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业管理企业如何做好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论物业管理企业如何做好安全管理

邹旭东

邹旭东

北京世邦魏理仕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北京市10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同时,对所居住小区的安全问题也愈加关注,因此物业管理工作要将小区物业安全管理作为当前管理的重点,并在工作中积极发现并彻底消除物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逐步提升小区环境的安全性。物业安全管理是在一定的管理区域中对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进行相应的监管,维持整个小区环境的安全和秩序,保障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维护了他们的工作秩序,让小区内部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本文对物业管理企业如何做好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合理建议

引言:安全管理在物业服务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不断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但是在传统的物业管理中,存在权责不清、资金不足、意识薄弱等问题,导致了当前的物业安全管理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不得不寻求变革。

一、物业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整体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物业管理一词逐渐被大家所熟知,经过几十年的市场洗礼,如今物业管理已是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更是建筑物保值增值重要保障。物业管理企业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市场细分,形成了以:住宅类、写字楼办公类、商业综合体类、酒店类及公寓管理类等,多种业态的物业管理企业,由此可见,物业管理对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可以保障我们的日常生活,更肩负着保障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环境安全的职责。虽然物业管理企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为业主提供了很多便捷的服务,但在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瑕疵与问题,所以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因为生命高于一切。

二、物业管理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职责不清,导致管理无法开展

一个物业管理项目,在它的不同运行时期,面对的责任主体也是不尽相同的,不同的管理业态责任主体也存在差异。正是因为这交织错落、纷繁复杂的责任关系导致了物业管理企业与房产开发商以及业主们之间的权责不明确,所以在各类纠纷发生时总是出现搅不清、理还乱的局面。再加之一些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乃至在投入使用后存在许多遗留问题,加之工程质量低下、配套不够完善以及销售时作出的不合理或无法实现的承诺等不利影响,为物业的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困扰。

2、素质不高,导致管理无法落实

物业管理企业并非暴利行业,低利润导致了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工作意识不强、各类管理制度的落实也不够彻底等诸多问题。传统的物业管理针对安全的认知还停留在只关注防火、防盗,而此类事件的发生概率与频次较低,导致了物业管理人员普遍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较低,甚至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基本忽略了安全管理。

3、意识淡薄,导致管理无法到位

由于物业管理企业在房地产链中所处的现实地位,常以行业中的弱势群体自居。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负责人迫不得已在用人及管理方面做出取舍,理不清的责任关系成为逃避责任的空隙、成为了安全管理不作为的理由,行业监管的不到位与缺失使得物业管理行业处在自由生长的状态,助长了企业负责人胆大妄为和安全意识淡薄等消极管理情绪,自主的降低了物业管理企业对安全管理的服务。管理流于形式,意识及其淡薄,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到位,这才是物业管理企业的最大隐患。

三、对物业管理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的建议

1、正确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起起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次次惨痛的教训,推动着各项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与完善,也将安全工作推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样人们在关注生活品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安全。人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在逐步增强,而作为物业管理行业,从事的工作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综合评价其服务内容,以价值导向作为衡量的标准,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必不可少,更应是重中之重。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指出,物业管理企业应对其责任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管理负责。因此物业管理企业肩负着维护社区安全的重要职责,应该为业主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如何能提升物业管理企业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与制度。在完善管理制度和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全面的考虑和分析,突出服务的人性化。只有将人性化的理念与管理制度、管理体系有效的结合,这样在遇到安全事故时,才能根据相关的规定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处理和服务,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合理、更加高效。如果工作人员只依据制度办事会必将导致工作人员工作呆板化,势必造成缺乏安全管理的服务工作的灵活性。

3、树立科学的安全意识

物业管理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管理体系不够科学、认识不够全面等问题,要想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必须要建立科学的安全观,及时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和解决,积累有效的丰富的经验,进而制定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使安全管理工作范围实现最大化。同时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让员工无时无刻的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将“要我安全”,转化为“我要安全”,最大程度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强化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落实安全规范、从而推动安全发展工作。

4、加强物业管理人员的培训

物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与管理人员的个体工作能力有着较大的关联作用,只有提升工作人员的个体工作能力,使工作人员具备了专业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技能才可以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除了对专业技能的培训外,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进行锻炼,当面对突发情况时,物业管理人员必须要有沉着冷静的心态才能稳妥的处理各类事件。

5、做好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

物业安全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业主的安全教育,将各方面的安全知识渗透于业主的生活、生产当中,让业主自主了解到每一个设施的防护作用知识,认识到每一个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从而落实物业管理工作,营造和平、稳定的小区环境,提升小区环境的安全性。在此过程中,物业管理人员可以给居民发放一些相关的资料,积极开展相应的知识讲座,给居民讲解各种安全知识,将做好的条幅挂放在小区醒目的位置,起到时刻警示居民的作用,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对安全知识更加理解并对安全防范工作予以重视。

四、加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方案

根据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在企业内部对于消防安全管理的措施严重的不足,没有建立完善的体制,所以说我们应该加强企业内部对于消防安全的管理机制。增强企业内部垂直方向的管理加强以上而下,对于消防安全的教育。努力提升从管理者到员工所有人的消防安全意识,以此来最大程度的减少消防安全的人为管理问题隐患。加强企业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可以设立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以此来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除了要增强企业内部消防安全的管理意识之外,还应当保证并增强企业对于消防安全方面的支出,不要为了控制成本而减少对于消防安全的资本。应当加大对于消防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做到真正的企业长期的发展,长期的进步,以减少企业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物业管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关系着业主们人身、财产安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致使物业管理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不够重视或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不到位。要想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物业管理企业建立并完善的、合理的管理体系,建立人性化的服务和树立科学的安全意识,这是提升物业安全管理效率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住宅小区物业安全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28.

[2]李斐斐.我国物业管理安全保障义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