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配中心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四种管理模式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静配中心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四种管理模式的比较

陆杰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543002)

【摘要】目的:选择更优化的医院静配中心管理模式,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促进医院静配中心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比较国内四种不同的医院静配中心管理模式,分析总结了四种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利用各自优劣之处。结果:每种管理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劣之处,相比之下以药为主型的管理模式较优越,为目前国内广泛采用。而创新管理模式则是静配中心未来发展方向。结论:不管实行何种管理模式,医院在静配中心人员配备和加强岗位培训的同时要不断优化利用资源,寻求最佳管理效果。

【关键词】静配中心;管理模式比较;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6)06-0008-02

在现代医院药学工作中,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已经被大部分的医院所接受,其工作模式可实现对药品的集中配置、混合、检查、分发,改变了传统医院药学工作中静脉药物在各个病区分散的工作模式,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的、具有更高安全性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从某种意义来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医院的一个集知识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为一体的业务部门。其工作质量的好坏和工作效率的高低与其人员结构和素质直接相关。因此,PIVAS的人员优化配备是一个重要前提,选择何种管理模式则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目前国内静配中心的几种管理模式与人力资源的利用作一比较。

1人力资源管理

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以及各地的省级评审验收标准中,专业人员的构成与技术培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1.1人员基本要求

1.1.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负责人,应当具有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责任心强,有一定管理能力。

1.1.2负责静脉用药医嘱或处方适宜性审核的人员,应当具有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临床用药或调剂工作经验、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1.3负责摆药、加药混合调配、成品输液核对的人员,应当具有药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1.4从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接受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定期接受药学专业继续教育。

2各管理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架构

2.1管理模式的类型由于目前医疗机构静配中心的建设在全国属于高速发展期,目前国内医院静配中心主要存在四种管理模式,包括全权委托型、药护分管型、以药为主型、独立建制型。

2.2各管理模式的人员构成与管理架构各地医院基础条件不同,人员配置的情况要求不同,建设运行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特点。

2.2.1全权委托型即由药学部全方位统筹管理各类资源,并且全部为药学专业人员组成。

2.2.2药护分管型人员由药学人员与护理人员组成(护理人员轮转制),是由药学部与护理部沟通协调管理。

2.2.3以药为主型此种模式介于前两种管理模式之间,主要为药学人员,小部分固定护理人员组成,药学部管理,是向全方位管理模式转化前的过渡形式。

2.2.4独立建制型此种模式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提出的创新服务模式,由药学人员与护理人员按适当比例构成,其创新性表现在:垂直管理便于协同各科室顺利开展工作。

3各管理模式的不同特点比较

3.1.各管理模式的优点

3.1.1全权委托型该模式有利于在日常工作中对所有人员进行合理的排班、培训、学习沟通等;也便于药学部全方位管理,能有效地进行统筹计划;也符合原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文件规定,静配中心(PIVAS)属于药学部的药品调剂工作职责范围;同时药学人员药学专业知识丰富,在加药过程中能较好的发现药物配伍禁忌,以及加药过程中时刻注意到影响输液稳定性的因素等。

3.1.2药护分管型该管理模式优点,药学与护理人员分工明确,对各自岗位熟练程度高。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工作流程相对简单,上岗培训周期短。

3.1.3以药为主型该管理模式是由药学部统筹管理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静配中心负责人由药学人员担任,可保证整体工作和谐统一,全局观增强。

3.1.4独立建制型齐鲁创新服务模式的建立和行业标准是以国际先进的模式为基础的,便于直接与国际接轨;打破了原有药剂科、护理部工作模式,直接创建新型科室,便于科室自身发展;便于实现服务模式转变,从“医-护结合模式”转变为“医-药-护结合模式”,深化医院改革,优化了药护人力资源的配置,促进两个专业各自发挥所长、弥补所短,形成更加稳固合作的团队,使静配中心更加全面、高质高效地服务于临床成为可能。

3.2各管理模式的不足

3.2.1全权委托型该管理模式最大的不足是:药学人员加药混合调配过程不熟练,院感管理与无菌操作意识和能力不够强,新进人员培训周期较长。

3.2.2药护分管型由于药剂科、护理部属于两个工作性质完全不同的部门,着重点不同,关心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在静配中心工作中容易产生分歧。该管理模式对两个部门协调要求高,精力投入较多,同时由于护理人员从临床调过来适应性不同,以及到静配中心后工资待遇、晋职称等问题的影响导致护理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磨合过程较长。

3.2.3以药为主型由于过分强调药学人员的作用,及相关负责人对护理知识的欠缺,容易忽视护理人员业务上的提高,同时遗留下将来护理人员如何晋职称及药品调配技术准入等问题。

3.2.4独立建制型由于是新型独立科室,工作范围和原有的工作模式存在一定的交叉,管理架构与原有的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冲突,需要一个磨合适应的过程。

4结果

综合上述四种不同管理模式可以看出,每种管理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劣之处。相比全权委托型、药护分管型两种模式,以药为主型的管理模式适应性强,遗留问题少,不足之处更容易克服,前期优越性较明显,系目前全国许多医疗机构开展静配中心工作采用的管理模式。独立建制型则综合了上述三种模式的优点,形成了一个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达到更好的资源优化利用,是静配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

5结论

静配中心的作用和效益主要体现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药品管理、药学服务、优质护理、院感控制、医疗安全等方面的整体提升,其配备的人员结构和素质直接

关系到静配中心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采取的管理模式对静配中心的业务开展和作用的发挥具有较重要的影响。不论采取何种管理模式,应配备相应数量各层级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持续不断的岗位培训,培养高素质岗位能手和管理团队,还应从医院整体效益的提升来定位静配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构筑高效的静配中心运行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静配中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侯红霞.对医院静配中心三种管理模式的探讨[J].医药前沿杂志2012,02(18):212-214.

[2]封亚萍,张伟,冯国和.追踪管理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06:950-952.

[3]韩玉霞,史小英,陈萍,白兰.护理人员在静配中心成立初期的关键作用及岗位转变[J].西南国防医药,2014,08:895-896.

[4]席腾飞.探讨增强静配中心药物配置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0:256-257.

[5]韩玉霞,白兰,朱龙社,谭晶,陈萍.“慎独”精神贯穿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的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13,09:1030-1031.

[6]范静,高珊珊,李静,张文燕,代梦.我院PIVAS实行弹性排班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4,06:1319-1321.

[7]刘红芳.应用作业流程重组提高静配中心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J].中国美容医学,2012,18:852.

[8]罗利雄,陈健,彭宣艳.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06:382-384.