位与尺寸把握不够精准而造成的。而在施工现场发现这一情况时,施下人员往往会将存在偏差的钢筋进行切断或折弯,或在构件中重新钻孔,确保钢筋顺利插入。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没计,为后续施工和结构整体体性能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4.预制构件成品保护不足

预制构件成品的保护工作不到位,势必会导致构件出现破损,进而对装配式建筑物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造成影响。由于一部分施工人员缺乏结训,对预制构件成品保护的意识缺失,具体保护措施制们和落实不到位,管理人员过程检查工作有所缺失,极易造成预制构件成品损伤。非承重构件在强度设计时本身就不高,在移动运输中便容易出现损坏。在现场施工中,针对构件成品的保护不足,尤其是存放、吊装时对边角防护的不重视,缺少专用用的防护器具,也足造成预制构件成品损伤的重要原因。预制构件成品存放环境pH与时间长短同样会对构件强度造成影响,一般存放时间越长,则构件越容易破损。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1.工厂预制构件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构件预制环节,首先,确保工厂具备相应的资质;其次,要求工厂必须严格遵循设计图纸以及设计文件进行预制;再次,确保预制过程中的相关原材料质量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包括钢筋、砂石、钢筋连接件与预埋件等,在使用之前,要确保这些材料具备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并将全部材料按照建筑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报验、抽样检测复试。在生产过程,装配式建筑施工所涉及到的构件预制,包括钢筋绑扎、吊点设置、预埋件设置等,需要依次经过工厂质检员、驻厂监理人员的自检与隐蔽工程核验之后,才能正式展开生产活动。生产完成后,需经过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保证建筑构件得到吊运强度,然后是全面的质量检测,包括构件合格证检测、外观质量检测、尺寸检测、出筋现象检测、孔洞与预埋件位置的准确性检测等等,其中,对于预制柱这一构件的检测,需要特别增设套筒内清洁状况检测环节,避免影响后期柱吊装。

2.预制构件运输阶段的质量控制

预制构件的工厂起运、道路运输以及现场卸货、吊装等环节,需要相关部门加强重视,完善制定相应方案,包括对运输时间、次序、线路、构件固定、堆放场地、支垫以及成品保护等做出强制规定。尤其在现场吊装环节,吊装机械的优化选择,要以最大重量、最大尺寸的构件为标准,确保其能够满足全部预制构件的吊装需求。现场吊装环节,还要有效保证吊装完成之后的建筑结构稳定性,所以在安装是需要采用临时支撑体系,要确保合格验收之后,才能将其应用到吊装环节。在构件固定之后,需要保证其垂直度与水平度符合相关验收标准,才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3.预制构件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

预制构件安装施工,质量控制环节包括进场检验、控制点设置、安装与固定、套筒灌浆施工以及连接点浇筑等。在进场检验环节,包括外观、质量结构以及尺寸问题进行有效检验,对预制柱、预制梁等梁板类的构件,要进行尤为细致的结构质量检验。关于控制点设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施工图,并在构件正式安装之前,参照相关图纸、文件等资料,对控制点进行复核。在构建安装完成之后,要通过临时固定结构,保证构件稳定。

4.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当中,质量通病在各个环节都有所体现,需要对其防治:首先,在工厂预制构件阶段,生产设备、运输限高与限宽等因素的制约,影响预制构件在构造单元的过程中,尺寸常常与工程建设要求不符。因此,在预制构件工厂选择过程中,不仅要考察工厂的本身资质,还要进一步考察工厂与施工现场之间的交通状况,在减少构件预制限制条件的同时,尽量选择距离较近的工厂,减少运输成本,提升工程建设效益。

在吊装过程中,主要存在吊点不当、起吊不当以及安装不当等质量通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设计给定位置,并对构件的吊点进行精密的核算与选定,合理编制施工方案,避免起吊过程损坏构件。引起起吊不当的原因包括吊钩不垂直、起吊时发生碰撞等,对于此类问题,要在起吊之前,要进行构建型号与正确吊点的核验,必须保证吊钩与吊点处于垂直状态,对于斜拉起吊的现象,可对相关施工以及监理人员处以适当的惩罚;同时,还要保证在吊起回转时的平稳操作,避免碰撞。

结语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是一个严格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从设计、构件生产、运输到现场安装施工,只有加强构件在工厂预制,起运、道路运输、现场卸货、现场吊装等阶段的质量控制,才能达到控制整个工程质量的目标,从而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龙琼,张航,陈国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与检验[J].工程质量.2016(07)

[2]齐宝库,王丹,白庶,靳林超.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建筑经济.2016(05)

[3]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司红运.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经济.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