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政策建议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关于加强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政策建议探讨

王薇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摘要:本文主要从我国加强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必要性这一方面展开论述,在对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实际状况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加强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更好的达到环境污染治疗的效果,从而改善我国的自然环境。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政策建议

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国针对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也进行了长久的探讨,并相应的制定出了环保法修改草案,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开始向着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方向出发,利用相应的管理政策进行污染场地环境的治理,并采取加强措施,加大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效率,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加强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进行深入的探究。

一、对我国污染场地环境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1、我国污染场地的土壤问题亟待解决

依据我国污染场地的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可以分得得出,我国污染场地的土壤和其周边的土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般来说,土壤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均在工业园区内部,尤其是在工业遗留的场地以及属于重污染的工业园区内,土壤污染状况最为严重。在工业园区的周边区域,比如交通干线以及养殖场的附近,土壤受到的污染也较为严重。这些受到污染的区域,在进行开发利用前,均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测评,而在建成商业楼和居民楼后,人们的健康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针对污染场地的环境加强管理的力度,则会使得民生得到有效的改善,这样更加有利于发展民生。

2、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公众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认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污染主要能够联想到的就是水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而对于土壤污染却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对于土壤污染的危害认识也不够深刻,往往会忽略土壤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因此,针对污染场地环境实施管理的提升,可以使得土壤污染更加为人们所认识,这样能够使得公众具备较强的土壤污染防治意识,使得土壤问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二、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具体情况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对于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重视力度逐渐提升,并且提出了各种规划和设计,并且我国的国家领导人也做出了重要的讲话,针对污染场地环境管理进行了切实的要求,相关人员提出,在开展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我国土壤的实际污染状况进行系统和精确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用地的监测,同时利用多种手段和技术,来有效的对土壤污染实施防治,制定出具体土壤污染防治风险评估机制,以更好的实现对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

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土壤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已上报,这是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后,土壤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有望成为第二个出台的环保专项计划。土壤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内容将与国务院已发布的《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相衔接《安排》指出,到2015年,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确保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0%。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调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基本建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对全国60%的耕地和服务人口50万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开展例行监测。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使全国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土壤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力度虽然可能不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但由于土壤问题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所需投资将非常巨大。土壤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将综合运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力量,通过市场机制推动土壤污染治理,制定激励机制,吸引公众参与。

三、加强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政策建议

1、对污染场地进行更为有效的信息管理

国际经验证明,在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和地区污染场地信息档案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建立场地干预的优先排序制度体系,制定“国家优先污染场地名录”,抓大放小先重后轻,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先实施高风险污染场地的修复和监管。

2、做好相关的建设标准化工作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较大,区域工业化程度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区污染场地的数量、特点和污染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各地土壤特性和水文地质情况也不同,人口密度分布差异大,环境健康风险不一。国家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实行分级、分区管理。在环境保护部统一指导下制定国家修复指导值;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场地管理和修复的区域标准。

3、建构相应的管控责任制度

污染场地的监管和治理涉及很多利益相关方,因此责任界定尤其重要,直接关系到修复和出资责任,甚至影响场地修复的成败。由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明确不同情况下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将需要再开发的污染场地纳入建设用地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管理,未得到合理修复的场地不得动工建设,以推动污染场地问题的合理高效解决。

4、大力开展修复产业

我国污染场地数量大,且目前正处于“退二进三”和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用地需求很大,场地修复产业面临空前机遇。目前污染场地环境和公众健康风险大,国家应制定合理政策,实行场地风险评估和修复的“许可经营”,实行从业人员资质管理制度,在修复过程中防止二次污染和加强劳动安全健康保护。通过政策调控,建立并防止产业联盟和资源整合平台,规范行业行为,提供资讯服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提供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5、在区域示范基础上,逐步开创适宜的融资机制和模式

为加快污染场地治理进程,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污染场地修复治理的融资机制上进行有益探索,一些地区的尝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创新性。政府应鼓励融资模式创新,大力借鉴其他行业资本进入经验。谷里绿色信贷和相关资本的流入,引导场地修复资金筹措机制的建立和推广。鉴于土地国家所有,国营老企业污染普遍严重,建议国家设立专门基金用于污染场地调查、评估和修复。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充分的了解到,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强对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可以使得污染场地的环境突出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并能够进一步提升公众土壤污染防治的意识,而要想使得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力度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就需要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不断的对风险管理理念进行有效的把控,同时对污染场地进行更为有效的信息管理,做好相关的建设标准化工作,建构相应的管控责任制度,大力开展修复产业,这样才能够使得污染场地的环境得到更为合理的管理,以更好的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主体法律责任法理基础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05)

[2]辛宏斌.沈阳市张士地区植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01)

[3]吴宇欣.环境诉讼与环境损害鉴定[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01)

[4]谭燕宏.粉煤灰吸附材料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初步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