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静脉用药剂量准确性操作方法探讨

/ 1

儿科静脉用药剂量准确性操作方法探讨

张基梅

张基梅(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科山东烟台2640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417-01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是各种药物的直接实施者,由于小儿用药较成人复杂,有其独特之处。小婴儿、新生儿、早产儿药物用量小,要求剂量准确。为了严格按医嘱给药,保证用药安全,现将我科静脉用药操作方法介绍给同行。

1传统的静脉给药方法

遵医嘱将药物加入到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溶液中,目前最小的包装袋剂量为50ml,输液完毕即拔针或封管。该方法导致每次约有10—15ml的药液浪费—输液完毕输液器残余液体约10—15ml。配药所需溶液量越小浪费的比例越大,50ml的溶液浪费比例达1/3—1/4,难以保证用药效果。

2改进后的静脉给药方法

2.1吊桶给药法溶液量100ml以下的采用一次性小吊桶,将密闭性软包装液体袋与吊桶连接,根据医嘱将所需溶液量排放至吊桶中,然后遵医嘱加入所需药物,再进行排气给药,吊桶内药液输注完毕,将包装袋内所余的液体再排入吊桶15ml进行冲管。

2.2微量泵给药法溶液量50ml以下的可采用微量泵给药法,新生儿、早产儿、低体重儿每次抗生素类药物的溶液量10—50ml,可选用10ml、20ml、50ml的注射器遵医嘱配药后连接头皮针排气,将头皮针直接与留置针的肝素帽连接,使用微量泵给药,参照药物说明书的给药时间调节泵速。使用头皮针而不用微量泵延长管,因前者管内残余液量仅为0.5ml,而后者为2—2.5ml,使给药剂量更加准确。

3结论

改进后的两种静脉给药方法操作简单,药物剂量准确,能够保证用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