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病的思路和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3

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病的思路和方法

赵丽丽

赵丽丽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急诊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探究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病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平台,即基本条件的建设和开展,寻找出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突破口,将西医与中医在急性危重病方面的契合点提出并加以结合,并归纳。结果:中医三证三法:热毒证和清热解毒法;疲血证和活血化疲法;急性虚症和扶正固本法;而西医则用各种对症的急救方式。这样在面对具体急性危重症时,就可以将二则结合起来用于急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病思路和方法的研究是一个很大的点,其内容宽广,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且该思路和方法很值得广泛研究。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急性;危重;思路;方法

【中图分类号】R2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448-02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development[Abstract]withtheideasandmethod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intreatmentofacutecriticalillness.Method:ofcombining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platform,namelythebasicconditionsof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tofindoutthebreachof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criticalillness,themeetingpointofWesternmedicinean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acutecriticaldiseaseisproposedandtobecombined,andsummarizethe.Theresult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reemethod:heattoxinsyndromeandheatclearinganddetoxicatingandpromotingbloodcirculation;fatiguesyndromeofstasis;acutediseaseandstrengtheningthelaw;whilewesternmedicinewithavarietyofsymptomaticemergencymode.Sointhefaceofspecificacutecriticalillness,canbecombinedfortwofirstaid.Conclusion:thecombin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treatmentofacutecriticalillnessideasandmethodsisabigpoint,itscontenthasthecharacteristicsofbroad,interdisciplinaryprofessional,andthetrainofthoughtandmethodisworthyofextensiveresearch.

【Keywords】acutecriticalthinkingmethodofcombining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

危重病医学是研究危重病人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发病机制、诊断、监护和治疗的临床学科,它的研究治疗对象为危重但经过救治后有可能好转或者痊愈的病人。例如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呼吸衰竭、大咯血、急性心衰、急性肾衰等。中医医学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里,中医学发挥着重要的急救危重病的作用。在很早以前,《黄帝内经》就记载了“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阐述真心痛的症状及危重情况;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表明了该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法和方药,并提出瓜蒌薤白半夏汤等加减应用的7首处方,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都是中医学治疗急性危重病的临床应用记载[1]。

现在很明确的是,在当今社会的急性危重病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如心肺脑复苏、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生化监测、麻醉镇痛、氧气疗法、气管插管、呼吸道异物取出等救急处理。但是很多病人在生命得到救治的同时,病情却是没有好转的,例如腹泻、惊厥、脑出血等病症。在这时,就可以结合中医学进行辩证论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临床上,我们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积极寻求新的方法和思路将中医学与西医学结合起来应用。

1相关基础的设置

现代西医学对急性危重病的治疗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使用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血常规、肝肾功、生化监测、血培养、血气分析等处理,加上心肺脑复苏、呼吸道异物的取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改善通气、急性中毒洗胃等;及早发现并确诊,配合现代急救手段,如气管插管、呼吸机、临时心脏起搏装置等,则可以很显著地拯救病人的生命。但对一些并发感染,免疫力低下,迁延不愈;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慢性顽固性便秘,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者,以上情况应用中医学均可以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单用任何一种医学在急性危重症的治疗中,都不能够有更好的效果;所以,只有中医、西医两者的结合才能更好地救治病人,及时挽救病人的生命,改善并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为了更好地结合中西医在治疗急性危重症方面的优势,中医院就必须严格要求西医学急性危重病学的应用能力,例如:危重病监测技术(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流血监测、血压监测等),急救措施(心肺脑复苏、急性中毒洗胃、气管插管等)以及现代急救设备。而对于西医专业的急救医生,必须严格要求掌握中医方面关于急救的辩证理论,包括:四因理论,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体系、三焦辩证等;同时还有与急救相关的中医急救思路,如“三证三法”里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脱等治疗思路和方法。如此,在中医和西医彼此开展应用双方的急救理论和技能后,经过实践运用,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症才有了开展和研究的基础,才能有切入口,不断深入,不断探索,为治疗思路和方法找寻到基础支持[1]。

2寻找中医治疗急性危重病突破口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急性危重病的种类在不断增加,在针对性的治疗中,我们应当如何找到它们的共性,经过大量的临床治疗和总结,大家都一致认识到,各科室的各种常见急性危重症,虽然有针对性的积极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病情继续恶化,其最终结果都是具有共性的一致。当然,各种慢性病的晚期临终病症不包括在该情况里面。在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下,各急性危重症大致可被归纳在中医三证三法之内,即毒热内盛证(严重感染)、瘀热内阻证(凝血功能障碍)和急性虚证(急性营养衰竭和急性免疫功能低下)三证,我们在现代西医急救手段的配合下应用此三证三法,研究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急性危重症中的效果,在临床中,不是辨证准确后对症用药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还必须选择出有效的处方药味。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筛选。

