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浅析市政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

张殊义

太原华润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2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住家加快,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于此同时就需要更完善的市政工程建设,市政建设项目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市政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在整个市政建设过程中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市政;建设;项目;管理;安全;效益

(一)我国市政建设项目的特点

(1)项目进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市政工程项目复杂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原材料价格、周边社会关系等较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监理、总承包商、分包商、材料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变数较大,加上项目自身建设中的问题其不确定程度高。

(2)市政工程项目复杂程度高,市政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比较大,相对时间长。

(3)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正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目前,市政工程大部分具体施工任务还是由项目部将劳务队和自由机械设备、自供材料组织起来完成的,专业化程度低、劳务队伍素质不稳定、项目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对劳务队进行管理。项目的管理水平也被拖住,不能提高,工程项目还处于粗放型的阶段。

(4)市政工程项目目标高、要求严、政治性强。它事关群众生活和城市形象,质量标准高。

(二)我国市政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市政建设中用电管理不善

我国许多市政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电缆电线缺乏合理的布置,用电安全管理较为薄弱,一般只管用而不管维护,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城市郊区市政建设中,施工企业为了省事和省钱,往往采用木质的配电箱,有的甚至直接没有配电箱而仅仅排列在一块木板上,电源开关和电闸连接简单,缺乏保险盒等设施,给市政工程

现场工程物资和人员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2)地下管线的保护管理问题

市政工程建设需要十分注意的一个问题那边是新的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防止对原有地下电缆、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这些原有的地下电缆和管道一旦被施工破坏掉势必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许多市政施工企业对地下管线保护不力的原因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三个原因:首先是原有地下管线相关的布置,规格,深度,位置等资料不可获或者能够获取,但是却不够完善和准确。其次是市政施工企业对地下管线等设施调查工作做得不够充分。最后管线负责单位所提供的关于管线设施的相关资料与实际情况出现严重的出入或者过于陈旧,没有对中间的更新做出及时的记录,造成管线保护管理各项措施很难到位。

(3)道路施工管理力度不够

道路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出现人行道与车行道,新旧工程建设之间存在平面高度和紧实度的差距,对下水道井盖的处理不当,使得下水道井盖高于或者低于路面,给道路人行和车行等带来安全隐患。路面紧实度不达标,道路底层填充物质量太次,容易造成后期道路的塌陷等质量问题的产生。

(三)市政建设项目管理的完善措施

(1)态度上:对工程项目的品质管理应上升到品质管理的高度上来,即不仅仅是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品质管理,而是按项目的品质定位,对项目的整体使用功能、配套条件、耐久年限、抗震等级、设备标准;住、建材标准、装饰水平、舒适程度、美观程度等进行全面控制管理。品质管理要求从项目的选址立项到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品质验收以及后期养护管理等每一阶段,全方位按照品质定位的标准进行分阶段品质目标管理。

(2)质量管理:应参照我国工程建设施工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制定完善的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程序、措施。对建设单位现场管理按监理模式进行分工、授权,使日常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要分清同承包方的责任界限,既要认真负责,又不能越俎代疱,做到严格管理、责任明确。

(3)进度管理:应依照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有关工程进度、工期的规定,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等先进的方法对工程进度进行管理、控制。同时要结合市政工程特点制定明确的进度管理工作制度及决策机制,明确职责,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提前预见多专业、多单位交叉施工的矛盾,及早采取措施,避免因业主协调原因延误工期,并公平、合理地处理承包方施工进度偏差。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综合平衡,适时调整工期与投资控制计划,保证工程总目标的实现。

(四)工程投资管理

应参照工程建没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和FIDIC条款有关规定,结合市政工程建设特点,制定严格的工程经济签证、工程量确认等投资管理制度及控制措施。准确区分业主与承包方应当承担费用的界限,及时、公平、合理地确认合同变更价款,并保留齐全、完整的原始记录、证据,便于纠纷的处理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审核。同时应确定合理的决策程序,在工程进度投资目标冲突时,科学合理地调整计划,实现工程目标。

(1)合同管理

将建设监理理论引入市政工程管理就要求必须参照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内容、格式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按建设监理理论规范合同管理制度及程序。在当前过渡时期,虽然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机构中业主与现场工程管理者的成份还没有完全分开,没有从体制上根本消除影响工程管理者公平、公正进行监理的因素,但是可以先采取将建设项目符理人员划分为行使业主职能和行使监理职能两部分的方式来改进管理体制。

(2)加强民主管理

建立一整套自我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民主监督体系。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重要决定和重大决策、项目经理要在民主管理委员会上阐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征求大家意见。经营方面的重要问题的处理要及时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谋求领导同志的支持与监督。让项目部全体员工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做到人人重视质量。做到安全人人有责,抓住标化不放松,切实搞好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涉及采购合同等问题须经过有关人员集体商量、研究,最后由项目经理综合大家意见做出决定,使财物使用权在共同参与决策的基础上集中在项目经理手中。

(3)创新管理机制

创新为先导,管理为本,夯实技术核心系统,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建立项目科技创新体系和制度,营造创新氛围。要坚持以重点、难点工程建设项目为中心,以科技成果转换为关键,以降低工程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技术优势为目标,通过制定项目技术创新管理制度,鼓励技术人员开拓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加大技术管理力度,技术工作一步到位,形成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质量网络体系。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对重要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工艺和技术措施,使技术难题事先有预案,靠技术保质量,以质量促技术的创新。

(4)专业化趋势

选择专业化程度高的分承包队、劳务作业队组建专业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分承包作业队伍。工程项目分承包是建筑市场竞争加剧,提高工程建设效率,更好服务业主的必然要求。将具体施工任务分包,项目部专门从事管理工作,形成专业化的管理和专业化的分包是今后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语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市政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市政工程的建设不断改革和深化,从多个方面进行推进从而更好的安全的展开工作,市政工程建设的管理是市政工程建设顺利的必要,所以作为工作人员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学习新兴技术,更好的完善市政工程建设,在保证人们日常生活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卫洋.论城市市政建设管理的智能化[J].城市建筑,2014,(23):145-145.

[2]胡忠虎.探讨如何做好市政建设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8):490-490.

[3]曹雪晶.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市政建设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4]吴建良.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8):31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