2.1根据中医辩证来单纯使用中药

1972年在临床上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创伤后肝脾破裂及血胸。术后患者出现了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当时西医治法是早期用肝素抗凝血,防止微循环内凝血,当时因有活动性出血,用肝素后会加重出血,西医治疗困难。在此危重时刻,中医辩证,症见皮肤痕斑,多部位出血,舌质紫暗、脉数涩,属于中医的痕血证。立即根据活血化痪法,选用血腑逐瘀汤治疗。二日内各部位出血停止,三日内凝血象恢复正常[1]。

2.2以西医全程治疗为基础,仅在其中一个阶段只使用中药治疗

在大手术后、严重烧伤、严重感染等患者的积极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呼衰,西医应对措施是呼吸机的使用,以增加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维持生命体征。但可能会出现高浓度吸氧不能奏效的情况,而据中医学辩证,多为阳明腑实证,症见呼吸急促,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脉洪大无力,舌降红,苔黄燥等。中医治法清泄实热,用方用凉隔散重用大黄泻下,当通便后,血氧分压则可以迅速变正常,使患者生命征很快平稳。

2.3中西医同时用药治疗,中医用药时应辩证后给予

现今临床上,医生们已经意识到,G(-)球菌感染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体内会产生内毒素,当内毒素浓度超出了机体的清除能力时,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危及生命。可是,若不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话,则很难直接控制感染,稳定患者生命征。目前,拮抗内毒素的制剂,尚未明确证实临床治疗中是安全的。因此,探寻有拮抗内毒素作用的方药势在必行。在近十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具有抗毒解毒作用的神农33号中药针剂与抗生素并用,可以起到“菌毒并治”的作用。能使四脏衰竭的病死率,从国际公认的100%,降到50%。后又根据中医理论:毒有外来者,来自六淫之邪,时疫之气;毒有内生者,来自体内水精代谢失常。据此,对中医著作中的36组中药复方进行了筛选研究,制成中药复方静脉用注射剂“血必净”[2]。它的作用更广泛,效果更明显。虽然这些临床研究结果在急性危重病治疗中是很狭小的几个方面,但却充分表明了中医学在急性危重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必须重视的,对于医学界的同仁们来说,继续开拓创新的任务是很艰巨的,但也是势在必行的。

3在未来的新世纪中,我们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病思路和方法的展望

重塑中医在治疗危重症中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和责任。大量临床研究和治疗已经表明:在某些方面的急性危重病的治疗中,中医学是具有决定性的地位的。而现在的问题是:中医在现在急性危重病种中的治疗还包括得不够广泛。其在临床治疗中的许多机理还未能经过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在新的未来,如何做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3.1在临床中必须重视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即整体辨证,将整个机体从全局来考虑,并非心病治心,肺病治肺这种简单的针对治疗。如热毒证,属阳明,但腑实不够,而邪热内盛,可用急下存阴的治法。从西医角度来分析,急下后清除了肠道内的细菌和内毒素,避免了进入血流对器官的损害。所以,临床医生应该深入研究中医证与病理生理学的联系。在急则治其标的同时,要注重机体的全面调理,促进自身免疫力的发挥。通过对脏腑、气血、经络、阴阳的调理,可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从而不受外邪,自然能促进危重病的康复。在继承古人经验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创新,深入研究分析,使中医整体调理的理论,得到科学的解释,使得大家能欣然接受,主动学习中医,应用中医,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病的发展。3.2重点培训中医和西医的急救医生,使二者能全面掌握并精通中西医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这是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症的重要措施,也是重要的方向。3.3在抢救中,中药制剂的品种也在增加中,给药途径也有所增加,但是,这都仍旧有限,还需不断发展创新,探究出更多的品种和途径。3.4现目前各大医院都有了很多有效的院内制剂,也有大片区内各医院的相互推广应用,但是,对于全国来说,各大医院的院内制剂还没有形成资源共享,也未得到推广。对于这个问题,是很急需解决的,应多方探索,寻求最终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得全国各大医院的院内制剂得以广泛推广应用和相互共享,这样才能更加有效,更加快速地发展院内制剂。

4结语: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病的思路和方法研究上,既要做到洞察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认清本学科的发展脉络,也要充分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到为我科所用,同时又要立足中医基础理论,做好继承和发扬,坚持辩证施治的理法方药特点,拓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症的治疗手段,创新治疗和抢救技术,大力推动该方向的发展[1]。

参考文献

[1]张晓云,袁维真.中西医临床危重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7.

[2]王今达.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危重病的思路和方法.中国中西医急救杂志[J],2000,7(6):3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